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休完產假上班前,都會因為寶寶的口糧而煩惱。一方面,媽媽很想響應堅持母乳喂養的號召,讓寶寶可以喝母乳到1歲。但是另一方面又因為回歸職場,上班路途遙遠,無法按時給寶寶哺乳。所以,大部分媽媽會選擇成為“背奶族”,讓寶寶使用奶瓶喝預先儲存的母乳。
但是,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寶寶之前已經習慣了媽媽親喂母乳,霎時間改成奶瓶喂養不適應,很多寶寶會抗拒奶瓶,不愿意用奶瓶喝奶,瓶喂母乳十分困難。
有一部分媽媽還會用饑餓法試圖讓寶寶接受奶瓶,就是餓著寶寶,不給水不給奶喝,直到寶寶愿意用奶瓶為止。這種辦法一般1-2天見效,但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哭鬧、餓得影響睡眠和腸胃等問題。這種方法既考驗了家長的狠心程度,更難為了寶寶。
要解決瓶喂母乳的難題并不是非得這么殘忍,但必須在時間上有所準備,才不至于臨時亂了陣腳。下面,就看看小編為您提供解決的小tips吧:
1.準備充足的過渡時間
寶寶有個體差異,可能一種方法在這個寶寶身上很快見效,在另一個寶寶身上則要花費很長時間。所以,要給寶寶從親喂過渡到瓶喂母乳的家庭,媽媽最好是在上班前一個月開始準備讓寶寶接受瓶喂母乳。有備而來總比臨時抱佛腳好。若是讓寶寶從出生都一直保持親喂和瓶喂交替的習慣,那寶寶適應瓶喂會比較順利。
2.選擇寶寶喜歡的奶瓶
奶瓶直接影響寶寶對瓶喂的接受程度。媽媽在選購奶瓶的時候就要精挑細選,但更重要在于寶寶的反應。
嘗試用不同品牌的奶瓶,放入溫開水試讓寶寶感受奶瓶和奶嘴。每天1-2次,記住要在寶寶心情好,有點餓但不是餓急的情況下嘗試。要是每次都可以喝個5-10ml,隨著時間越長就會喝得越多。
不少媽媽親測有用。持續每天讓寶寶用奶瓶喝水,大概半個月后把母乳放入瓶內,寶寶一口氣能把幾十毫升的母乳喝光。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寶寶哭鬧、困覺或者心情不佳時硬塞奶瓶,可能會讓寶寶對奶瓶產生更強烈的抵觸和害怕情緒,不利于奶瓶喂養的過渡。
3.媽媽不參與瓶喂母乳
若是之前一直親喂,建議在轉瓶喂時,媽媽不要站在旁邊,甚至不要自己親自動手瓶喂母乳。因為寶寶本身對媽媽有依賴性,會覺得為什么媽媽明明在旁邊,干嘛要多此一舉給我奶瓶?
這樣子不利于寶寶自然接受奶瓶。讓爸爸或者其他家人代勞,既可以讓寶寶知道媽媽不在身邊,沒辦法親喂他,又可以借此讓寶寶熟悉其他家人的照顧,習慣沒有媽媽在旁邊。
小編還是建議讓寶寶愉悅接受奶瓶喂養才是最好的。按照上述方法做,寶寶健康開心,家長不累,寶寶也不會因為饑餓而影響生理和心理健康,媽媽才可以放心地回歸職場上班和安心做“背奶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