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根據故事情節了解楊梅的功效并品嘗,知道它好吃又有營養。
2、根據故事內容進行發散性思維,推測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
每組一盤楊梅,望梅止渴的圖片
一、導入
1、說說楊梅的外形特征。
2、看了楊梅后有什么感覺。
幼:很想吃的感覺,感覺酸酸的口水都快有流出來了。
二、引入故事“望梅止渴”;。
1、有一個成語“望梅止渴”;猜猜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2、最近電視上熱播的《三國演義》有沒有看過?里面有哪些人物?
看過,里面有曹操、諸葛亮、孫權……(從孩子的回答中看出他們對“三國演義”;有認識。)
3、分段欣賞故事
觀察圖片(一)問:圖片中的人物他們在干什么?天氣怎么樣?這么熱的天氣將士們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很累、很渴)講述故事上半段。
觀察圖片(二)它們找到水源了嗎?將士們為什么剛才沒有力氣走走路了而現在卻有力走了呢?帶著疑問欣賞故事的下半段。
4、小結“望梅止渴”;的意思
望梅止渴的意思: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口水,因而止渴?,F在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三、品楊梅、說楊梅
1、品嘗楊梅說說楊梅的味道。除了可以直接吃還有什么吃法?
2、吃楊梅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
小結:楊梅除了味道好以外,對我們的身體還很有好處,楊梅可以消暑止渴,可以治療頭疼,楊梅泡酒可以治療肚子疼……。
總結:
師:今天我們品嘗了楊梅,還聽了“望梅止渴”;的故事,把這個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