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玩月
唐-杜甫
舊挹金波爽,皆傳玉露秋。
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
谷口樵歸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渾不寢,半夜有行舟。
翻譯:
十六的夜晚月光皎潔明亮,似金波可舀,讓人爽目怡悅,月光照耀下秋露似玉般濃郁可人。
關山在皎潔的月光的照耀下也仿佛開闊了許多,站在山上仿佛銀河就流在腳畔,星辰與我共飲。
遠處,樵夫唱著歌伴月而歸,思鄉的戰士吹響的蕭索笛聲緩緩從城樓上飄逸出來。
孩童們卻不懂這些淡淡的鄉愁,嬉戲打鬧,樂不思蜀,半夜還在河上行船游玩。
注釋:
挹:取。
金波,月光。
玉露:白露之美詞。
河漢:銀河。近人者以地勢之高。
巴童:川東鄉音年。
渾,全。
賞析:
這首詩中描寫了八月十六夜出游時的所見所聞:月光照著晶瑩的露水,關山廣闊,銀河仿佛近在眼前;樵夫唱著山歌歸來,孤城傳來令人生愁的笛聲;時至半夜,還有兒童在月下劃船游玩。詩中既有對月的喜愛,也隱隱透露出客居他鄉的心境和思鄉之愁。
全詩選取景物富有特色,動靜結合,意境開闊,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尤其是頷聯“關山隨地闊,河漢近人流”兩句,就其句法結構和深廣意境而言,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