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生兒都患過鵝口瘡。當媽媽喂奶后,看到寶寶口腔里有小白斑,就可能會認為是奶塊而忽略掉。其實,只要我們再仔細一些,是很容易辨認鵝口瘡的。
鵝口瘡與奶塊相似,如何簡單區(qū)分呢?
看部位:如果是鵝口瘡,白色斑膜會長在舌頭、牙齦、軟腭等各處(除了牙齒之外其他紅肉肉的地方);
看形狀:鵝口瘡看起來很像一塊塊奇怪的補丁。媽媽可以用消毒棉簽輕輕擦拭下,能輕易擦掉的就是奶塊,需要費點力才能擦去的基本上就是鵝口瘡;
看創(chuàng)口:將鵝口瘡強行擦去白色斑膜之后會呈現(xiàn)紅色創(chuàng)面,而且過不了多久,白色斑膜又會重新長起并覆蓋紅色創(chuàng)面。
家庭護理如何治療鵝口瘡
推薦使用制霉菌素片2片+5ml魚肝油(可到藥店購買大瓶的魚肝油,非膠囊型):
第一步:先準備一容器,將2片制霉菌素片研磨成粉。
第二步:再將5毫升魚肝油倒入已經研磨成粉的制霉菌素片中,攪拌成混合液。
第三步:等寶寶吃完奶后,用消毒棉簽蘸取少許混合液,涂抹在鵝口瘡處,3小時一次。
注意:
1、涂抹后半小時內不要讓寶寶吃東西。如果沒有魚肝油可以用水對藥片涂口腔,較油膏效果可能稍差。
2、如果用膠囊型魚肝油,一定注意膠囊型的維生素AD含量有可能比較大,盡量避免過量服用魚肝油。
這樣,鵝口瘡基本上會在數日內好轉,大約一個禮拜后消失。
提醒大家!!!務必在兒科醫(y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用藥。醫(yī)生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給寶寶用什么藥和用藥量的多少。
家庭護理重點——如何預防鵝口瘡
(1)奶具和玩具
喂奶的寶媽平時注意個人清潔;做好哺喂器具和玩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建議用高溫蒸煮消毒,不推薦使用消毒劑)。吃奶前后將母乳和奶瓶注意清潔,消毒,有吮指習慣或者亂咬玩具習慣的注意小手和玩具的衛(wèi)生。
(2)餐后喂水
等寶寶進食完畢后再喂點水,就可以沖去嘴巴里遺留的大部分殘留物,能減少白色念球菌的滋生。
(3)文胸消毒
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建議寶媽把戴過的哺乳文胸用沸水消毒,很多媽媽起初已經控制住了寶寶的鵝口瘡,后來卻發(fā)現(xiàn)老是復發(fā),有的就是因為沒有把這溫床消滅掉。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們還應該在哺乳前后做好乳頭的清潔工作,以減少細菌滋生。
(4)做好沖奶前準備
6、如果是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則要牢記每次喂奶之前務必做好手部的清潔。另外,還要做好奶瓶、奶嘴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也要做好輔食器具的消毒工作。這時候,熱水沖泡、沸水煮開、蒸汽消毒神馬的全部都可以上場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