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哈佛的MBA是最具價值的學位。因此,報考哈佛的競爭也最為激烈,我國每年數萬人申請只有幾十人能通過。而一對來自普通家庭的姐妹,卻先后考上了哈佛的MBA,成為名副其實的哈佛姐妹花。 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妹妹小時候的成績并不是特別優異,甚至連班上前五名都進不了。她們有什么“絕招”嗎?父母又是怎樣教育她們的? 邊看電視邊做作業,如此“惡習”也鼓勵 湖南益陽市工商局的龔曉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龔彥焱,小女兒叫龔陟幟,姐姐比妹妹大6歲。 女兒們小的時候,龔曉帆的想法很簡單,只希望她們健健康康地成長,無憂無慮地生活。因此,龔曉帆沒有像眾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樣,設計一條“輝煌”的成才之道,千方百計地督促女兒們走上“正軌”。每天,龔曉帆下班回家最開心的事,就是逗孩子們玩。他經常趴在地上和女兒做游戲,甚至還和女兒比賽誰爬得快。
兒子一天天地成長,我很欣慰,可他那種讓我難以捉摸的性格,卻更讓我擔憂。說他內向孤僻又不像,說他開朗又不全面,難道性格也有中性之分? 兒子膽小,是全家上下公認的。 沒滿月的時候,他就能對周邊甚至連大人都沒有覺察到的聲響作出反應——驚跳起來。我想著,等到長大一點可能會好些??芍两瘢瑢殞氁呀浰臍q半了,情況還沒有改善。平時,我一人帶他在家時,就連上趟廁所他也要跟著,我阻止他,他就叫“怕”。在電視上看到長相不美觀的人,他也叫“怕”,孩子躲起來,跟他解釋也無濟于事。 每當接送兒子,老師向我反應他在校情況,我都是一臉的無奈。在校進餐時,沒夠到飯菜,他也不主動跟老師講。要小便時,他認為沒有到老師規定的時間不可以去小便。所以,都有兩三次尿褲子的歷史啦!起床時,不會穿戴的衣物,也不會主動找老師或同學幫忙,要等到其他同學幫他叫老師。這種種現象都是由于他內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里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蹦阍谕饷嬉粫r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么?”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周末帶寶寶出游,征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里?”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范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
模仿是孩子特別突出的一個心理特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做表率。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不要對著孩子是一套,背著孩子又是一套。要注意父母之間有矛盾和爭吵時,避開孩子。不要在家庭瑣事上,互相扯皮,爭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話或者說大話。不要不分場合批評孩子的過錯,以至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在孩子面前,不要以冷淡的態度待人接物。
朋朋4歲多了,閑不住,總是到處亂躥。周圍的東西也跟著倒了霉,不是撞翻了這個,就是摔碎了那個,但最倒霉的還是他自己,摔跤不斷。每次我看到這種情況,都會站在原地微笑地看著他,自己沒事人一樣爬起來再跑。有時候他也會摔出些慘狀,這時,他臉上就會帶上一絲不好意思,好像是自己沒把握好,有點丟人的感覺。 不過,以前的朋朋表現可沒這么好,尤其是在姥姥姥爺照顧的那一年里,他的眼淚好像特別豐富,稍有不如意就哭,摔倒更是一件值得哭的大事。姥姥姥爺太心疼外孫,一見到朋朋摔倒,馬上就沖上去扶,然后百般安慰,還假裝氣呼呼地打著地板。只是越這樣,朋朋哭得越兇。 后來,我把朋朋接回來自己帶,開始刻意糾正這種錯誤。每次他摔了,眼神委屈地到處找我時,我都保持冷靜,微笑地跟他說:“男子漢,沒事兒,自己起來?!彼强薜?/p>
當孩子犯有過錯時,父母往往一味責備孩子,甚至打孩子,一點不講批評技巧,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那么,父母批評孩子時,應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聲 父母應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過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每位父母都知道教育孩子遵守規矩十分重要,然而有一些規矩實在有些過時,是該打碎的時候了。 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課”包括督促小家伙按時上床,保證每餐的營養全面以及教育孩子品德高尚……誰都知道,沒有什么投機取巧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寶寶。但是,我們的問題在于:到底怎么才算是完美的孩子呢?要知道,有些時候,偶爾踩線或者違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請跟隨我們建立一個良性的“無政府狀態”吧,打破10條老規矩! 不得弄亂 這似乎是一條金科玉律:孩子等同于混亂。孩子天生就是主婦的夢魘,看著空空如也的碗櫥,聞著孩子渾身散發的氣味,或者當你看到他正用你最昂貴的口紅在鏡子上作畫時;再或者,讓我們想象一下在孩子眼中一張整潔的白色沙發能用來做什么呢?哈,這不就是一張平整的畫布等著自己涂鴉嘛!那么又用什么來“作畫”呢,面包屑混果醬看上去不錯!——此時,你一定要開始
粗心大概是家長頭疼、教師頭疼、心理學家也頭疼的普遍問題之一。 孩子粗心受眾多因素影響,其中有氣質因素,有些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性較差,而注意力又容易受干擾;也有知覺習慣的因素,對知覺對象的反映不完整、分辨不精細;還有興趣的因素,對感興趣的事情比較仔細,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馬馬虎虎等。最令人傷腦筋的是粗心會變成一種行為方式,演變成凡事都冒冒失失、粗枝大葉,成為真正的"馬大哈"。 粗心的孩子往往是動手快于動腦,事先缺乏仔細的觀察和全面的思考。這一情況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提高會有所改善,但對已經形成粗心習慣的孩子,則要對他們進行耐心的、細致的指導,幫助他們形成新的知覺、思維和行為的模式。 &n
曾聽見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2歲了,比較老實,而且從來不會攻擊別人,每次和別的小朋友玩時,有喜歡打人的小朋友就打他,可他也不懂得躲,只是硬生生地接著。這位媽媽非常困惑,她不知道是該教寶寶打回去還是讓孩子學會躲避。記者身邊也有一位朋友,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小朋友欺負,他就告訴兒子:“誰打你,你就打他,你要不打他,回家我就打你”。的確,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也有類似的困惑。當自己的孩子受到攻擊的時候,都會覺得很心疼,更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為此,記者采訪了市第二幼兒園園長董雁菲。 董園長說,孩子們之間的打鬧跟成人之間的打斗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他們之間的打鬧更多的帶有游戲的成分,是一種玩耍。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周圍小朋友之間該如何交往,對他們來說,沒有吃虧與不吃虧的概念,所謂吃虧不吃虧其實是家長的想法。所以孩子們剛剛打過了,眼淚一
不要再把廚房當成寶寶的禁地,既然他對這里充滿了好奇,那么何不用吸引他興趣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讓他徹底過個癮? 17.炊具音樂會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廚房里的鍋、碗、瓢、盆各準備幾個。 玩法:把準備好的鍋碗等東西反轉放在桌子或地上,然后給寶寶用筷子或調羹,讓寶寶盡情的敲打。 寶寶學會——認識聲音 小貼士:媽媽可以在寶寶打的時候加點音樂背景,并給寶寶節奏的訓練。增強寶寶的音樂感。 18.倒水游戲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水、量杯 玩法: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并倒進一個大鍋中。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 19.舀豆子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2個小碗、湯匙、各種大小的豆子 玩法: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媽媽拿著湯匙示范舀的
有壞習慣,不可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因為他們還不了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你呢,還會說話不算話,自己沒有去遵守。父母們也許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正在引導孩子。因為寶寶們也在“看事做事”! 壞習慣1 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4歲的女兒不是時候地又吵又鬧,你終于忍不住大吼起來:“怎么老是哭啊哭?。e哭了,真是個煩人精!”閱讀:把尊重與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提醒:一個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過成人的尊重。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這種尊重,對孩子很粗暴,孩子也會想當然地認為別人就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難以
3歲的孩子要不要玩電腦,玩到什么地步?在這個方面我比較慎重,不僅僅出于對孩子的視力保護原因。事實上,我更關注的是過多地與物品進行被動交流可能造成的孩子的心理問題。 0~6歲的孩子,是心理和性格發育的關鍵期,他們在身體發育的同時,心理經歷著重大的變化,他們在與人的交往過程中自然學到了社會交往的規則,學到了如何與他們相處、交流、如何解決各種人際矛盾,如何表達自己。 我是職業女性。孩子上幼兒園前,每天白天我將孩子交給保姆和老人,下班后到孩子睡前,我自己處理孩子的各種事情。孩子上幼兒園選擇日托,每天回到家也是由我和孩子溝通。細細算來,作為職業女性,我這個母親每天和孩子有效交流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小時。在這個時間里,我必須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心理發育做出有效的觀察,對出現的問題做出明確的判斷,同時對孩子的各種情況加以引導
奶奶外婆特別想管,年輕爹媽樂得不管。“6加1”育兒模式如何避免“隔代親”弊端,嘉定一家幼兒園給“祖輩助教團”出招—— 老人管生活 爸媽抓教育 6個大人圍著1個孩子轉的“6加1”育兒模式,已顯出不少弊端。近日舉行的2008上海學前教育年會上,嘉定區新成幼兒園推行的“祖輩助教團”,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推崇。祖輩怎樣插手孫輩的撫養和教育問題?在教養第三代時如何避免溺愛和方法失當? 半數媽媽缺席家長會 “現在有不少孩子從生出來就沒有離開過奶奶或外婆,年輕的爹媽倒也省心,反正有老人幫著帶孩子,自己樂得輕松甚至可以完全撒手不管。”新成幼兒園園長朱玉英說,平時園里搞開放日活動、辦講座或開家長會,當媽媽的能有一半親自來已經不錯了,當爸爸的則幾乎不露臉,來的多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有的孩子長年跟祖輩生活,平時里只在電話里和媽媽交流,而有的年輕媽
“為什么光能讓我們看見東西?”“什么是宇宙大爆炸?”當孩子看完科幻動畫片后,總會帶著一大堆“問號”去找爸爸媽媽。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是立刻回答他的問題?還是先讓他“一邊玩去”,忙完自己的事情再說?建議你選擇前者,因為,教育孩子和“炒菜”一樣,一定要抓住火候。 要知道,教育孩子并不是什么時候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時甚至還會事與愿違。這里除了方法以外,還有一個時機問題。我國最早的教育學論著《學記》首先提出“學其可之謂時”,強調了教育要抓住時機。確實,教育孩子的時機就同炒菜時的火候一樣,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卻直接影響菜的色、香、味。因此,父母教育孩子不一定非得抽出固定的時間進行,只要善于捕捉教育孩子的時機,就能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 其實,所謂的“火候”就是孩子對這個問題最感興趣的時候,而
為什么當代社會出現了很多成年之后還依賴父母生活的“啃老族”?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啃老族”的行為與他們在6歲前受到的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在鄭州召開的中國幼兒教師發展論壇上,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他們成年以后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鮮活的例子。成年以后,在經濟、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稱為“啃老族”。 中國園長發展論壇主席、幼兒教育專家李俊杰說:“就拿吃飯來說,孩子都好幾歲了,父母還給孩子喂飯;或者當孩子自己吃飯把飯灑出來時,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動作,而是對孩子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致力于幼兒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的學前教育碩士李俊杰說:“對兒童正常行為的
表揚與批評是教育孩子常用的兩種方法,但如何運用卻大有學問。 宋朝曾出了一個神童叫仲永,8歲便能詩會文出口成章,朝野稱奇。其父攜子到處炫耀。可幾年后,這位神童卻銷聲匿跡,不見有大的出息。當時的宰相、詩文大家王安石曾親自去考察了這個孩子,事后大發感慨,寫了《傷仲永》一文。現今為人父母的也有不少重復了仲永之父的路,孩子稍有成績,或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就喜出望外,對孩子進行夸大其詞的表揚或過分的物質獎勵。這種膚淺無知的做法,其后果也必然使孩子飄飄然不知高低,最終影響了孩子的進步。 異曲同工的是,有人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時,或是“重型炮”,或是“機關槍”,看上去聲勢大,威力足,卻達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魯迅先生曾說過,無論是“捧”還是“棒”都能夠“殺人”。因此,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度”,既不能“捧”,也不能“棒”。正確的方法是:表揚宜
現代社會,由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父母與孩子共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不少工作繁忙的父母,一周里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只有周末一兩天甚至更少。如何用好這極其寶貴的親子時間,是很多父母關注的焦點?! e把親子時間變為教育時間 父母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對孩子的學習、思想關心不夠,好不容易擠出一點親子時間來,應該用以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思想狀況?! <冶硎荆哄e!對于跟父母缺乏交流的孩子而言,最需要的并非學習和思想上的關心,這些東西老師每天都在講,孩子自己也能說出一大堆大道理。孩子真正缺少的是親情,因此父母不宜將親子時間用于對孩子進行枯燥空洞的說教,而應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讓孩子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父母的關心與愛心,以增進親子感情。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硗猓诨顒觾热莸陌才派希瑧摮浞肿鹬睾⒆拥囊庖?,盡量滿足孩子的愿望,比如:孩子希望與父母
孩子,我能為你做很多,因為我愛你;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愿意永遠和你在一起,還是要由你自己做出那些重要的決定。為此,我只求燦爛的陽光永遠照亮你的人生之路,使你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夷芙o于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許多東西,但不能強迫你學習。 我能指導你如何做人,但不能為你所有的行為負責。 我能告訴你怎樣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選擇。 我能為你奉獻濃濃的愛心,但不能強迫你照單全收。 我能教你與親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但不能強迫你這樣做。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證你受人尊重。 我能告訴你真摯的友誼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選擇朋友。 我能對進行性教育,但不能保證你保持純潔。 我能對你談人生的真諦,但不能替你贏得聲譽。 我能提醒你酒
日本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經營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進,被譽為“經營之神”。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電機公司的副董事長,后來投奔松下公司,在擔任廠長時,工廠失火燒掉了很多財產。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恐慌,以為不被革職也要降級。不料,松下幸之助接到報告后,只對他說了四個字:“好好干吧!” 松下幸之助這樣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過錯。 在過去,后滕清一即使只因打電話的方式不當,也會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嚴厲斥責。這種嚴謹的作風可以說是松下幸之助的管人秘訣。 然而,后滕清一在這次火災發生后沒有受到懲罰,他更加心懷愧疚,對松下幸之助也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 ∷上滦抑倪@種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們的心理。在犯小錯誤時,當事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嚴加斥責,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在犯下大錯誤時,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
在挪威的教室里…… “好,上美術課了,大家把圖畫本拿出來吧。今天的主題是‘春天’,只要與春天有關的,就可以隨意發揮。” 同學們拿出圖畫本之后,各自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寶丹也拿著自己的畫冊,看著窗外和煦的陽光映照在窗邊,河面的光影隱隱約約地漂浮著,就像剛蒸好的饅頭冒出來的熱氣。這時候,寶丹鄰桌的同學普列德里突然拿出另外一個本子放在圖畫本上,認真地寫一些東西。 “怎么啦,普列德里,作業還沒有做完嗎?” 寶丹輕輕拍著普列德里的肩膀,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原來他不是在偷寫作業,也沒有理會寶丹的疑問,只是努力地在音樂冊上畫著像黃豆芽似的東西。老師察覺到普列德里在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上前詢問: “普列德里,你在做什么呢?” 普列德里面帶笑容地回答:“因為腦中突然浮現一些關于春天的旋律,想趁著忘掉之前,趕緊寫下來?!? “這樣的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