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是指妊娠不滿37周分娩,下限設置各國不同,不少發達國家采用妊娠滿22周,也有早一些采用24足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我國沿用WHO上個世紀60年代的定義,即妊娠滿28周至37周前胎兒娩出稱為早產。早產發生率為5%~12%,在所有妊娠并發癥中發生率是最高的。發生率的不同一方面由于早產下限界定的不同還有地域和種族之間的差異,如美國黑人早產發生率高于白人,澳洲亞裔的早產發生率地域其他人種。我國報告的發生率在5~8%之間。
有人覺得,孩子早產不好,不易養活,就是養活也比正常寶寶發育遲緩一些,相反對于晚產卻沒有多少看法,很多人覺得晚產的孩子是吸收充足了營養,長得更好。其實不論早產還是晚產,都對嬰兒健康有影響。最近,荷蘭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晚產的孩子發生行為問題的風險會增加,尤其是多動癥。該研究已經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所以說,不管是早產還是晚產都對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足月產最好。
不管是面對早產足月產晚產的孩子,家長們都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囑咐,并且定期帶孩子進行檢查。不可因寶寶是足月產而大意,也不可因早產或者晚產而過度擔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