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都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是會面臨母乳不足的情況,那么面對這種狀況應該要怎么辦才好呢?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了寶寶歡天喜地,此時相信大部分媽媽的愿望都是能夠給予寶寶母乳喂養,讓寶寶們每頓都吃得飽飽的,健康快樂地成長。母乳是媽媽們給所有寶寶的第一份禮物。但母乳喂養最怕的就是母乳不足,俗稱奶少。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多、不夠好,擔心寶寶吃不飽、吃不好。那么為什么會出現母乳不足的問題呢?
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
1、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時過度緊張,缺乏信心與熱情都能導致奶水不足。
對策:讓媽媽解除精神負擔,告知正確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盡早母嬰同室,往往可避免這類問題的產生。
2、授乳方法不當
新生兒出生后沒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沒有按需哺乳;母嬰分離,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愿吸吮母乳;媽媽因為乳頭疼痛而不愿讓新生兒吸吮等因素,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3、媽媽身體因素
母親營養不良休息不好,乳腺發育不良(乳房發育不良,乳房手術,乳頭凹陷)再次妊娠,母親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減少。
當然,母親喂奶次數過少、嬰兒吸吮時間不夠、不適當地加輔食、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不良、母親乳腺發育不良以及有疾病或服用影響分泌乳汁的藥物、胎盤殘留等均可導致母乳不足。
母乳喂養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奶少也不完全要歸咎于母乳媽媽。母乳喂養是最好的喂養方式,沒有之一。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女性,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母乳喂養的問題,科學地尋找問題的根源,并對癥下藥。各位媽媽一定要有信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定能實現母乳喂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