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專門交代了一個任務,負責發現三個其他小朋友的優點。這一招很快讓女兒愛上了上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周圍小朋友很多優點,自己也被其他小朋友觀察到不少優點,互相看對方都很喜歡,于是就親親密密成為了好朋友,每天都哼著小曲去上學。
同樣一群小朋友,當你去發現他們的優點時,你會越來越喜歡他們;當你盯著他們的缺點看時,你會越來越討厭他們。你的注意力在哪里,孩子就會朝哪個方向努力——這就是我一直在家庭,在工作團隊中,在童書媽媽讀書會里面堅持”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方針政策永不變的原因。
具體到看待自己的時候,如果你老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那么你就很難有注意力和動力去發展自己的優點。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的特點和優點,可以給孩子寬廣的胸懷,溫柔的接納能力,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
我沒有想到,這種看看上去是“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居然被美國催眠協會主席琳達湯普森列為對孩子的心理輔導方法。當孩子糾結于自己個子矮、頭發少、講話結結巴巴……等等任何缺點的時候,請讓孩子聽聽這個故事吧。
為什么不直接跟孩子講道理,而是講故事呢?因為《孩子:挑戰》的作者德雷克斯說“父母一旦開始說教,孩子就會把自己變成聾子”。如果同樣的煩惱安排在一個動物身上,比如最近因為《瘋狂動物城》而爆紅的樹懶身上,孩子會頓覺壓力減輕,并且會密切注意故事里面的解決方案的。
樹懶拉扎勒斯
三個腳趾的樹懶拉扎勒斯正在經歷難熬的一天。亞什蘭動物園丹博士要給全體動物拍合影,大家要在下午兩點鐘到湖邊集合。對于拉扎勒斯來說下午兩點太早了,他要及時趕到非常困難。樹懶白天都卷成一個圓球睡大覺。
晚上,他們會在樹枝上倒掛著移動,非常緩慢地從一棵樹移動到另外一棵樹上。如果要按時到達湖邊,他必須改變習慣,在中午就得起床前往。
盡管拉扎勒斯很早出發,當他到達湖邊的時候,其他人都到了。他們等了拉扎勒斯半個小時,但沒有人真的覺得有什么不妥。在他們看來,這位長手臂、圓尾巴、睡眼惺忪的朋友遲到,是件司空見慣的事,沒啥好奇怪的。不過,這位慢慢君總是會在緩慢的路途上構思一個精彩的故事和一個笑話,來了就講給大家聽。
但是這一天,動物們沒有笑話聽,拉扎勒斯的幽默感完全不見了,他情緒低落,手臂掛在樹枝上,把頭蜷縮在手臂之間,仿佛他還想睡上一覺。
長頸鹿朱莉個頭高大,跟樹枝一樣高,她大步走到那棵樹旁,溫柔地在樹懶耳邊問:“親愛的拉扎勒斯,你看起來非常悲傷,我的老朋友你怎么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