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
玉竹15g鮮者加倍,粳米50g。
2、做法:
將玉竹洗凈,切碎,加水煎湯取汁去渣,用玉竹汁液煮粥(應(yīng)添水煮粥)。
3、用法:
每日早晚分2次溫?zé)岱场?周為1療程,停1周再進(jìn)行第2療程。
4、功效:
有肺陰受傷,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無痰,或高熱后煩渴,口干舌燥、陰虛低熱不退,及各種類型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時的輔助療法。
1、材料:
花生米100—150g,冰糖適量。
2、做法:
將花生米洗凈,加入冰糖及清水同煮熟。
3、用法:
吃花生米飲湯,1日分3次吃完。
4、功效:
有“止咳嗽,化痰涎”之功,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秋冬燥咳,小兒百日咳等。實(shí)踐證實(shí),此方較宜于秋冬季肝病有燥咳痰少者。
1、材料:
生姜10克,紅糖15克
2、做法:
生姜切片加水煮沸。
3、用法:
加紅糖趁熱服。
4、功效:
生姜藥性辛溫,能祛風(fēng)散寒。在冬天若不慎感染風(fēng)寒,喝一碗紅糖姜湯微微出汗,確有祛寒邪之療效。但僅適用于輕度風(fēng)寒感冒患者。
1、材料:
白蘿卜250克。
2、做法:
白蘿卜切片,加水煎。
3、用法:
趁熱溫服。
4、功效:
白蘿卜對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白蘿卜湯對感冒沒有直接治療作用,但能減輕感冒帶來的鼻塞、咳嗽等種種不適。
1、材料:
白果仁50克,白果仁50克,糖桂花少許。
2、做法:
取白果仁,小火炒熟,用刀拍破果皮,去外殼及外衣,清水洗凈切成小丁。鍋洗凈,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燜煮片刻,入白糖,燒一沸滾。
3、用法:
入糖桂花少許,即可食用。
4、功效: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
相關(guān)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