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已經(jīng)有很多家庭都有了二寶了。而那些還在猶豫的寶爸寶媽們卻有疑問了,家里有兩個寶寶的感受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家有二寶的閨蜜帶著倆孩子來找我玩,中間談起做媽媽的不易。我開玩笑地問她有了兩孩子以后,自己感覺生活中有什么不一樣。她苦笑著說,要說不一樣,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自己的角色變了。
只有老大那會兒,自己像保姆一樣任勞任怨,對大寶的照顧那真是無微不至,生怕有一點點紕漏。而生了二寶之后呢,照顧倆孩子已經(jīng)力不從心,所以能偷懶就偷懶,但卻要時時面對兩個孩子的爭執(zhí),常常感覺自己從保姆變成了裁判。
聽她說得這么有意思,結(jié)合自己照顧樂樂的經(jīng)歷,感覺還真是。閨蜜說得沒錯:家有兩寶啥感受?頭胎自己像保姆,有了二胎像裁判。
頭胎時候,媽媽像保姆
相信不少媽媽在生下第一個孩子時,那是一心都撲在孩子身上,照顧起孩子來事無巨細(xì)。大到孩子吃的奶粉要一家家對比,能進口就選進口的,能托朋友帶還要盡量找朋友帶回來。
小到孩子的圍嘴、襪子都要細(xì)細(xì)選一下,生怕材質(zhì)不好讓孩子不舒服。從孩子的吃、穿、用,務(wù)必要做到事事用心,可不就跟保姆一樣?
二胎時候,媽媽像裁判
二胎一出生,媽媽的重心從一個孩子變成了兩個孩子,精力明顯不夠用。這時候就只能“抓小放大”了。大寶多少能照顧點自己,主要精力就都用來對付小的。又因為自己有了育兒經(jīng)驗,所以照顧二寶也沒像大寶那時候小心謹(jǐn)慎了。大寶時媽媽保姆的角色正在悄然改變。
隨著二寶長大一點,會跟大寶玩了之后,倆孩子就開始搶玩具、搶零食、搶媽媽。媽媽這時候往往更像一個救火員,一旦不在場倆孩子就全都失控了,大的哭小的叫。
動不動還拉著媽媽評理。媽媽往往一個頭兩個大,說這個不對這個哭,說那個做錯那個也哭,一時間雞飛狗跳,場面無法收拾。
保姆或裁判都不好,學(xué)會放手的媽媽才輕松。
其實,不管是做保姆還是做裁判,都能讓人想象到媽媽焦頭爛額的場面。而且這兩種做法也都不可取,一則寵壞孩子,二則容易讓媽媽迷失自己。最妥當(dāng)?shù)霓k法是,媽媽要學(xué)會適當(dāng)放手,做一個淡定的媽媽。
如果你只有一個孩子,那么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盡量給自己找一個愛好。這樣你的自我才不會被照料孩子的日常瑣碎給淹沒。
如果你有兩個孩子,教會兩個孩子解決分歧的辦法(比如誰先拿到玩具誰先玩等),或者制定一些處理紛爭的規(guī)則,在演示給他們看后,讓他們有了矛盾盡量自己解決。
這樣,大寶不僅在小寶面前成了權(quán)威,責(zé)任感也會油然而生,而小寶也有了規(guī)則意識,同時還能學(xué)會怎樣溝通。學(xué)會放手的媽媽也輕松了。一舉三得,何樂不為?
你家是幾個孩子,他們讓你頭疼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