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在帶孩子時,會發現孩子排便變得很不規律,每天來報道的便便,現在是3、5天都不來,不少家長不淡定了!
這就涉及到一個知識點了,寶寶究竟是攢肚還是便秘了?
攢肚和便秘最大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癥狀,小朋友有沒有排便痛苦或者大便干結。
首先這兩者發生時間不同,攢肚只發生在寶寶2-6個月的月齡,而便秘可發生在任何月齡,通常是開始輔食以后。
第二要看大便的形狀,攢肚解出來的大便是軟軟的、金黃色的,像牙膏狀。
便秘通常是顆粒狀的,大便的前頭特別干結、干硬,甚至因為排便的時候太痛苦還會造成寶寶肛門疼痛或肛裂,便便外面會粘有血絲。
第三是兩種狀態下寶寶的情緒不同,攢肚時解大便是很快的,因為他們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漸增強,吃得歡睡得香,精神頭也很好。
便秘的話,寶寶精神狀況不好,吃不好睡不香,還會覺得肚子不舒服。
第四可以觀察寶寶是否經常放屁,攢肚通常是不怎么放屁的,便秘時會經常放屁,而且放得又多又臭。
如何辨別攢肚?
看寶寶是否整天都很饑餓,確認每天尿布的次數多不多,觀察他們的體重是否增加,如果這些都正常的話,其實就不必特別去處理了。
寶寶便秘怎么處理?
對于便秘的寶寶,可以給他們的腹部來個順時針的溫敷按摩,這樣有助于促進排便。
滿6個月的寶寶除了多喝水外,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來增加膳食纖維,有利于大便的排泄。
如果大便很干很硬,解不出來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用一個棉花棒加點嬰兒油或者凡士林,在肛門四周輕輕的潤滑或者按摩。
但是,不建議長期使用這種方法(包括用開塞露)以免孩子產生排便的依賴性。
至于大一點的寶寶,我們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大便習慣,比如清晨起床或者晚上固定一個時間排便。
寶寶的排便不會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如果他們出現便秘的現象,通過上述處理沒有效果的話,建議帶寶寶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緩瀉藥物或者開塞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