小寶寶很容易缺鈣,家長們除了在食物方面給寶寶補鈣,有的也會選擇一些補鈣的鈣劑,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快一些,那么大家知道如何給寶寶選對鈣劑補鈣嗎?不知道的話,就趕緊看看下文給出的詳細指導吧。 選擇鈣劑產品的標準 1 含鈣量高; 2 溶解度(水溶性)大; 3 腸道吸收度高; 如何給寶寶選對鈣劑補鈣 4 生物利用度好; 5 重金屬含量低。 鈣在制劑中占的百分比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動物與人體試驗,對各個年齡段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60歲以上老人等試驗對象的研究證明,不論是哪一類鈣,無機鈣還是有機鈣,實驗對象在鈣的營養正常情況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鈣的營養情況不良,則吸收率可能達到75%~85%。并沒有哪種鈣制劑的吸收率特別高。 實際上我們所需要的鈣,是各種鈣制劑中的鈣元素而不是制劑本身,制劑本身僅作為鈣的載體。因此選用鈣
寶寶容易缺什么營養?怎么給寶寶補充營養呢?很多寶媽認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只要堅持母乳喂養足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求,完全沒必要額外補充其他營養物質,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兒科專家:母乳寶寶易缺維生素D 維生素D對于寶寶而言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營養物質,能夠機體對鈣、磷的吸收與轉化,維持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一旦缺乏,可能會造成佝僂病及手足抽搐癥,甚至造成神經、造血、免疫、肌肉等組織器官功能受損。 美國醫學會關于維生素D的攝入建議為: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應補充400IU(IU為國際計量單位,1IU維生素D=0.025微克);1~70歲則需每天補充600IU;70歲以上需800IU。 我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0~12個月以內的嬰幼兒,每天需攝入400IU的維生素D,1歲以后則為600IU。 而
鋅元素對小寶寶的成長非常重要,因此,對于缺乏鋅元素的小寶寶,媽媽應該在孩子的飲食中加強鋅元素的含量,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告訴媽媽們一些小兒補充鋅元素的飲食,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4個月——1歲寶寶的補鋅食譜: 栗子粥 原料:栗子、大米 做法:栗子5個剝皮以后切碎。鍋中加入水,放入栗子煮開后,再放入大米一把混合同煮,煮到熟爛,即可喂食。 小兒補充鋅元素的飲食精選 蛋黃牛奶糊 原料:雞蛋、牛奶 做法:個雞蛋放在水中煮熟(大致6分鐘左右),取出蛋黃碾碎,用牛奶和成糕狀或粥狀,直接給寶寶喂食。 適合2歲——3歲寶寶的補鋅食譜: 果仁粥 原料:大米、花生、核桃仁 做法:大米、花生洗凈剁碎,放水煮粥,煮至八成熟時放入核桃仁加點糖。 注意:花生、核桃仁盡量剁碎并煮軟,以免寶寶
細說孩子厭食 對于孩子的飲食,爸爸媽媽們都是高度重視的,因為只有吃得好,孩子的身體才能棒棒的。為了讓孩子身體好,爸爸媽媽們往往精心準備有營養的飯菜,然而面對佳肴,有些孩子卻皺起眉頭怎么也不吃,這讓爸爸媽媽心里很著急。如果孩子長時間食欲不振,不想吃飯,爸爸媽媽們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厭食了呢? 什么是厭食? ——父母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厭食,什么不是厭食。 中醫對厭食的說法是,孩子較長時期見食不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常見的病癥。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天氣變化或者心情不佳時吃得少些或者不吃東西,但是過了幾天就好了,那就不是厭食;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食欲不振,不想吃東西,甚至不吃任何東西的狀態,那可就是厭食了。 厭食有哪些危害? ——從中醫角度
愛維滴經常看到許多媽媽在給自己寶寶選擇魚肝油品牌的時候總是問,那個牌子的魚肝油好,寶寶吃那種魚肝油好?市場上這么多魚肝油品牌他們肯定有不同的作用,愛維滴在網上搜集了下今年魚肝油品牌的詳細信息和使用心得,以及一些寶寶補充魚肝油的小知識。 狹義的魚肝油由海魚類肝臟煉制的油脂。廣義的魚肝油還包括鯨、海豹等海獸的肝油。常溫下呈黃色透明的液體狀,稍有魚腥味。它主要由不飽和度較高的脂肪酸甘油脂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磷脂和不皂化物。鱈、大菱鲆等是國際上魚肝油生產的傳統原料。中國主要用鯊、鰩、大黃魚、鮐及馬鲀。 維生素A 主要功能是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生殖、視覺、上皮組織健全及抗感染免疫。維生素A 缺乏時可引起寶寶骨骼發育遲緩;影響牙齒牙釉質細胞發育,導致牙齒不健全;上皮組織結構受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各種感染。 維生素D 主要功能是促進小腸黏膜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呢,補充鈣、鐵、鋅有一段時間了為什么還缺呢?相信你也經常會遇到寶媽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寶寶補了一段時間鈣了,為什么還缺鈣呢?吃法有問題嗎?此外,還有魚肝油、益生菌、水蘇糖、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又該怎怎么吃呢? 我們都知道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上百種,概括起來就是七大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膳食纖維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比較典型的幾款營養素怎么吃吸收會更好。 常見的幾款礦物質鈣、鐵、鋅、硒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有綜合性的鈣鐵鋅硒合劑,鈣鐵鋅硒合劑會根據膳食指南推薦適用量進行配比,比較適合什么都缺,相對來說缺乏不多的寶寶,建議在早飯后服用。關于單獨的鈣、鐵、鋅制劑,則是“早鋅、晚鈣、中午鐵”,即早上吃補鋅產品,晚上吃補鈣產品,中午吃補鐵產品。 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經常會在電視上看到關于鋅的廣告,那么鋅在什么
寶寶貧血如何補鐵?寶寶有缺鐵性貧血會引起智力發育受損,寶媽需要注意了,有的兒童發生貧血,父母感到非常意外,百思不得其解,在日常的飲食中,給寶寶也及時添加了雞蛋和牛奶了呀,想著孩子一定不會出現貧血現象的。 可事實呢?寶寶還是貧血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根源在于雞蛋和牛奶并不能滿足寶寶對鐵的需要。我們來看一組數據,1000ml牛奶含鐵量0.5-2.0mg,而寶寶一歲時每天需要攝取6mg鐵。另外,人體對牛奶中的鐵的吸收率非常低,只有10%。我們再來看下雞蛋,它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蛋黃中的含鐵量也不算低,但是呢,蛋黃中的鐵質處在和磷酸鹽融合的狀態,吸收率也不高,且雞蛋里的蛋白和鐵相結合較穩定,加熱后也不存在游離現象,讓腸道吸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故而不法滿足寶寶對鐵質的需求。 寶寶貧血如何補鐵? 4道防線3個食補妙招,避免智力發育受損
對于小寶寶來說,免疫系統發育成長得越好,抵抗力就越強,抵抗力強了,小寶寶生病的幾率才會大大減少,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補充一定的微量元素來幫寶寶提高抵抗力,那么,增強抵抗力要補的微量元素都有哪些呢?請看專家給出的詳細指導。 兒童健康專家建議: 首先,合理飲食。多給孩子選擇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豆制品等;富含鋅的食物,如魚、蛋等,以及富含鈣的食物,如胡蘿卜、蝦皮等。 增強抵抗力要補的微量元素 其次,避開人群聚集區進行合理的戶外運動,不僅能讓孩子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日光浴,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增加鈣質的吸收,同時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和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作用。 再次,合理補充微量元素。應注意鋅和鈣不宜同時補充,因為在服用含鈣、鐵、鋅的復合劑時,鐵、鋅降低了鈣的吸收,而鐵和鋅幾乎不被吸收,建議“先補鋅、再補鈣”,這樣
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最需要哪些微量元素呢?可能大多數的媽媽都只略知一二,本篇資訊,我們就告訴媽媽們,寶寶最需要的以下這4種微量元素,一起來看看詳細吧。 鈣 鈣有助于骨骼和牙齒健康,對于發育期的孩子尤其重要。學齡前兒童缺鈣的表現是:不易入睡、入睡后愛啼哭、易驚醒、夜間多汗、出牙晚等。學齡期兒童缺鈣會感到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易感冒等。 支招: 1、每天早晨喝一杯含有全麥谷物的脫脂奶或者低脂奶,再吃一些新鮮水果。 2、放學后吃一些低脂的酸奶、含乳甜品或者奶酪,兩餐之間可以吃一些強化鈣質的零食。 寶寶最需要的4種微量元素 3、一些強化鈣質的果汁或者谷物制品可以作為乳制品的替代品,來進一步滿足孩子每日的鈣質所需。 小貼士:可以在吃含乳甜點、小零食的同時吃一點香蕉或者低脂巧克力奶,以促進孩子對鈣的吸收。
國內外的調查顯示,亞洲/亞裔兒童的鈣攝入相對西方的兒童要少,很多亞洲兒童的鈣攝入也沒有達到該年齡段推薦的鈣攝入值。于是,現在的家長們都非常長按孩子的鈣補充問題,多數家長認為鈣營養是兒童長個子的關鍵,于是很多兒童從出生2-3個月就開始額外補鈣了。 確實,鈣對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保持骨骼健康,以及對維持正常的血管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必不可少。在嬰兒期以及兒童時期獲得充足的鈣質,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目前的健康,可能還會推遲或預防老年時期的骨質疏松。 但是,鈣營養跟身高并沒有直接關系。目前關于鈣補充劑和骨骼健康,尤其是兒童的骨骼健康的研究,證據非常有限,還不足以支持給兒童普遍補鈣。更重要的是,或許你的寶寶根本就不缺鈣。 鈣營養和身高沒有直接關系 孩子的身高的確跟營養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可這里指的“營養”是均衡的營養搭配,沒有任何一種營養素比另外一種更加重要。應該說,營養和基因共
鐵是一種非常關鍵的微量元素,也是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的微量元素,同時,家長對于孩子缺鐵補鐵的疑問也非常多,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孩子缺鐵補鐵的幾個常見疑問,并請專家給予詳細的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孩子易患缺鐵性貧血呢?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鐵質需要量相對較多。新生兒從母體帶來的鐵可以保證孩子4~6個月的使用,出生后6個月內的嬰兒如果有足量的母乳喂養,一般不會發生缺鐵性貧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養為主,則因牛奶中鐵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鐵的吸收率也較母乳低,故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早產兒更易發生本病。嬰兒由糞便及皮膚損失的鐵也較兒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鐵的輔助食品,就會患或輕或重的缺鐵性貧血。此時應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以防止本病的發生。 專家提醒:較大兒童如果飲食習慣
現如今,每個媽媽都很重視孩子微量元素的補充,為了讓效果發揮的更好,在此,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們,補充微量元素,要注意先補鋅后補鈣,為什么要這樣補呢?請看下文詳細分析。 鋅和鈣都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元素,對兒童的生長和智力發育至關重要。據權威調查結果表明,在鈣鐵鋅這三大生命支柱元素中,我國兒童缺鈣(或鈣營養不足)占50%,缺鐵(或鐵營養不足)占45%,缺鋅(或鋅營養不足)占60%。 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長非常注重對孩子鋅和鈣的補充。 那么,到底該如何科學補充鋅和鈣呢? 營養專家的建議是:先補鋅,再補鈣 我們知道,孩子生長發育的實質是細胞快速分裂、生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含鋅酶起著重要的催化作用,同時鋅還廣泛參與核酸、蛋白質以及人體內生長激素的合成與分泌,是身體發育的動力所在。先給孩子補鋅,能促進骨骼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再生,為鈣的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加速調節鈣質吸
據相關調查所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開始給孩子進憲微量元素的檢測,最近就有一位網友,對她6個多月的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提出了質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吧。 網友提問: 最近,我發現很多家長都帶寶寶去做了微量元素的檢測,不少寶寶也測出缺鋅缺鐵的結論。我家寶寶剛滿6個月,身體一直很健康,我是否有必要也帶寶寶去做這個檢測呢? 專家解答: 微量元素檢測是通過抽血的方法,來檢測幼兒身體所缺乏的微量元素,從而讓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但像孫女士形容的那樣,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年齡在6個月以內,一般不需要進行這個檢測。因為6個月以內的幼兒一般以母乳為主,完全可以確保充分補充各種微量元素。6個月以后,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有可能出現添加不及時或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果幼兒在短時期內出現厭食、生長緩慢、免疫力低下、精神不佳情況時,就要隨時去醫院進行
今年有很多寶寶鉛中毒的病例,這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當寶寶體內鉛過多時,食療排鉛是不錯的選擇,以下介紹幾種排鉛食譜。 嬰幼兒的血腦屏障尚未發育成熟,鉛很容易進入腦內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1991年制定的寶寶鉛中毒診斷標準:血鉛水平≥100 μg/L (1 μg=0.004 8* μmol/L),那么,1歲寶寶鉛過量該怎么辦呢?食療排鉛是比較理想的方法。 膳食中增加蛋白質成分,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酸類食品,大蒜、胡蘿卜、海帶、綠豆、酸奶、奶茶、茶葉、烏梅、菠菜、卷心菜、生菜、檸檬、柿子、葡萄、香蕉、蘋果、豆制品、土茯苓、金錢等食物或中藥中,有的能與鉛結合使鉛毒性降低或變為無毒,有的能促進鉛排出體外。下面介紹一些排鉛安神食譜,可供選用,所用中藥,一般在中藥店有售。 胡蘿卜牛奶:胡蘿卜50克,煮熟后取出壓爛,調人牛奶200
又一波霧霾天氣來臨,如何調整飲食做好抗霾準備呢?別讓霧霾“偷”走孩子的鈣,下面推薦幾款補鈣“抗霾”食譜,可借鑒參考。 單純補鈣?不夠!維生素D不能少 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儲存及利用,想要高效補鈣,維生素D不能少!曬太陽可以保證足夠的紫外線照射,預防維生素D的缺乏。然而霧霾天把太陽藏了起來,不知不覺影響了寶寶維生素D的吸收。現在市面上也會有一些維生素D補充劑,但是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不比成人,若非謹遵醫囑,攝入量的多少不易把握。如果一不小心給寶寶服用了比較多維生素D,會使維生素D在體內蓄積過多,而出現食欲下降、惡心和消瘦的情況。除了常見的魚類、動物肝臟可以幫助補充維生素D之外,蘑菇也能合成維生素D,進而幫助人體補充維生素D。另外,蛋黃也是維生素D的來源之一,一個蛋黃能提供給你每天約40國際單位維生素D。 只吃牛奶豆腐補鈣
由于剛出生的寶寶,身體的發育所需的營養要求比較高。因此,為保證新生兒的營養所需,避免出現新生兒體重過輕的現象,應注意每天要給新生兒補充7種營養素。究竟是哪幾種營養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蛋白質:足月兒每天每千克的體重2-3克左右。 2、脂肪:每天總需求量要達到9~17克/100卡熱。其中母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以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只占34%。必需脂肪酸包括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如果缺乏亞麻脂酸則會發生皮疹和生長緩慢,花生四烯酸則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頡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這都是新生兒每天所必須攝入的氨基酸。 4、熱能:足月兒生后第一星期,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250~335千焦左右;生后第二個星期,每天每千克體重需335~420千焦左右;生后第三個星期以上,每
寶寶鉛超標會影響智力發育,因此如何預防寶寶鉛超標就是媽媽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課了,以下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預防寶寶鉛超標。 預防寶寶鉛超標日常生活中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下面幾點: 寶寶應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特別注意在進食前洗手。 應給小兒勤剪指甲,指甲縫是特別容易匿藏鉛塵的部位。 經常清洗寶寶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小兒放到口中的物品。 位于交通繁忙的馬路附近或工業區附近的居室,應盡可能經常地用濕揩布抹去寶寶能觸及部位的灰塵。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面要加罩。 不要帶寶寶到汽車流量大的馬路和鉛作業工廠附近散步、玩耍。 直接從事鉛作業勞動的工人在下班前必須按規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工作場所可能存在鉛污染的工人和終日在馬路邊工作的人員在下班前也應更衣、洗手。不要將工作服和家人、寶寶的衣服一起洗滌。 以煤作為燃料的家庭應盡量多開窗通風。 寶寶應少
鋅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對于寶寶來說,如果缺鋅就會直接影響到正長發育,因此給寶寶補鋅特別的重要,但是你知道嗎?給寶寶補鋅不能過猶不及,鋅能給寶寶治病,也可能致病。 近年來,人們開始認識了鋅這種體內微量元素對人體,特別是對嬰幼生長發育的重要性,在重視補鋅后,確使許多缺鋅兒童受益。然而近來又屢有補鋅過量受害的報道。這下又把父母們的心懸了起來,不知所措了。 因人而異 正確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7-12個月嬰兒5毫克;1-3歲幼兒10毫克;孕婦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嬰兒補鋅靠母乳 至少母乳喂養嬰兒3個月,然后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斷奶后輔加富鋅食品 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
冬天需要給寶寶補維生素嗎,誰可以幫解答,經過研究,維生素B2和維生素E具有幫助人體抵御寒冷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在寒冷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單純補充維生素B2,可以使人體耐受的寒冷溫度降低2-3℃。一般人在零下5-6℃時可能發生凍傷,而補充維生素B2之后,零下7-9℃時才發生凍傷。所以補充維生素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給孩子同時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E,那么耐受寒冷的能力更強。 另外,維生素B2和維生素E還有什么不知道的一些作用。如維生素E能夠清除體內的氧自由基,具有增強機體抵抗能力、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寒冷的冬天,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E要適量不可過多,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E不僅可以幫助抵御寒冷,還可預防和減少寒冷所誘發的多種疾病,寶寶身體還很嬌弱所以也需要好好補充這些維生
帶來洛洛去體檢的時候,兒保經常問要不要測微量元素,甚至如果不提前說不測繳費單直接就給開出來了。。。 微量元素檢測的不靠譜之前Vivi其實也發過相關的文章,今天再從另一個角度,給大家看看張思萊醫師的觀點。 我閨女2歲多,身體沒有什么問題,吃飯睡覺也很好,需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測查嗎?怎樣才能知道孩子是否缺某種微量元素?目前,國際上對于微量元素的檢測并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平時經常有家長就檢測的結果來問我如何處理。其實,目前所有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所顯示的結果都不能真實地反映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的癥狀。 這些檢測的結果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準, 也不能以此作為治療用藥的依據。 目前檢測微量元素主要是檢測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鋅、鐵、銅,有的醫院還檢測鉛。同時, 因為一部分常量元素與孩子的健康密切相關,因此也在檢測范圍內, 例如鈣、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