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或母乳不夠怎么辦? 那就需要配方奶的強有力補充。 寶滿6個月時,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其實已經相對完善了,消化母孔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妥妥的沒壓力。 再說了,這會兒的寶,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以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表示,“我們都準備好啦,就等著新食物啦”,萬事俱備,只欠輔食的調調啊這是,還是趕緊上?當時機對了,輔食就能滿足寶的營養需求、心理衙求,以及促進寶的感知覺、心理,及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好能干的樣子啊。 要是寶有特殊需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輔食的添加時間。 總的原則就是,寶滿6月齡后還是需要繼續母乳喂養,并逐漸引入其他食物。 所謂其他食物,就是輔食,也就是除母乳和配方奶之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 母
1.黃豆白菜水 黃豆白菜水提高免疫力效果不錯,同時對干咳有食療效果,尤其是夜晚11點到凌晨3點之間的咳嗽。適用于8個月以上寶寶。 做法:黃豆50粒,白菜心一棵。白菜心切絲,黃豆浸泡半小時后煮爛;熬得差不多的時候用勺子把豆子壓爛,再加白菜心繼續熬煮,收成濃湯即可。 2.枸杞海帶飯 枸杞和胡蘿卜都具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對視力保健和黏膜免疫以及鈣的吸收利用都非常有好處;海帶能抑制春季眼睛過敏的炎癥,對孩子很有幫助。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1歲以下可以煮粥,根據寶寶腸胃功能可以變化為粥、湯、飯。 做法:枸杞、干海帶、胡蘿卜各20克,大米100克,橄欖油一小勺。干海帶用水泡軟,切小片;胡蘿卜去皮,切小塊備用;與枸杞、洗凈的大米、橄欖油放入電飯鍋內蒸熟即可。 3.牛骨髓粥 這款粥健脾理胃,適合孩子和老人吃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Rere副食品餵食的歷程,如果有看過Rere麻的之前的分享,就會知道,在吃副食品這件事,Rere真的不是天使寶寶,是一個超級「有個性」的寶寶。 Rere到目前(1Y3M左右),還是一個純母奶寶寶,不過叁餐時間是跟著大人一樣的!因為是母奶寶寶,Rere從6M左右才開始吃副食品。很多新手媽媽可能會跟Rere麻我一樣,煩惱寶寶到底多大開始吃副食品比較好,即使是醫生,也有不同說法(4M或6M)。但…Rere麻我自己最后是依照這2個依據: 1.寶寶準備好:如果寶寶開始有想吃的慾望(像是看大人吃東西想拿或流口水)。 2.媽媽準備好:(或主照顧者)現在的媽媽都好用心好認真壓力也好大,因為食安問題,所以為了寶寶吃的好、吃的安心,什么都自己做,開始副食品這條長期作戰之路。媽媽也要做好準備,尤其是新手媽咪。 「Rere的副食品之路」
媽媽: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喂成品輔食呢? 小編:在寶寶4個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如果選擇成品輔食,一般包裝上給予的指導就是可以安全開始吃這袋輔食的月齡。但是,每個寶寶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媽媽還需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果覺得寶寶還沒準備好,可以延遲。包裝上的月齡只作為參考,并不是絕對時間。 媽媽:成品輔食中是否含有防腐劑? 小編:大部分成品輔食里是不含防腐劑的,比如歐盟嬰兒食品標準中明確規定,成品輔食不允許添加防腐劑。 媽媽:成品輔食里不含防腐劑,那么輔食是如何保鮮呢? 小編:食物氧化或變質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接觸到氧氣和細菌。如果成品輔食的包裝采用的是真空,并且在灌裝后經過嚴格的殺菌過程,比如高溫殺菌或者低溫巴氏殺菌,那么輔食接觸不到空氣和細菌,就不會發生氧化和變質的狀況,也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了。 媽媽:成品輔食
1.媽媽的腦筋開動起來 媽媽知道為什么寶寶不喜歡吃蔬菜嗎?可能是因為你的飯菜中蔬菜做得不夠美味或者寶寶平時沒見過這個顏色的蔬菜,所以吃起來口感不好或沒有味道,寶寶就開始拒絕吃蔬菜。 媽媽應該有計劃地把黃瓜啊、胡蘿卜啊、芹菜啊等可生吃的蔬菜洗凈切成各種寶寶喜歡的形態,讓寶寶能隨時用手抓來當零食吃,口感清脆、嚼勁十足,色彩分明,一定會讓寶寶養成飯前飯后來兩塊的習慣。 2.媽媽的小發明 媽媽可以把蔬菜用榨汁機榨汁,摻在面粉里面做成面條、小饅頭等,色彩好、形狀多也能夠激發寶寶的食欲。 另外,還可以把蔬菜水果摻和一起榨汁,可以用青蘋果、番茄和胡蘿卜,先后打出摻在一起,搞了一杯口感好的蔬果汁,寶寶也會喜歡的不得了,媽媽也可以試試。 3.動物模型蔬菜丸子
嬰兒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培養食欲從小抓起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以母乳為主要食物的,但是當他們成長到一定的階段的時候就需要添加輔食來增加他們的營養。輔食的添加時間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不同的階段,寶寶所添加的輔食也是不同的,那么嬰兒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嬰兒幾個月可以添加輔食 第一階段 一般來說,寶寶從4個月開始的時候就要添加輔食了,在4到6個月的時候是寶寶添加輔食的第一階段,這時候的寶寶應該吃的食物是米糊、果汁、蔬菜汁、菜泥、蛋黃泥等。這一階段是寶寶剛添加輔食的階段,必須要先嘗試,應該以稀為主,少量喂食,循序漸進,這樣才不會讓寶寶對輔食產生厭惡感。 第二階段 嬰兒添加輔食的第二個階段是7-9個月,這個時間段可以吃的食物有粥、煮的較爛的面條、水果片、肉末等
周歲寶寶成長發育特點 1.寶寶可以靈活使用手指,開始用手指抓鉛筆或亂涂亂畫。 2.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成一句話,「媽媽,吃」這樣說出來,會蹣跚走路了,好奇心也很旺盛。 3.模仿能力很強了,顯出更多的個性,對飲食、睡眠、玩耍等都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 4.寶寶的吸收功能還很弱,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 周歲輔食添加的時間和份量 1.吃三餐。 上午10點和下午3點,給寶寶喝酸奶、牛奶或豆漿,一般是400-500ml。主要是以米飯為主,一天三次,每次200g(約是大人的2/3),種類要豐富,避免辛辣、有色素的食品。 2.吃零食。 零食一天不超過兩次,一般喂乳制品或水果、面包、自制零食等。其實,寶寶也有個體差異,不要定量后讓寶寶硬吃,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但零食的種類和時間要
去年過年前我帶女兒在小區里溜達,看見一個阿姨在雜物間門口駕著一個煤氣爐子,在那一個一個地做蛋餃,她說要多做些凍起來過年慢慢吃。阿姨是上海人,在福州呆了很多年,她對吃也蠻講究的,還在小區的空地上種了些菜。我已經搬家離開那里半年了,可是她坐在那里做蛋餃的畫面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憑著記憶,今天我也學學做蛋餃,回頭可以做些過年慢慢吃:) 食材:雞蛋3個打散,豬五花肉200克剁成肉末。 肉末加料酒、生抽、姜末、蔥花、少許鹽和胡椒粉拌勻,可以加一一點點水攪拌至肉餡吸收。 煤氣開最小火,將圓形勺子燒熱,涂上豬油。 倒入一勺雞蛋液快速搖勻成一張圓形蛋皮。 用筷子夾一點肉餡放在蛋皮中間 用筷子輕輕翻起一邊蛋皮向另一邊對折,中間肉餡部位輕壓一下,用肉餡粘合兩端
母乳喂養可以持續到2歲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所出版的《全球嬰幼兒飲食策略》中提到“支持純母乳哺育四個月,之后適時并正確安全地給予輔食,持續哺乳至兩歲以上。”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建議純母乳哺育,之后添加適當的輔食,可以持續哺乳到1-2歲或者以上。 再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胃腸消化道中的胰臟是負責消化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嬰兒出生至4-6個月大時胰臟才會發展成熟,像淀粉、蛋白質、脂肪較多的食物,要在這個時期之后才能有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所以輔食的添加應該在4-6個月之后為宜。 但究竟是4個月就應該喂食輔食,還是要等到6個月再開始?若以純母乳哺育,則哺育的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因為若超過6個月之后還繼續純母乳哺育著,沒有適量輔食補充,寶寶會有營養不良的危機。 當寶寶成長到1歲以后,可依據母親和寶寶的意愿與需要來決定是否
米粉的美麗搭檔 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貝 在攪拌米粉時,米粉與水要充分接觸,單方向勻速攪拌1分鐘,即可成糊。 米粉是寶貝輔食添加初期的必備單品,也是在這個時期最適合TA們的,加入青菜汁和南瓜泥后營養更加豐富。 難度:初級★★ 材料:亨氏強化鐵鋅鈣營養奶米粉60g、南瓜10g、青菜10g 烹飪工具:攪拌機 制作方法: 1.將南瓜去皮切成小丁;青菜洗凈后切成小塊; 2.分別入鍋煮熟后,用攪拌機攪打成南瓜泥和青菜汁泥; 3.米粉分成2份,將約90毫升60℃~70℃ 的溫開水,倒入30克亨氏強化鐵鋅鈣蛋白營養奶米粉中;邊倒邊攪拌,調成糊狀;另一份也如此制作成米糊; 4.最后再分別和南瓜泥、青菜汁泥混合后食用即可。 蛋黃和青菜是好
寶寶食物過敏的癥狀 皮膚:皮膚干癢、眼皮腫、嘴唇腫等。 消化道癥狀:腹瀉、便秘、脹氣、嘔吐腹痛等。 呼吸道癥狀:流鼻涕、打噴嚏、持續咳嗽、氣喘等。 容易過敏的食物 面粉 小麥面粉是比較容易過敏的食物,一般在孩子8個月前后左右開始嘗試給寶寶添加。 蛋清、奶乳制品 蛋清比蛋黃更容易引起過敏,如果寶寶發生了蛋清過敏,可延遲到10個月甚至一歲的時候再添加。如果寶寶對一些鮮奶和酸奶過敏,可以延后至一歲再試加。 水果類:桃子、柑橘類、草莓、獼猴桃、芒果、椰子 如果發現寶寶對此過敏,延遲一歲再讓寶寶延遲食用。 豆類食物和玉米:蠶豆、豌豆、大豆、玉米 發現明顯的過敏,給寶寶延遲一歲再添加
No1:“鐵強化米粉”去哪兒找? 4~6個月寶貝從母體帶來的鐵儲存消耗殆盡,單純從母乳中獲取鐵元素并不現實,應及時從食物中補充鐵。美國兒科學會2010年建議,母乳喂養的嬰兒要從4個月開始補鐵,直至6個月開始由輔食提供鐵。鐵強化米粉不易過敏且易吸收,是寶貝補鐵的第一來源,可是這鐵強化米粉究竟要去哪兒找呢? 1“強化”量無標準,媽媽可關注產品營養成分表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成品嬰兒米粉,大都強化了鈣鐵鋅,這種強化雖然并非像加碘鹽那樣屬于國家強化,但是,按照國家相應的執行標準,鐵元素的強化添加量還是有相應的范圍的,因此,媽媽在給寶貝選擇米粉時,注意一下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盡量選擇每100克產品鐵含量高的米粉。 2小心紅棗、黑米補鐵噱頭提到補鐵,許多媽媽會想到紅棗、黑米這些食物,其實紅棗、黑米并不是補鐵的最佳食物,廠商正是利用了媽媽的認識誤區,宣稱加了這些食
在我們國家,孩子從6個月開始添加含鐵米粉,將米粉調成糊狀,喂給孩子吃。很多父母都認為,沒錯,就是這樣的啊,全世界孩子都這么吃。然而并不是。如今,還有另外一種喂養理念風靡歐洲的英國等地,且被越來越多的父母所接受。那就是Baby-led-weaning,簡稱(BLW),翻譯過來比較貼切的說法是“讓寶寶做主引導輔食添加”,它更加注重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自己用手拿著進食,不強迫,甚至主張第一口輔食自己吃。 BLW與我們熟知的傳統輔食添加方式,有哪些不同呢? 時間上,傳統輔食添加建議從6個月開始,9個月之后開始給寶寶“手指食物”。而BLW從開始就鼓勵讓寶寶自己動手拿著吃,添加時間要根據寶寶發育情況,建議在6~8個月期間。 在“吃什么”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我們熟知的喂養觀念是,最初添加泥狀的食物,慢慢到手指食物,家庭食物,依次過度。而BLW建議給大小和軟硬都合
準備材料 : 油一點點 平菇適量 豆芽菜適量 花椰菜適量 紅蘿蔔適量 低筋面粉70g 雞蛋一個 註:這次準備的蔬菜水分也蠻多的,所以我這次沒有加水喔! 由于這次製作是「突發奇想」「隨意制作」,可以把小孩不太愿意吃的蔬菜增加多點,所以取材都是適量 首先我是有把蔬菜類都川燙熟,接著用果汁機切碎 下個步驟機入蛋液攪拌均勻,再加入麵粉攪拌均勻。 接著起鍋,倒少許的油,再用湯匙挖麵煳進到平底鍋內,接著先煎一面成金黃色后即可翻面煎 半成品如下 拍細內部給大家看看 接著我用模型把剩下的紅蘿蔔壓愛心形狀,再進行最后的擺盤 小貝拉
小米油蛋黃泥,適合年齡:6M+ 1、鍋中燒開水,倒入免洗小米100克,大火5分鐘后,改小火,煮15分鐘,關火靜置。 2、新鮮柴雞蛋,用煮蛋器煮熟,取出在涼水中泡30秒,方便剝殼。 3、用湯勺撈出小米粥表層厚厚的米油,裝入寶寶吸盤碗中。 4、把雞蛋在桌上搓至表皮,呈碎片狀,單手就剝出蛋黃,放入米油中,用鋼勺壓碎,和米油混合均勻成泥。 營養優勢:蛋黃為寶寶提供優質蛋白和卵磷脂,小米油中淀粉已經糊化,方便寶寶消化吸收,也防止蛋黃噎著寶寶。 雞汁南瓜羹,適合年齡:8M+ 1、將熬好的雞湯取半碗,重新加熱后備用。 2、將之前切成大塊的南瓜薄薄刷一層橄欖油,連皮放入烤箱,中火烤7~8分鐘后取出. 3、用鋼勺刮下南瓜肉,放入加熱好的雞湯中。 4、把雞湯和南瓜泥混合均勻。 營養優勢:雞湯里富含各種必需氨基酸,南瓜中的果膠促進寶寶腸道健康。
添加輔食的時間 以往傳統的觀念認為寶寶4~6個月可以開始添加輔食,還有觀念認為2~3個月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菜水和果汁。然而隨著科學的進步,目前比較一致的權威意見認為滿6個月后添加輔食對寶寶而言更為合理。 但這并不意味著等到寶寶滿6個月當天就可以齊刷刷地添加輔食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特點,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對成人食物感興趣、能夠獨自坐立、推舌反射消失,就表明可以給他添加輔食了。 大部分寶寶會在6個月左右滿足條件,家長應根據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確定個體化的添加時間。 添加輔食的原則 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逐漸豐富,口味清淡不加糖、鹽等調味品,注重進食技能的培養。 由少到多: 指的是1歲以內嬰兒仍應以奶為主食,剛開始添加輔食的量不要太多,先給寶寶半勺一勺嘗試味道就好,待寶寶適應后逐漸增加到兩三勺然后更
一個月 菜水↓↓↓ 做法:胡蘿卜、芹菜、圓白菜、紫甘藍、大白菜,以上幾種蔬菜每次任選1-2種洗凈(怕不干凈可以在開水中過下水)榨成汁。(不要放水) 時間用量: 一天兩次到三次,在喂奶之間,每次兩三滴,從10ML-15ML慢慢增加。到滿兩個月后可每次20ML 三個月 果汁↓↓↓ 做法:以上提到的蔬菜兩種到三種+水果(蘋果或梨)榨汁,寶寶上火可選梨,蘋果性溫最適宜寶寶,蔬菜種類要比水果多一些。榨汁后的菜渣哺乳期媽媽一起吃掉,防止便秘。所有蔬果要用食鹽溫水清洗,勿用洗潔精。水果勿去皮。 時間用量:三個月到六個月,每天50ml到60ml遞增。每天兩次到三次。 五個月 菜泥↓↓↓ 做法:菠菜、茼蒿、木耳菜等綠葉菜過開水,用搗蒜器搗成泥攪拌 蛋
地瓜粥 材料: 泡好的白米10g,地瓜10g,水1/2杯。 制作方法: 1、 把白米磨碎,再加水熬成米粥。 2、地瓜煮熟后去皮,再磨碎。 3、在熬成的米粥里放進碎地瓜,煮熟后再熬煮片刻即可。 愛心貼士: 輔食先從米粥開始,白米不會有過敏反應,而且是主食,所以要先熟悉一下。地瓜對有便秘的寶寶很有幫助。因為它含有很多纖維質,能促進排泄。 胡蘿卜香蕉粥 材料: 泡好的白米10g,胡蘿卜10g,香蕉15g,水70ml。 制作方法: 1、把白米磨碎,再加水熬成米粥。 2、胡蘿卜去皮后磨碎,香蕉磨成泥。 3、將處理好的胡蘿卜、香蕉泥放入米粥中,再熬煮片刻即可。 愛心貼士: 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可以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改善夜盲癥、皮膚粗糙的狀況,有助于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香蕉土豆泥 準備食材:香蕉1個,土豆1個(小的2個),草莓5個,蜂蜜。 做法: 1、把香蕉剝皮后用勺子搗成泥,草莓切成細丁 2、土豆洗凈去皮后,放到電飯鍋里蒸熟,然后也搗成泥 3、把土豆泥、香蕉泥和草莓丁攪拌均勻,最后淋上蜂蜜即可。 奶香土豆泥 準備食材:土豆,牛奶。 做法: 1、選6到8個小土豆,削皮洗凈,放入水里煮半小時左右,水里放少許鹽。差不多時用筷子試探,能很輕松的戳到內部就說明可以了。 2、把土豆撈出,瀝干水,放入一個大碗中,用合適的工具攪,把土豆攪碎。 3、然后放入適量的牛奶和黃油或者奶酪,(注意牛奶不要放的太沖動,容易把土豆泥弄稀)再繼續的攪,直到攪勻并且成泥狀。 蘋果土豆泥 準備食材
分歧一 正方:買來的輔食比自己做的方便,營養全。 反方:自己做的輔食更安全、更新鮮。 專家說:菜泥、果泥的選擇因人而異,直接購買現成的市面上銷售的蔬菜泥和水果泥等,的確比較方便,適用于時間比較緊張、沒有太多空余時間能在輔食上花費太多精力的家庭。但是要挑選正規廠家的、可信賴的品牌,看準生產日期,并選擇配料表中明確標明不含有添加劑的。自己制作果泥、菜泥的確是更新鮮、安全一些,所選的水果或蔬菜的品類也更有保障,但是自己做要注意掌握好分量,因為寶寶一次吃不了太多,所以要控制量避免浪費,而且最好現吃現做,剩下的要當心變質。 分歧二 正方:進口水果品質好,還能讓寶寶多嘗試新口味。 反方:常見的水果就很好,沒必要吃那些奇奇怪怪的。 專家說:水果應該是國產的、當地的、應季的最新鮮,即距離自己最近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