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火旺是中醫辨證的診斷,主要采用中醫中藥方法調理,建議養陰清熱。同時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心平氣和。陰虛火旺的人在干熱少雨的夏季癥狀容易加重,推薦以下既能滋陰又能調理脾胃的食療方:
1、天門冬粥
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2、生地黃粥
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干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食用。
3、百合粥
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調味后食用。如無鮮百合,可用干百合粉30克,與米同煮粥亦可。
陰虛體質吃什么好
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魚類等清淡食物,還可多食用沙參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藥粥等粥品。
另外,還可食用燕窩、銀耳、海參、淡菜、龜肉、蟹肉、冬蟲夏草、老雄鴨等。對于辛辣燥烈之品,如蔥、姜、蒜、韭、薤、椒等要少吃。
失眠是導致陰虛癥狀惡性循環的罪魁禍首,睡不好,更容易上火,長期睡眠不足本身就是傷陰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解決睡眠問題相當重要,那怎樣調理呢?按太沖穴。
腳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后,在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就是太沖穴之所在。每晚臨睡前花10分鐘來按摩,有明顯的酸、麻、脹、痛的感覺為準。那些平時容易發急、火氣特旺的人以及平時愛生悶氣、不愛言語的人,經常按一按太沖穴,心情就會舒暢一些,失眠的癥狀也會緩解。
陰虛火旺屬虛火,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一般來說,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熱征象。而陰虛火旺,其臨床所見,火熱征象則往往較集中于機體的某一部位。如陰虛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熱、顴紅等,均為虛火上炎所致。 總之,火熱內生的病理不外虛實兩端。實火者,多源于陽氣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勢急速,病程較短,多表現為壯熱、面赤、口渴喜 冷、小便黃赤、大便秘結,甚則狂躁、昏迷、舌紅苔黃燥、脈洪數等癥。虛火多由于精虧血少,陰虛不能制陽,虛陽上亢所致。病勢緩慢,病程較長,其臨床主要特 征為五心煩熱、午后顴紅、失眠盜汗、口燥咽干、眩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具有清熱敗火作用的食物種類較多,一般針對上火時不同癥候可分下列幾類:
(1)清熱解毒類:如菊花、黃瓜、板藍根、番茄、竹筍、綠豆、豆腐、芹菜、荸薺、菱角、馬齒莧、金針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適用于各種實火癥候。
(2)苦寒制火類:如苦瓜、苦菜、厥菜、絲瓜、田螺、茄子、小米、蕎麥、兔肉、田雞等,可以寒涼之性化熱降火,多用于實火癥。
(3)利濕瀉火類: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麥、莧菜、甜瓜、赤小豆、黑魚、鴨肉、鯉魚、鯽魚、泥鰍、萵筍、綠豆芽、雞內金等,適用于各種實火癥候。
(4)攻下實火類:如大黃、知母、黃連、黃芩、香蕉、芹菜、馬鈴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蘿卜等,適用于小便短黃、大便干結、口干口苦、腹脹納差等癥候。
(5)涼血斂血類:如蓮藕、梨、荸薺、生地、木耳、黃鱔、糯米、藕粉、薺菜、玉米須、芒果、鰻魚、竹葉、白茅根、馬齒莧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齦出血等血熱妄行的情況。
(6)甘溫除熱類:如黨參、白術、白菜、荔枝、栗子、大棗、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窩、蜂乳、高梁、茴香、刀豆、芥菜、櫻桃、石榴、烏梅等,適用于氣虛火旺的病況。
(7)滋陰降火類:如甲魚、海帶、紫菜、海參、菠菜、豬血、豬肝、紅糖、烏雞、南瓜、蛤蜊、銀耳等,多用于陰虛火旺、五心煩熱、潮紅盜汗、夜不能寐等癥。
(8)補臟熄火類:如黑豆、山藥、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鴿蛋、鵪鶉、雀肉、鱔魚、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適用于因臟腑虛弱、陽氣不舉所致的各種虛火癥候。
1、體消瘦,陰虛者胃火旺,能吃能喝,但代謝快,怎么吃也不胖,形體精悍,肌肉松弛。
2、煩失眠,陰虛者內火攻心,常感覺胸口煩悶,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容易驚棒失眠。
3、膚無華,陰虛者皮膚缺少滋潤,干燥無華,面色不佳,還容易上火,常生口瘡,舌頭發紅,常便秘。
4、暈易累,體內津液少則養分疏松不暢,且皆為旺火消耗,從而導致體力衰弱、頭暈易累等癥。
5、腳發熱,陰虛者體內火旺,導致“五心煩熱”體溫正常,但手心、腳心發熱,冬天也是如此。
6、他癥狀,午后潮熱,或夜間發熱,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發熱,或骨蒸潮熱,心煩,少寐,多夢,顴紅、盜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結,尿少色黃,舌質干紅或有裂紋,無苔或少苔,脈細數。或伴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疼痛,伴頭昏,腰酸乏力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