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補鈣這件事,很多人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疑問:我要不要補鈣?吃什么能補鈣?怎么挑鈣片?應該什么時候吃?鈣片買哪種好?補多少合適?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那些關于補鈣的小事,只有弄清了這些事情,你的錢才不會白花。
想補鈣,別急著吃鈣片
很多人缺鈣,其實是因為日常飲食里的鈣不夠,這個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例如:奶類(牛奶、酸奶、奶酪等);豆制品(鹵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干等);深綠色的蔬菜(小油菜、小白菜、芥藍等);芝麻醬、堅果、帶骨小魚和蝦貝類等。這些食物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鈣,還有很多有利骨骼健康的營養(yǎng)素,例如鉀、鎂、維生素K、維生素C等。
如果你并不想吃這些食物來補鈣,僅僅只想靠吃鈣片解決問題,有可能導致你鈣的量補夠了,但骨骼還是不健康。有些人因為種種原因,日常飲食中鈣確實很少,或者缺鈣的情況比較明顯,那就需要吃一些鈣片來補鈣。
但吃鈣片也有講究,要注意以下幾點,不然的話,你補鈣的錢就白花了:
一、補鈣不是越多越好
對于普通成年人來說,鈣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 800 毫克,而我國居民鈣的實際攝入量平均僅為 400 毫克左右。所以,大部分人每天補充 400 毫克鈣比較合適,老人、孕婦、母乳喂養(yǎng)的產(chǎn)婦可以適量稍多一些。
如果每天飲食中奶類充足,深綠色蔬菜豐富,再配合其他食物,如果可以吃夠 800毫克鈣,那無需額外再吃鈣片來補鈣。
二、注意補鈣產(chǎn)品中鈣元素的含量
無論是什么產(chǎn)品,都不可能是純的鈣元素,而是某種鈣鹽。例如1克碳酸鈣中,只含有約400毫克鈣元素。絕大多數(shù)補鈣品,會直接注明其中所含鈣元素的量,但也可能有些產(chǎn)品寫的是鈣化合物的總量。
三、補鈣產(chǎn)品不是越貴越好
除了維生素D之外,有些補鈣產(chǎn)品還會添加其他與骨骼健康相關的成分,比如維生素K、維生素C等。某種補鈣產(chǎn)品是否值得買,要看其價格是否合理。比如說,如果某種產(chǎn)品因為加了維生素C或K而價格高漲,那可以買一瓶普通的鈣片和一瓶復合維生素配合著吃來補鈣。
四、鈣片的含鈣量,不是越高越好
人體吸收鈣是有限度的,一次補太多,利用率反而可能會降低。建議選擇每片含鈣量100~300 毫克的小量鈣片,一天分兩三次吃。比如早上一次200毫克,晚上一次200毫克,這樣才能保證鈣元素最大限度的吸收。
五、最好在吃飯的時候服用鈣片
這樣可以減少對消化道的影響,不容易發(fā)生服用鈣片后胃不舒服或者便秘的問題。鈣也好,維生素D和維生素K也好,它們都是營養(yǎng)素,而不是普通藥物。它們本來就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所以不用像服藥一樣空腹吃,或飯前或飯后半小時吃。吃完飯馬上服一片就可以,甚至吃飯過程中服用也沒問題。
六、 鈣片不要和豆制品、奶類一起吃
鈣片很適合與水果蔬菜一起吃,因為果蔬中的維生素 C 有利于鈣的利用。少數(shù)澀味蔬菜含有草酸,用熱水焯一下就行,不會明顯影響鈣的利用。但是,如果一餐中有豐富的奶類或豆制品,那其實已經(jīng)有不少鈣了,再吃鈣片,吸收率就有可能下降。
最后,小編提醒大家,其實食物是鈣最好的來源,吃鈣片不能替代合理的飲食,在補鈣的同時,還要注意消化吸收不良的問題,另外,運動是無法替代的健骨措施,骨骼也是“用用更健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