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炒菜的時候都會放各種調味品,讓菜增色不少,那么你知道寶寶能不能吃這些調味品呢?
味精等食品調味劑可以增加食物的鮮美度,但是很多爸媽擔心調味劑中的化學添加劑會對寶寶造成不好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給娃吃味精、雞精、醬油的問題。
味精、雞精、醬油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以微生物發酵、提取、精制而成的產品。
人體的味覺器官中存在著氨基酸特異性受體,因而當味精被人們食用后,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體,就能使人們感到可口的鮮味的味覺感受。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制成的。由于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
雞精中味精的含量大于35%,食用鹽含量不大于40%,以這兩種原料為基礎,添加其他輔料,最終也是可以產生和味精同樣的效果,提鮮。
味精、雞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又是什么呢?它有毒嗎?
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廣泛存在于生物體中。還有一些蔬菜水果,也天然含有谷氨酸鈉,比如葡萄汁、番茄醬、豌豆,都有百分之零點幾的谷氨酸鈉。奶酪中的谷氨酸鈉則相對較高。
谷氨酸可以參與腦神經和胃腸道之間的信號傳導,讓胃腸道興奮,蠕動增加,促進進食的欲望。
所以,對于味精或者雞精,最終我們可以認為孩子吃的是谷氨酸和鈉離子。鈉離子無處不在,包括母乳中也含有大量的鈉離子,尤其是當母親的母乳比較濃稠的時候。
鈉離子參與身體諸多重要代謝,使身體必須的離子之一。當然,何事均有個度,過量的任何都是不好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常發酵生產的醬油:生抽和老抽里均有高達20%的谷氨酸鈉。因此,生抽可以提鮮的確實沒錯兒!
聽說西方味精中毒事件很多?
在咱中國鮮聞味精中毒事件,然而在西方,味精中毒事件不少。其中多是成年人,有頭疼,亢奮,舌頭腫大的一些癥狀,但是這個有可能是個體差異。為什么西方味精中毒事件很多呢?
首先,他們小時候,在機體認識世界的人最初階段也許并沒有接觸過味精,那么,機體成熟后,就有可能在一次相遇時,出現“過敏”反應,身體應激反應了。
孩子18個月左右完全可以吃加了味精和雞精的菜肴
在孩子可以吃輔食以后,讓孩子多暴露于各種口味是非常有助于孩子后期味覺的發育和形成。
在孩子牙齒長全以后,可以直接進餐固體主食后(通常是在他們18個月左右),味精和雞精添加了的菜肴完全可以端上桌與孩子一同分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