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嗓子有痰不能吃魚蝦。
1、原因:
魚蝦屬于魚腥,也屬發物。寶寶嗓子有痰忌食發物,不宜吃魚腥,尤其魚腥對“風熱咳嗽”影響最大。寶寶風熱咳嗽的癥狀主要有:發熱惡風,咳嗽氣急,痰多,稠粘或黃,口渴咽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指紋紫滯。因此,寶寶嗓子有痰的時候,進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會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
2、特別提醒:
尤其是對某些魚、蛋過敏的寶寶更應注意避免這類食物,其中以白鰱、帶魚影響最大。
1、橘子:
許多人認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讓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實際上,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熱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2、肥甘厚味:
中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產生內熱,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易咳出。對于哮喘的患兒,過食肥甘可致痰熱互結,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難以痊愈。所以在咳嗽期間應吃一些清淡食物。
3、寒涼食物:
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就是說身體一旦受了寒,飲入寒涼之品,均可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發的肺氣不宣、肺氣上逆所致。此時如飲食仍過涼,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咳嗽多會伴有痰,痰的多少又跟脾有關。脾是后天之本,主管人體的飲食消化與吸收。如過多進食寒涼食物,就會傷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聚濕生痰。
1、寶寶不能吃生魚:
魚沒燒透就不能讓寶寶吃。經常吃未經煮熟的魚或生魚,就有可能患寄生蟲病,出現食欲不振、腹疼、肝腫大、黃膽以及浮腫等癥,嚴重的會引起腹水。因為在鮮魚中,特別是淡水魚中常有寄生蟲寄生。因此家長們在做魚時,一定要煮熟燒透,不能讓寶寶吃生魚和沒有燒透的魚。
2、少給寶寶吃魚松:
魚松營養價值高,食用方便,而且不用擔心魚刺問題,家長們也許會認為這是寶寶最好的吃魚方式。因此,有些爸爸媽媽讓寶寶大量食用魚松:拌稀飯、拌面條,給寶寶作零食。然而,有研究表明,魚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較高。假如爸爸媽媽每天給寶寶吃10至12克魚松,寶寶將從魚松中吸收氟化物8到16毫克,再加上每天從水和其他食物中攝入的氟化物,那么,寶寶體內的氟化物的量很容易超過安全值。氟化物在體內蓄積,容易導致寶寶食物性氟化物中毒。很多兒童發生氟斑牙或氟骨癥,都與過多食用含氟化物過多的食物相關。所以,魚松可以吃,但是不能當作營養補充品長期食用,更不能成為寶寶攝取魚肉的惟一來源。
3、為寶寶選魚要注意:
選購魚類時應注意:肉質要有彈性、魚鰓呈淡紅色或鮮紅色、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外觀完整、鱗片無脫落、無腥臭味等。怕魚刺卡著寶寶的媽媽可以給寶寶選擇羅非魚、銀魚、雪魚、青魚、鯰魚、黃花魚、比目魚、馬面魚等。這些魚肉中幾乎沒有小刺。吃帶魚時先去掉兩側的刺,就只剩中間與脊椎骨連著的大刺了,也很好剔。吃鱸魚、鯽魚、鰱魚、胖頭魚、武昌魚時,可讓寶寶吃魚腹肉,沒有小刺,可以放心給寶寶吃。
1、不宜過量:
寶寶吃蝦不宜過量食用,蝦營養高但是寶寶食用過量的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現象,一般來說寶寶吃蝦每次數量不宜超過6只左右,所以寶寶吃蝦并不是越多越好。
2、過敏者慎食:
寶寶吃蝦雖然可以補充營養而且還可以滿足身體所需鈣質,但是寶寶吃蝦也要注意因人而異,并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適合吃蝦,像患有皮膚濕疹、過敏、陰虛火旺的寶寶就不宜食用蝦哦,所以寶寶吃蝦特別要注意過敏者慎食。
3、不宜過早食用:
蝦雖然營養豐富但是過早食用的話不僅不宜消化而且對寶寶腸胃也不太好,寶寶至少要在9個月以上才能適量食用蝦哦。
4、不宜與維生素C同食:
寶寶吃蝦還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宜與維生素C同食哦,據了解,當蝦與維生素同時食用的話很容易造成有毒物質從而誘發寶寶出現中毒反應,所以寶寶吃蝦切記不宜與維生素C一同食用。
寶寶吃蝦如果和這些水果一起食用的話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