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非常容易生病,總是需要帶著去看醫生,也是很頭疼,寶寶愛生病?看他是不是有這4個特點!
寶寶的免疫功能還不完善,也難以避免接觸到外界的病原體,偶爾傷風感冒在所難免,也很正常。但有那么一些寶寶似乎比其他寶寶更容易生病,無論家長如何小心,總是隔三差五地發個燒,拉個肚子。
我們觀察后發現,這些愛生病的寶寶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特點1:不愛喝水
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各種代謝廢物,減少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同時,足夠的水分可以維持人體表面皮膚、黏膜的完整和健康,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當體內水分缺乏時,人體表面的皮膚、黏膜干裂,讓病原微生物有機可乘,增加其入侵人體的機會。隨后,由于人體缺乏水分,由病原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不易被排出,從而引起疾病。
怎么辦?
準備好溫度適宜的白開水,在兩餐之間、寶寶活動時以及天氣炎熱、出汗多時,提醒寶寶飲用。
還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寶寶喝水首選白開水。各種果汁、甜飲料雖然也含有大量的水分,但同時含有不少的糖分,可能導致寶寶肥胖,應該盡量少飲用。
特點2:不愛吃蔬菜
蔬菜,尤其是綠葉菜,有輕微的苦澀味,是寶寶不歡迎的食物。然而,蔬菜含有大量的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蔬菜還有較多的礦物元素,有助于維持人體酸堿平衡。另外,蔬菜是纖維素的重要來源,能刺激胃腸道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防止便秘。因此,多吃蔬菜有助于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
怎么辦?
為了讓寶寶喜歡上蔬菜,首先要找出寶寶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如嚼不動,不喜歡蔬菜的某種氣味,蔬菜有苦澀味等。媽媽們不妨將蔬菜切得細一點、小一點,便于寶寶咀嚼;變換花樣做蔬菜,炒、蒸、煮、拌,還可以把蔬菜剁餡,做成小包子、小餃子等。這里要特別提醒媽媽,對于不愛吃蔬菜的寶寶,你們自己要做個好榜樣,以自己的行為鼓勵寶寶,切忌采用強迫、威脅的手段逼迫寶寶。
特點3:大便不是干就是稀
經常拉稀或大便干硬的寶寶似乎也比較容易生病。確實,胃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同時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人體胃腸道健康除了依賴于胃腸道黏膜和結構完整以外,更有賴于腸道內寄居著的大量細菌微生物。這些細菌微生物的數量宏大,達到人體細胞數的10倍!這些細菌微生物大多與人體和平共處,有些還對人體健康有益,也就是益生菌,但也有些對人體有害,也就是有害菌。這些細菌微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
怎么辦?
現有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充足的水分、適量的纖維素等可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而不必要的抗生素、脫水、飲食不平衡等則可破壞腸道微生態的平衡,并最終導致各種疾病。因而,媽媽們應重視寶寶的腸道健康,注意觀察記錄寶寶拉稀或便秘的原因,平衡膳食,盡量少用不必要的藥物等。
特點4:睡得不好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人體各器官組織的生長和修復,寶寶的免疫系統的生長發育同樣需要充足的睡眠。不過,寶寶睡眠充足并不等于睡眠時間長,睡得久并不等于睡得好。由于個體差異,每個寶寶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有很大的變化,有長、有短。再加上寶寶腦發育還未成熟,淺睡眠時間占整個睡眠時間的比例較大,寶寶睡覺時常會時不時地翻身、夢囈。因此,寶寶睡眠好的標志是:入睡快,睡醒后精神好。
怎么辦?
為了讓寶寶睡好,應該先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寶寶應該有自己的小床,房間溫度適宜,光線暗淡柔和。媽媽們還應該培養寶寶按時自己入睡的好習慣。3個月以上的小寶寶大多白天每3個小時需要小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媽媽發覺寶寶開始有打哈欠、揉眼睛、精神不振時,就可以將寶寶放到小床上,稍加安撫,培養寶寶自己入睡,而不能抱著、哄著等睡著了再放到床上。最后,別忘了早睡早起。早睡早起能更容易地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熬夜對成人健康有害,對寶寶也同樣有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