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普通咳嗽,誰料一歲寶寶一度心跳呼吸停止!罪魁禍首竟然是這樣。剛滿一歲五個月的寶寶樂樂突然出現(xiàn)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皆由一粒普通的開心果誤吸引起。
本以為是一次尋常咳嗽,沒想到樂樂的病情在兩天的時間里急劇惡化,呼吸困難加重,出現(xiàn)肺出血。
罪魁禍首:一粒開心果
異物吸入已成“節(jié)日病” !
豬骨頭、筆帽、釘子、彈珠、磁鐵片、果核,這些看似尋常的物什,都有可能成為威脅孩子生命的“隱形殺手”。鄭亦男介紹,學齡前兒童好奇心重,對世界危險認知尚未完全建立起來,抓起什么都往嘴里送,春節(jié)期間孩子接觸到的食物多,大人又疏于看護,異物吸入堪稱春節(jié)期間的高發(fā)病種之一。就在記者采訪的前一天,該院剛為一個幼兒從左氣管取出了一顆南瓜子。據(jù)了解,該院春節(jié)前后收治異物吸入多達六例。
“異物吸入事起突然,重在預防。”鄭亦男提醒,家長看護小孩兒時要注意“一要五不要”:
紐扣、圖釘?shù)确旁诤⒆硬荒芙佑|到的地方。
不要給孩子玩珠珠彈彈之類的玩具。萬一卡到氣道里,很容易把氣道完全堵死。
盡量不要給小孩子買帶珠子、亮片的衣服。
不要在行車過程中或孩子嬉鬧時給孩子喂東西。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一哭鬧立馬就給孩子喂東西哄,非常容易導致誤吸。
不要捏著鼻子硬灌藥。喂孩子吃藥時,如果孩子不愿吃,建議用喂藥器沿著嘴角喂食,讓孩子在比較好的狀態(tài)下吃藥。孩子的鼻子一旦被捏住,會用嘴巴呼吸,鼻子被放開后,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深呼吸,極易誤吸。
避免不科學的喂養(yǎng)方式。鄭亦男建議,不要給孩子吃炒豆子等不易咀嚼的東西。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喜歡給孩子喂魚骨粥、豬骨粥等。骨頭雖然已經(jīng)碾過,但是還可能遺落一些骨碎。
突發(fā)嗆咳、劇烈咳嗽應高度懷疑!!
鄭亦男表示,對于小孩子而言,若發(fā)生異物吸入,要盡可能地第一時間送到醫(yī)院。孩子的氣管細,被異物堵住之后會發(fā)生低氧,緊接著就會有凝血障礙、心臟停跳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若搶救不及時,嚴重的可能失去生命,有些雖然可保住生命,卻會導致缺血缺氧性腦病,智力受到影響。
她提醒,若孩子在進食過程中突發(fā)嗆咳、劇烈咳嗽,應高度懷疑發(fā)生異物吸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異物較小或已進入支氣管內,可能一段時間內無明顯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
“孩子久咳不好時,也要排除是否有異物吸入。”鄭亦男介紹,小異物吸入進入氣管后,容易引起氣道炎癥,孩子會表現(xiàn)出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肺不張等癥狀。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慢咳,咳痰帶血、呼吸困難等癥狀鼓勵家長帶孩子來醫(yī)院正規(guī)就診,查明原因。臨床上曾有異物在氣管里幾個月都沒發(fā)現(xiàn)的病例,異物被增生的肉芽組織包裹,非常難以取出。
家長都應該懂得“哈姆立克法”!
“一個簡單的動作,關鍵時刻卻能救命。”鄭亦男表示,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哈姆立克法”進行自救。
“哈姆立克法”從嬰兒到大人都適用,只是體位有所區(qū)別。
一歲以下寶寶:拍背擠壓法
第一步:拍背法
動作要領:用手掌在寶寶兩側肩胛之間拍打5次,用力不要過猛,但要干脆利落。
體位要求:一歲以下的寶寶咳嗽能力弱,需要把身體翻過來,俯臥在大人的手臂上,臉朝下,頭部低于胸部,注意不要扭著寶寶的脖子。
如果拍背法不能把異物排出,立即使用擠壓法。
第二步:擠壓法
動作要領:用兩個或三個手指,將指肚放在寶寶兩個乳頭中間略向下的位置,向下按壓,按壓深度需足夠,動作重復五次。
體位要求:寶寶呈仰臥位躺于家長手臂。
一歲以上寶寶:腹部擠壓法
動作要領:一手握拳,掌心向內放于寶寶肚臍和胸骨之間,另一只手按在拳頭上,兩只手同時快速向上向內擠壓,動作重復五次。
體位要求:大人站或者坐于寶寶身后,手臂環(huán)抱寶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