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經常會有患者來問,“我得了卵巢囊腫怎么辦?”由于對醫學知識不了解,她們會比較擔心,是不是長腫瘤了。發現卵巢囊腫怎么辦?今天我們來聊聊。
卵巢囊腫到底是什么病
其實,卵巢囊腫并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通過超聲觀察到的結果。有多種疾病都會出現卵巢囊腫的情況,想要確診,需要結合相關檢查,比如腫瘤標志物、激素水平和病理檢查等。最終,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個體化治療。
先排除生理性囊腫的可能
很多患者查體發現的卵巢囊腫不大,3、4cm,是否需要治療?
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卵巢生理性囊腫的可能,也叫卵巢瘤樣病變,以濾泡囊腫及黃體囊腫最常見,大小一般不會超過5cm,囊性,壁薄。其形成的原因是增大的卵泡及排卵后的黃體形成的囊腫。所以如果B超是在排卵期前或月經周期的后半期即黃體期做的,卵巢上的囊腫可能是這兩種。
那么,如何鑒別排除生理性囊腫的可能呢?
只需在月經剛干凈時再復查一個陰道超聲,此時卵巢上的卵泡還沒有開始發育,也不會有濾泡囊腫及黃體囊腫的可能,所以如果是這兩種囊腫,會自然消失的。有些病人發現了卵巢囊腫就被忽悠著吃各種中藥,然后月經后復查B超,囊腫沒了,似乎是吃藥消去了,但其實不吃藥它也會消失的。
進一步確定卵巢腫瘤的診斷并治療
通過上述介紹大家應該知道,復查卵巢腫瘤的時間最好是在月經周期的第1周內。如果這時做B超卵巢上發現囊腫,提示卵巢腫瘤的可能,治療需根據腫瘤大小、可疑診斷、腫瘤標志物等檢查結果決定。
卵巢囊腫中最常見的是卵巢上皮性腫瘤,B超多表現為囊性包塊,持續存在或逐漸增大,大小超過5cm的建議手術治療,但這一標準也需個體化對待,比方說對絕經后的婦女,其卵巢上如果有囊腫傾向于積極處理,不能等到長到5cm再手術,因為絕經后的卵巢是萎縮狀態,如果出現包塊,惡性可能相對增加,所以即使出現小的囊腫也建議積極治療。
另外如果腫瘤標志物有異常,或B超提示囊腫血流信號豐富或囊內壁有乳頭樣結構均提示非良性腫瘤,即使囊腫不大也要積極手術。
還有一類比較常見的卵巢腫瘤是畸胎瘤,很多患者認為這種腫瘤是天生的,是在娘肚子里就有的,其實不是這樣。畸胎瘤只是來源于卵巢生殖細胞的腫瘤,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所以有少數畸胎瘤手術后還會出現復發。畸胎瘤多含有脂肪組織,在B超下會表現為特異性的強回聲光團,所以多數畸胎瘤可以B超診斷。畸胎瘤診斷基本確定后需及時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的選擇同上皮性腫瘤。畸胎瘤多數為良性,即成熟性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為惡性,占1%-3%。成熟畸胎瘤也可惡變,發生率2%-4%。
另外一種較常見的長在卵巢上但并不屬于卵巢腫瘤的是卵巢巧克力囊腫,它屬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范疇,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卵巢上形成的囊腫,每次月經時,異位內膜也會出血,所以巧囊會逐漸增大并與周圍組織致密粘連。B超下會表現較特異的細密點狀回聲,巧囊診斷后也傾向積極手術治療,特別是對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可行巧囊剝除,術后可行促排卵治療,爭取盡早妊娠。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如行巧囊剝除,術后復發幾率約40%,術后一般給予3-6個月的藥物治療減少或推遲復發。
以上介紹了幾種最常見的卵巢腫瘤處理方法,總結一下,就是先要排除生理性囊腫的可能,確定卵巢腫瘤的診斷后,需根據腫瘤大小、可疑診斷、患者年齡等因素決定治療或手術方式,仍然要強調個體化治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