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手法:
(1)以指掐揉雙側少商穴各1分鐘。
(2)按揉合谷、魚際穴各1~3分鐘。
(3)患兒仰臥,家長以拇指指腹輕輕推揉喉結兩側處的肌肉組織,反復操作1~3分鐘。
(4)按揉太溪、照海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熱型:癥見聲音嘶啞,咽喉疼痛,伴發熱惡風,輕度咳嗽,聲帶紅腫,舌質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經200次,清天河水200次。
②按揉風池、太陽、曲池穴各1分鐘。
③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輕輕提拿肩井部位15~20次。
(2)肺熱型:癥見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咳嗽,咳痰黃稠,口干欲飲水,大便干結,小便黃
赤,聲帶充血腫脹。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經300次,清小腸200次。
②清大腸300次,退六腑300次。
③推七節骨300次。
④按揉豐隆穴1~3分鐘。
(3)陰虛型:癥見聲音嘶啞,咽喉痛,時輕時重,久不痊愈,常因外感而加重,聲帶肥厚、暗紅,舌質紅,少苔。常用手法加
①補肺經100次,補腎經200次。
②搓擦涌泉穴3~5分鐘。
③直擦腰背至骶部,往返10~15次。
④按揉腎俞穴1分鐘。
常用手法:
(1)以指按揉廉泉穴1~3分鐘。
(2)按揉尺澤、合谷穴各1分鐘。
(3)患兒仰臥或坐位,家長以拇指指腹輕輕揉動天突穴30~50次。
(4)以雙手拇指指腹,沿喉結兩側由上向下輕輕推擦100次。
(1)小兒過饑或過飽,均不利于小兒推拿療效的發揮。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小兒推拿。
(2)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一次總的時間為20--30分鐘。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在推拿次數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年齡大、病情重,推拿次數多,時間相對長。反之,次數少,時間短。一般每日1次,重癥每日2次。需長時間治療的慢性病7天至10天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可休息數日,然后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治療。
(3)小兒皮膚嬌嫩,小兒推拿時切勿抓破小兒皮膚。小兒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爽身粉、食用淀粉等介質,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
(4)“拿、掐、捏、搗”等強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兒哭鬧不安,影響治療的進行。
(5)做小兒推拿時,醫生、小兒推拿師或家長要保持雙手清潔,摘去戒指、手鐲等飾物。指甲要常修剪,剛剪過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銼銼平。冬季推拿時,雙手宜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