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小了,又不會說話,可他如果不舒服或者有什么需求,怎么讓媽媽知道呢?
當然,這些我們都清楚,寶寶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比如:笑是開心,張開雙臂是博得擁抱……但寶寶那些求救的信號,你知道多少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夜驚、盜汗
寶寶一周歲了,不但頭發稀疏,而且持續性盜汗,夜間睡覺時,也常常醒過來并伴有哭泣的情況。這個寶寶怎么了?初步可以判斷,這個寶寶缺鈣了。如果還有磨牙的情況,那很要警惕佝僂病的發生。
解決辦法:補充維生素D 和鈣質,才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二、頻繁眨眼、畏光
寶寶這么小,為什么總是咋眼睛呢?這證明寶寶眼球表面干燥或是有灰塵在磨損了。
一個人正常的咋眼頻率平均在15-20次左右,超出這個范圍,就屬于病理性現象。要去看望醫生,以求幫助。
如果我們的寶寶畏光,還常常揉眼睛等現象,那有可能是干眼癥的前兆。如果是小嬰兒出現干眼現象,則會導致眼淚分泌不足。
解決辦法:1.補充維生素A。2.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和用眼習慣。少看或不看手機等電子產品。3.從寶寶出生開始,每天至少補充一粒維生素AD滴劑。
不管是臭是由嘴里發出來的還是屁里放出來,都說明孩子的腸道消化出現了問題。需要分解的食物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時間久了,自然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解決辦法:
1.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2.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果蔬。
3.喂養奶粉的寶寶,要注意補充適量的水分。
4.兩歲以上的孩子要多運動,以促進消化吸收。
其實,寶寶們有自己的語言,家長需要通過悉心的呵護和觀察,才能讀懂寶寶們的一言一行,以保證孩子在出問題前,我們就能給予及時的治療或抑制。切勿等到嚴重了,影響孩子發育時,后悔莫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