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有些寶媽不一定能駕馭,那么遇到孩子夢游、夜驚,家長該怎么做?
兒童在夜間的睡眠一般跟成人有所區別,因此當孩子突然出現夜驚、夢游等情況時家長會出現驚慌失措,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這些異乎尋常的睡眠到底是什么情況?
什么是夜驚?
夜驚指的是孩子突然醒來并顯得非常不安,可能出現大叫,在床上跳(好像在躲避非常可怕的事物),同時可能伴有出汗增多、呼吸急促及心跳加速。
在夜驚過程中,家長即使嘗試但也無法讓孩子冷靜下來。夜驚通常持續10-20分鐘,在一周內可能出現2-3次發作。
什么是覺醒混亂呢?
覺醒混亂指的是孩子在睡眠及醒來的間期出現的行為,他可能會坐在床上,哭鬧及大叫等。在覺醒混亂過程中,家長即使嘗試但也無法讓孩子冷靜下來。
請注意:所有夜驚或者覺醒混亂均出現在上半夜,在孩子生病發熱時或者沒有充足睡眠時更容易出現。
夢魘又是什么?
夢魘是指因為做了非常恐怖、傷心的夢導致一個人從睡夢中驚醒。在夢魘之后,孩子經常難以再次入睡。夢魘一般發生在后半夜。
什么是夢游呢?
顧名思義,夢游就是在睡眠做夢的時候出現說話或者走路的現象。比起大人,孩子更容易發作。
夢游一般發生于上半夜,在睡眠時孩子突然出現蜷縮,走路、跑步或者說話。夢游中的孩子可能在做事情,例如準備穿衣服或者想走出門外,夢游的孩子可能會把眼睛睜開但面無表情,當你跟他說話時他不會回應你。
夜驚、覺醒混亂、夢魘及夢游有時會有家族史,小孩可能會有以上一到幾種的癥狀。
有上述癥狀
需要做檢查嗎?
可能不需要。如果這些癥狀不是頻繁出現或者沒有導致其他問題,是不需要進一步檢查的。
有些孩子如果出現夜驚、覺醒混亂、夢魘及夢游頻繁或者有伴隨癥狀,可能需要做一些檢查以排除是否有誘因促使這些行為的發生。
伴隨癥狀包括:
夜間鼻鼾明顯或者喘息;
尿床(既往沒有尿床的情況);
每晚超過2次以上的夢游;
癲癇,為腦內異常電波活動,會導致人出現行為怪異或者暈厥。
如果出現以上伴隨癥狀,需要就醫檢查。
當孩子出現夜驚、覺醒混亂時,家長可以陪伴在他身邊直至這些行為停止,不應該試圖叫醒他,一旦夜驚、覺醒混亂停止,孩子會自行入睡。
當孩子出現夢魘時,你可以:提醒小孩這只是一個夢,不是真實的情況;幫助小孩,一起想象夢境有個新的、快樂的結局;把夢境畫出來,這樣可能讓夢顯得沒那么讓人害怕。
當孩子夢游時
家長該怎么做?
家長應該保證夢游時小孩不會受傷:保證窗戶是鎖好的,以防小孩出外;不能讓夢游的小孩睡在太高的床或者上鋪床;把尖銳的、易打碎的、危險的物品通通收起來;在臥室與客廳的過道設置安全門;保證路面的平整以防小孩摔倒。
當小孩夢游時,家長不應該強行把小孩“按倒”和試圖把他弄醒,應該小心地引導小孩回到自己床上。
需要治療嗎?
可能不需要,一般這些癥狀只會一個月發作1-2次,是不需要任何治療的。隨著年齡增長,這些癥狀都會慢慢減少的。
如果這些癥狀持續加重并對生活產生影響,那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包括藥物,或者行為治療(行為治療指的是計劃喚醒,就是在每晚固定時間點喚醒小孩),而且可能需要心理治療師。
這些癥狀能減少嗎?
有可能可以。
如果孩子有入睡困難或者睡眠不好,你可以:
在入睡前建立一套睡眠儀式:例如洗澡、刷牙、讀繪本、入睡;
每天按時入睡及起床;
保證入睡前的活動不劇烈,避免追跑、玩游戲等,可以聽音樂、講故事等;
保證房間安靜及燈光昏暗,如果小孩怕黑,可以使用暗光燈照明;
不在孩子房間放置電視。
但這些措施不是肯定有效,如果仍有反復出現,建議需要咨詢您的醫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