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媽會發現,自家孩子仿佛有潔癖一樣,來到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泥地、草地、沙地,或者是以前沒去過的地方,腳不沾地,尊貴小腳無處安放。
這些寶寶就像有特異功能一樣,只要家長一抱起來往地上放,就會擺出各種姿勢拒絕:有的拼命蹬腿,有的交叉盤起,有的干脆練起了一字馬,一看都是“練武之人”。
還有一種姿勢是“飛天”,小小的娃不知道為何能在瞬間迸發出如此大的力量,剛發現父母有把他放下來的苗頭,立刻雙腿繃直,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化身超人寶寶。
總而言之,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寶寶尊貴的小腳怎能落地呢?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案例:第一次回農村,孩子不愿“接地氣”
上周末涵涵爸帶著兒子回農村,之前因為種種原因,都是父母去城里看孫子,這還是第一次帶娃返鄉呢,寶爸有些激動。
孩子下車后,在水泥地走路時尚可,可是一遇到泥地,就說啥也不下地了,就讓爸爸抱。爸爸抱起兒子走了一段后,試圖將其放下,可孩子雙腿劈開,滿面愁容。
見父子倆在這卡住了,一位路過的村民說,“這孩子太嬌氣了,不接地氣”,寶爸呵呵笑著沒作答,奶奶不愿意聽了,回懟道:“就你接地氣,趕緊回家種土豆去吧!”
后來爸爸抱著涵涵進了門,孩子一連兩天都不出屋,怕踩泥地,后來慢慢熟悉了,也成了“泥娃娃”。
分析:孩子不愿腳沾地是有“潔癖”嗎?
其實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并不是真的有潔癖或者矯情,而是因為不適應,不熟悉,不舒服,從而對陌生的地面產生抵觸情緒。
在家長眼中稀松平常的地方,因為孩子少見而“多怪”,一時間難以適應也在情理之中。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打罵孩子,或者隨意給孩子貼負面標簽,這樣做會破壞孩子內心的秩序感和安全感,感到父母強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
甚至在懵懂無知的寶寶心中,家長這是在強迫自己做“危險的事情”,所以家長要耐心引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種情形,父母要懂如何應對
1)泥地:回到老家,很多都是泥地,孩子沒見過,內心抗拒也不足為奇。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自己先走在泥地里,讓孩子看看,消除恐懼心理。
家里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孩子穿上靴子試一試,沒準他會愛上這種感受呢。
2)草地:小草尖尖的,大人感覺沒啥,可是孩子卻很扎腳,這一點要理解。如果草坪管理良好,而且允許大家去游玩,可以試著讓寶寶去光腳感受下。
如果孩子強烈拒絕,那么就穿上鞋襪試試,有個過渡期。要注意防止蚊蟲叮咬和硬物磕碰,父母要多留心。
3)沙地:寶寶剛開始玩沙子時,因為觸感不適應,很多都會抗拒,父母讓孩子先和別的寶寶一起玩,慢慢感到不那么硌腳后,寶寶多半會愛上玩沙子,拽都拽不走。
小寶寶玩沙子的時候父母要留心看護,注意防曬,如果是在室內,也要小心不要讓寶寶揚沙迷了眼睛。
不知道為什么,孩子的這個動作居然能做到了全國統一,神奇!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