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從老婆懷我家二寶為為開始,到現在孩子還沒滿月,我們前后已經花費了32000元左右,除去4054元的醫保報銷,實際花銷2.8萬元左右。這么看來,我們家屬于開銷最少的群體。身邊的朋友聽了,都開始笑我:“你好歹也是個世界500強的總監,家庭年收入也算中產,就這樣‘虐待’你老婆、孩子?”也因此,我被同事戲稱為“中產中的摳摳族”,“摳摳族中的戰斗機”。
其實,我們只是比較理性而已,省下錢是為了保證消費的質量,用有限的金錢,來做最值得做的事情。就算是生二寶,也要把錢花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家在上海不算是高消費類型,比如:我們依仗著帶第一個孩子有經驗了,生第二個時,沒有請月嫂;為為用的很多大件東西,比如童車、衣服,都是用姐姐當初留下的;還有一些物品比如嬰兒床,也是朋友送的。可是就這樣,這個花費也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千萬不要拍磚,我說的是真話)。下面我仔細掰一掰,看看這些錢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希望對大家有借鑒。
首先看這32000元里,如果按照醫院生產和懷孕期間分開看的話,可以看出差不多是四六開,醫院生產四成,懷孕期間六成。
我們就診的醫院是公立醫院,雖然只掛了一次專家號,但因為老婆屬于高齡產婦(該情況可能比較普遍,我在醫院陪產檢看到很多高齡產婦),檢查項目比一般孕婦多,而且后來還有一次胎心檢測不合格,直接入院。所以這個費用,總的感覺還是在接受范圍內的。
因為第一個孩子是剖宮產,第二個也只能剖宮產,為了讓老婆休息好一些,選擇了醫院單間病房,單單住院費用一項支出就比較高,有5000多元,占整個醫院花費的四成。但最后的整體費用,有30%是醫保承擔的,所以實際在醫院支付了9200多元。(綠餅圖)
在我家,老婆懷孕期間,花在沒出生的寶寶身上的錢和花在老婆身上的,也是四六開,寶寶四,媽媽六。
具體拆開看,給寶寶添置的,主要是空氣凈化器,熱奶用的溫奶器,消毒用的消毒機等等。這些家電里,消毒機可有可無,因為第一個寶寶都是用大鍋直接蒸煮消毒奶瓶的,現在嫌麻煩,買了這個東西,也沒有特別方便。至于空氣凈化器,主要是個安慰,原來沒有,也一直這么過了。一般家庭如要買嬰兒床和童車的,這個支出可能還要大些?,F在很流行胎教,可是我們夫妻兩個都覺得這個作用不大,就沒有在這個上面投入,這一塊我們支出為0。(藍餅圖)
因為我們選擇用母乳喂養,兒童的飲食營養投入不多。至于衣服,有不少是他姐姐留下的,還有一部分是別人送的,因此支出比例也較低。(藍餅圖)
我們支出最多的,除了家電家具,就是尿布。在二寶為為還沒出生時,我們一看到尿布打折就買,因此,衛生(尿布等)一項支出很高。(藍餅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