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在觀察新生寶寶的時候會發現剛剛出生的寶寶都是握著拳頭的,那么新生兒睡覺握拳頭怎么回事呢?
新生兒緊握拳頭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反應”,因為寶寶大腦皮層發育還沒有成熟,手部的肌肉活動調節能力比較差,屈肌力量要強于伸肌,手指不能來回自如地張開、收緊。
大概到了3~4個月時,隨著神經系統的逐漸發育成熟,屈肌的力量會逐漸減弱,伸肌的力量逐漸增強,二者會逐漸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到那時,寶寶的小手也會呈現松弛自如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剛出生后不久,你用手掰寶寶的手指也能掰開,而且寶寶各個手指頭的關節活動自如。當然,我們并不建議家長使勁掰新生寶寶緊握的手指。
另外,如果4個月以后寶寶的小手依然時時刻刻都緊攥著,甚至因為這個動作發生哭鬧,就要盡快趕往醫院檢查,及早治療。
寶寶1~3個月大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鍛煉寶寶的小手呢?
1、喂奶的時候把寶寶摟在懷里,把手指伸進TA的手心里,大手握小手,輕輕地摸一摸、搖一搖,等寶寶的拳頭張開后,讓小手掌觸摸媽媽的乳房和媽媽的臉。
2、等寶寶稍微能抓住東西后,把你的食指或大拇指放在寶寶的手心里,讓寶寶自己抓握,等感覺到有一定的握力后,再把手指輕輕往外抽,看寶寶是否能穩穩地握住你的手。
3、為了進一步刺激寶寶的抓握反射,你可以把一個玩具或一個顏色鮮艷的物體放在寶寶夠得到的地方,并且鼓勵TA去抓,但別放得太遠了,以免TA因抓不到而感到沮喪泄氣。
4、每天都可以給寶寶做手指按摩操。按摩的部位可以是手指的背部、腹部及兩側,但重點是指端,因為指尖上布滿了感覺神經,是感覺最敏銳的部位,按摩指端更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發育。按摩時每個指頭每回按摩兩個8拍,每天1~2遍。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