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雞屁股吃多了會致癌這個說法目前暫未得到明確的炎癥,雞屁股內有一個腔上囊,其中含有淋巴組織,而淋巴組織中的淋巴細胞能吞噬和阻留致癌物質,因此,人吃雞屁股的同時,也會吃進致癌物質,所以就會有致癌的風險。
但其實,這種說法是缺乏科學根據的。雞屁股內雖然有淋巴組織,并能分泌一些免疫球蛋白。但科學研究證明,禽類體內有明顯的吞噬異物功能的細胞并不是淋巴細胞,而是異嗜性白細胞、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細胞來完成的,而這些細胞也并不是腔上囊的主要成分。并且,淋巴細胞本身雖能作變形運動,但并沒有吞噬異物能力。
還有研究表明,禽類淋巴組織的濾過作用也不如哺乳動物明顯,由此可見,所謂吃雞屁股會致癌的說法是不足為信的。
雞屁股的毒素部分主要存在于雞屁股的尾脂腺,尾脂腺是雞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體,一共有兩枚,在雞屁股背側呈對稱分布。雞會用喙來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為自己的羽毛“上油”,以對羽毛起到隔離、保護作用。這個部位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甚至還有致癌物質,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會沉淀在臀尖內。時間一長,雞尖就成了貯存病毒、病菌的大倉庫。
在禽肉業標準化屠宰中,尾脂腺是要去除的,這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會對肉的品質產生污染。如果是自己宰殺,由于活雞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環境開放,且被雞啄來啄去,容易引發腺體的阻塞或者雞的炎癥等,因此吃的時候還是摘除為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