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蓮藕
由于冬季天氣干燥、飲食過熱常造成人體燥熱上火,蓮藕無污染,清熱潤燥,深受歡迎。中醫認為,生藕性寒,有清熱除煩之功,煮熟后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蕓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2、西葫蘆
天冷時,人們容易飲食過量。美國巴斯帝爾大學研究發現,多攝入膳食纖維有助于防止身體發胖。西葫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含熱量相對較低,消化速度較慢,飽腹時間也較長,因而可以防止冬日過量飲食。西葫蘆中還含有胡蘿卜素,有益抗擊癌癥和心臟病等疾病。生吃西葫蘆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湯吃。
3、紅蘿卜纓
很多人認為買來的大紅蘿卜削掉蘿卜纓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蘿卜纓是含鈣量最高的蔬菜,非常適合缺鈣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朋友。蘿卜纓纖維高、可預防便秘;并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A和B1很高、所含的維生素C也很豐富、又含有豐富的水分、有潤膚養顏的作用,可以幫助消化、理氣;做法上生吃涼拌和熬湯都很好。
4、南瓜
南瓜富含β胡蘿卜素,一種維生素A的非活性體,還富含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而對皮膚疾病如秋季常發生的皮膚發炎有良好的治療和護理作用,還可預防皮膚生長雀斑和體表褶皺。由于β胡蘿卜較耐熱,南瓜用旺火煮有效成份也不會分解,可讓你對你偏愛的南瓜盡情施展烹調手藝,不必擔心影響健康而縮手縮腳。
5、大蔥
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主要在綠色蔥葉中含有)、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生蔥像洋蔥、大蔥一樣,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會刺激胃液的分泌,且有助于食欲的增進。同時與維生素B1含量較多的食物一起攝取時,維生素B1所含的淀粉及糖質會變為熱量,提高恢復疲勞的作用。
6、西蘭花
西蘭花的營養極其豐富,每100克花球中含蛋白質3.5克~4.5克,是白花菜的3倍,番茄的4倍。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是美白肌膚的圣品,能有效預防黑斑、雀斑的產生。它其中含有的膠原蛋白能使肌膚潤澤光滑。每吃下半杯西蘭花就能補充每日鈣需要量的10%。另外西蘭花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K,能讓一餐變得更營養。
腌肉
大雪節氣,中國北京素有大雪腌肉的習俗,在古代該習俗源于防一種被稱為年的怪獸。北京人有句老話大雪把肉腌,大年把嘴填。說的就是大雪節氣忙著腌肉就可以在過年的時候享受到口福了。
蟲草燉鴨
大雪期間正是進補的時候,而鴨子則是江南地區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之一。當地最出名的就是“蟲草燉鴨”。因為冬蟲夏草本身藥效極好,非常適合在冬季補陰益氣。而鴨肉富含蛋白質,也有很好的滋補養胃的功效。所以“蟲草燉鴨”自古就是非常高檔的食補菜式。
吃羊肉
說到大雪節氣的傳統食物,北方地區最少不了的就是吃羊肉。羊肉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人體熱量,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幫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營養豐富,對于治療一些虛寒病癥有很大的裨益。所以無論是羊肉燉湯還是羊肉煲粥,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吃烏魚
大雪節氣時期,臺灣地區正值捕獲烏魚的好時節。因為大雪節氣的時候,天氣越來越冷了,烏魚沿水溫線向南回流,匯集的烏魚群也越來越多,整個臺灣西部沿海都可以捕獲烏魚,產量非常高。所以,每逢大雪節氣,烏魚就是各大餐館里顧客必點的一道大菜。
腌雪菜
大雪節氣前后,不少地方的老年人會腌一些雪菜過冬食用。雪菜又叫雪里蕻,雪菜屬于性溫、味甘辛的蔬菜,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大量食用纖維素。從養生的角度看,雪菜有助于增加大腦中氧含量,起到醒腦提神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面,不妨多吃點腌制的雪菜吧。
東北地區“燉”菜
東北人什么都講究個實惠,對于一日不可或缺的飲食更是如此。亂燉這道菜就是東北菜中實惠的代表。亂燉的魅力就在于一個“亂”字,就是什么都能往里放,茄子、蕓豆、土豆、辣椒、西紅柿等等等等,只要是手頭能找到的原料,盡管扔進鍋里,燉他個天昏地暗,多一樣少一樣都沒關系,燉好了一上桌,大家都會說嗬,亂燉來了!
功效:視材料而定,更全面補充營養。
西北地區豐盛羊肉宴
很多人總是幻想在大漠孤煙里,頭頂蒼涼彎月,支起烤架,在篝火中盡情釋放著熱度,沸騰著激情,大口地吃著烤全羊,該是何等難得的一種快意。羊肉不但營養豐富,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冬季進食羊肉,可以有效地滋補身體。
肉蓉羊肉粥有益腎壯陽、補精養血、潤腸強身的作用。
元姜羊肉粥有補虛損、益氣血、暖脾胃、祛寒壯陽的作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