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肚臍眼有凹凸怎么回事?說到肚臍眼,漂亮的凹肚臍眼,難看的凸肚臍眼,這都是怎么造成的呢?難道是助產士的手法決定?
說到肚臍眼兒,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肚臍眼是凹的,如果肚臍眼突出去,顯得很難看,特別是對于一些愛美的女孩子來說,如果穿上比基尼,露出這么一個難看的肚臍眼,真的會被人笑死。
民間有個說法,人的肚臍眼分凸肚臍和凹肚臍兩種,具體形狀是什么樣,很大程度長取決于助產士接生后剪斷臍帶的手法。 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在產房,還真的有一些產婦,在臨產的時候,對護士說:“待會兒剪掉臍帶的時候,給我們剪一個凹肚臍眼呀。”
其實,這肚臍眼的好看與否,跟助產士一點關系也沒有。
護士斷臍做法是:一般是在離新生兒身體2厘米處用無菌剪刀剪掉,再在臍帶根部套上氣門芯箍住,臍帶斷口用碘酒消毒,最后用無菌紗布包好。 因此,正常的嬰兒在剛斷臍時,臍帶尚殘存1厘米左右,剛開始的時候,呈光亮的藍白色,數小時后就變成了黑褐色,并逐漸干枯變細呈黑色條索,因為沒有血運供應了。3~7天內在臍帶根部脫落,脫落后的創面,頭1~2天發紅、潮濕,3~5天后痊愈、向內收縮,成為臍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肚臍眼。
所以說,就是給小寶寶系個大疙瘩,這也會在小寶寶出生幾天后自行脫落,剩下的部分才是小寶寶的肚臍眼兒。
那么,為什么有人是凹肚臍眼,有人卻是凸肚臍眼呢?
從科學上看,決定肚臍眼形狀的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于是否是瘢痕體質,簡單的說,皮膚愈合功能強,肚臍眼是凹的居多。而有瘢痕體質的,容易留下瘢痕的,肚臍眼凸出來的多。
當然,在對新生兒的斷臍護理上也不能出差錯。如果對新生兒的斷臍護理不當,導致發炎感染,肚臍愈合后,也容易往外凸出去。
產婦在給新生兒護理臍帶殘端時,要注意保持干燥。如果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濕了,應該用干凈的小棉棒擦拭干凈。還要避免摩擦。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還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不要讓小寶寶使勁的哭,哭會讓小寶寶的腹內壓力增高,導致臍凸出。特別當臍輪沒有完全閉合的時候,嬰兒可勁兒大哭,會把肚子里面的腸腸肚肚給擠出了臍孔,這種“臍疝”一定是要馬上就醫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