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開始學步后,就是很多父母腰酸背疼的開始。家長們總覺得自己現(xiàn)在辛苦點沒什么,只要讓寶寶早點學會走路就行。但這么做真的有用嗎?
牽著寶寶走路,危害有點大
養(yǎng)成錯誤的走路姿勢
寶寶年紀小,對自己腿腳活動的意識還不夠,剛開始行走時就很可能出現(xiàn)腿腳僵硬的情況。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是不能及時訓寶寶練控制邁步的力氣的,因此很容易讓寶寶養(yǎng)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此外有些羅圈腿也是過早站立走路所致,導致長大后的走路姿勢也是錯誤的。
不利于平衡能力發(fā)展
當你看到寶寶扶著沙發(fā),遲遲不敢邁出一步,其實他的小腦袋正在思考如何控制平衡才不會出現(xiàn)跌倒的情況、先邁哪只腳會走得更穩(wěn)一些……當寶寶反復思考這些問題、并經(jīng)過多次的實踐練習,那么他的平衡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鍛煉,以后每走一步,都會走得很穩(wěn)當。
如果父母急于扶著寶寶走,當寶寶的“拐杖”,無形中使寶寶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導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更差,以后走路更容易出現(xiàn)摔跤的情況。
錯過爬行的黃金階段
很多家長在發(fā)現(xiàn)寶寶剛學會扶站時,就覺得這是要走的信號,于是趕快扶著寶寶練習走路。這很可能導致寶寶跳過了爬行階段。而近年來,醫(yī)學理論越來越傾向于鼓勵寶寶爬行,因為爬行對寶寶來說有著走路無法給予電費好處。
對于寶寶來說,爬行才是整個嬰兒階段最好的全身運動。從6個月左右,引導寶寶多爬行,每天至少3個小時。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學會不同動作的轉換,比如爬轉坐,爬轉站,腰部力量、腿部力量、全身大動作都在日復一日的爬行中得到了很好的重復鍛煉。這樣才會為他以后的骨骼發(fā)育和感知發(fā)育打好基礎。那些從爬行階段過來的孩子要比直接行走的孩子平衡性更好,更不容易摔倒和碰傷。
寶寶該怎么學走路,不牽著走安全么
(1)用爬行打好走路的基礎
爬行是很重要的。寶寶鍛煉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能夠打好走路的基礎。經(jīng)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于寶寶練習)爬行,可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2)做做仰臥起坐鍛煉肌力
要練習寶寶的肌力,還可以與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寶寶仰臥,媽媽拉著他的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復幾次。注意、拉寶寶的雙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3)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托起寶寶,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4)抓拿玩具,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fā)或茶幾上,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fā)上或拿在爸媽的手里,鼓勵寶寶攀爬。
(5)練習放手站立
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爸媽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獨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逗引寶寶轉動身體,獨自站立。
(6)扶走訓練優(yōu)于牽手行走
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huán)境里活動,如讓他扶著墻面、沙發(fā)、茶幾、小床、欄桿、輕巧的凳子移步。爸媽還可以在寶寶身后,扶住寶寶的胳膊,帶動他向前邁步走,慢慢地過渡到握住寶寶的一只胳膊讓他自己走,可以配合口令,以調動寶寶的興趣。注意不能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7)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后,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走后,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類似的,百兩個小凳子讓寶寶來回走也有一定的訓練效果。
(8)營養(yǎng)儲備
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保證寶寶骨骼的正常發(fā)育。及時補充水分(不可在鍛煉時和鍛煉后馬上大量喝水)。
注意,這兩個觀點一定要明確
順其自然 水到渠成
之前我們可能都誤解了一個概念:所謂的“學步”,更多的是指孩子自己摸索、熟練、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在家長的培訓操控下“學會走路”。
其實寶寶學走路應該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人類的本能會指引他度過從爬到走、從蹣跚到穩(wěn)定的過程。作為父母,我們能做和要做的真的不多。無論是過早輔助孩子學走,還是過度保護孩子不讓他多走,這樣的人為干預都越少越好。
鼓勵優(yōu)于幫助
寶寶的潛力是無窮的,前提是寶寶有興趣。別看寶寶小,他們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我們話語之中的感情了。有時候,一點點鼓勵和贊美就會讓寶寶高興的小尾巴翹起來哦!
對于寶寶學步,媽媽一定要多鼓勵、多引導,少幫助,減少寶寶的依賴感媽媽,并在寶寶取得成績時,為寶寶的每一次進步喝彩!
寶寶一直學不會走路,是不是要看醫(yī)生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遵循以下方案:
如果寶寶在13個月或13個月內學會走路,就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到了 16 個月還不會走(一直有發(fā)育落后的寶寶,需要定期隨訪),需要去看兒科醫(yī)生或兒童保健醫(yī)生(有可用的干預措施)。
注意觀察。如果寶寶跌倒嚴重,雙腿似乎非常僵硬;或者寶寶一條腿一直蹣跚行走??赡艽嬖谏窠?jīng)、關節(jié)或脊柱損傷的跡象,需要及時去看醫(yī)生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