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長發育必須的鈣質元素需要及時補充,補鈣要講究科學合理,很多父母在給寶寶補鈣時容易走進誤區,最常見的補鈣誤區有7種,具體信息請看下文。
現在,嚴重的營養不良的孩子已經非常少見了,但是目前在我國居民的膳食中,某些營養素(如鈣、鐵、鋅)和維生素的不足,仍在威脅著數以千萬計居民的健康。
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對營養素的需求很大,對鈣的需要量尤其多,家長們對此也比較重視。但是在補鈣過程中很多家長存在誤區,因此將這些誤區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誤區1:母奶喂養的寶寶不需要補鈣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品,但是也不能說母乳就是完美無瑕的,譬如6個月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300毫克的鈣,由于標準的母乳每升含鈣量為300毫克,也就是說寶寶每天要吃1升的母乳才夠。
實際調查表明,我國0~6 個月的嬰兒平均每天吃的奶量僅為660~880毫升(平均750毫升),而且調查表明全國各主要城市乳母乳汁中的含鈣量(毫克/升)分別為:北京295、天津285、成都267、上海233,沒有一個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母乳含鈣量的最低標準(300毫克/升)。
另外,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經過了20多年的大力防治,但是我國嬰兒佝僂病(缺鈣)的患病率還是徘徊在10%~15%之間(各地有所不同,北方高于南方,山區高于沿海城市,個別地區的患病率還要高一些)。純母奶喂養的寶寶比吃配方奶的孩子缺鈣更多見,因為大多數配方奶中的含鈣量都遠遠超過母奶的含鈣量。
因此,營養學家們建議從寶寶出生后第3周起就要每天補充100毫克的鈣劑,以后隨著月齡的增大,補鈣量還要逐漸增加。
誤區2:寶寶的胃口很好就不需要補鈣了
調查表明我國居民日常的膳食中含鈣量較少,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的鈣僅為推薦量的41%。因此,即使寶寶的胃口不錯,也很難達到規定的補充要求,因此從預防保健的角度出發,對2歲以下的寶寶,都應該適當補充鈣劑。
誤區3:多吃蔬菜就不需要補鈣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