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怎么護理?孩子尿床是小事嗎?不用管就會好嗎?小孩子尿床是常見的問題,但它絕不是小問題,如果不克服,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和發育,甚至是心理健康。
坊間流傳著很多治小兒夜間遺尿的藥膳,其中和龍眼有關的不在少數。我阿嬤教過很多為孩子尿床而煩惱的媽媽,做龍眼山藥湯來幫助孩子改變體質。
五歲后還會尿床,為不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小兒五歲之后就不應有尿床的情況,不過有些小兒例外,小兒尿床通常與幾個因素有關,包括遺傳、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仍未完全、白天處在緊張壓力的狀態、晚上睡眠太沉、雖有尿意知道要上廁所,廁所卻出現在夢中,及有尿路感染等。除尿路感染外,其他因素隨年紀增長就可改善。
中醫理論認為小兒尿床少數屬腎火造成,這時只要減少容易引發腎火的煎炒炸食物、甜點和飲料,就可以改善;然而尿床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屬于小兒先后天體質較弱,也就是“脾腎兩虛”造成的。所以如何補強脾和腎,就成為重點。
若是尿路感染,則與小兒憋尿和衛生習慣未培養有關,需家長教導及用藥治療。此處的龍眼山藥湯,不適用于尿路感染的小兒,而主要用于脾腎兩虛,如發育較慢、容易緊張、焦慮、憂郁或易受驚嚇哭鬧的小兒,其中龍眼補腦又可寧心安神,山藥健脾又可補腎,用對小兒尿床很有幫助。
小孩尿床,以輔導代替責備,這里有一個重點要注意:很多不活潑、不太會吭聲,也就是一般認為很“乖”的小孩,其實都有容易緊張、焦慮、憂郁和易受的體質,很“乖”的小孩易受忽略,情感也比較不敢表達,長期自我壓抑的結果,尿床的機會很高,然而父母卻會以為是因為半夜懶得上廁所的關系才會尿床,往往就容易出口或下手教訓這個“懶”的小孩,不過這樣一來恐怕適得其反,因為小孩會更自我壓抑,尿床的情況只會更糟。
至于如何知道小兒是否有尿路感染,可從是否容易頻尿、小便是否灼熱疼痛、小便是否較黃或臭、會不會口渴等來判斷,如果有的話就要懷疑,并找醫師治療。
有人用桑螵蛸或益智仁治療小兒尿床,我個人不建議這樣用,桑螵蛸固然能縮尿固腎,但適合用來治療老人夜間頻尿;益智仁固然能溫脾暖腎和縮尿,但不適合用于小孩身上。相比之下,龍眼山藥湯是治療小兒尿床更理想的選擇。
龍眼山藥湯
材料:帶殼龍眼干5顆、鮮山藥1碗、鹽少許。
做法:1、將龍眼干連殼稍微壓破,鮮山藥切成小塊。
2、加5碗水和1匙鹽一起放在砂鍋中,以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慢熬煮至1碗。
3、煮好后嘗一下味道,要比菜湯稍咸點,若不足請再加鹽調味。
4、在晚飯后半小時慢慢喝下,小朋友夜間尿床的問題就能改善。
溫馨提醒
有些小朋友尿床是“假”的,因為很多媽媽以為孩子到年齡了,就自動不會尿床,所以每天晚上睡覺穿紙尿褲或到點就叫孩子起來上廁所,造成孩子根本沒有機會鍛煉有尿自己主動醒過來,已經習慣依賴紙尿褲或家人幫忙叫。
大多數孩子從尿床到不會尿床,需要給孩子一段時間適應,要經歷一段時間尿床,然后學會夜晚主動起床,當然這個時間段要安排在夏天。(小部分別人家的孩子是自動不尿床,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較。)除了以上這種情況外,還有一些小朋友因為尿床被罵,有心理負擔,所以孩子吃很多藥,都無法解決尿床問題,因為根本原因不是身體問題,是養育問題。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