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和月經周期有關系。
預產期是孕婦預計生產的日期。由于每一位孕婦都難以準確地判斷受孕的時間,所以,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起計算預產期,其整個孕期共為280天,10個妊娠月(每個妊娠月為28天)。但如果孕媽媽的月經周期是26或30天的話,那與醫學上規定的28天就相差兩天。那么,預產期也就會相差兩天。所以說,預產期和月經周期有關系。
月經周期,又稱作經期、生理期,是人類在生理上的循環周期。月經是一個婦女在整個生殖生命中,周期性的子宮內膜脫落出血經陰道排出。每隔一個月左右,子宮內膜發生一次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內膜壞死脫落并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這種生理上的循環周期就叫做月經周期。
月經周期的計算:出血的第1天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因此月經周期的計算應包括月經來潮的時間。
月經來潮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7天,出血量在20-60毫升之內,以第2-3天為最多。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不凝固,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一般女性月經期無癥狀,少數人可有下腹或腰骶部下墜感、乳房脹痛、便秘或腹瀉、頭痛等不適,一般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及生活。
注意:有些女性只計算月經干凈的時間,這樣就可能認為月經周期縮短了,臨床上有的婦女常自訴月經不正常,一個月月經來潮兩次。其實仔細算來,月初及月末各來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經周期為28-35天,周期長短可因人而異,提前或錯后7-10天可視為正常范圍,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就不能認為是月經不調。
因每個孕婦都無法確定自己的受孕日期,所以醫學上規定以孕婦的末次月經開始計算。這種預產期自測方法比較簡單,而且準確度比較高,是目前婦產科醫生普遍使用的方法。不過因為有的女性搞不清楚自己的月經時間,或者是排卵日不規則,就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如果你的月經精準的話,這種方法的準確度可高達100%。
如何測算:
以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計算預產期,整個孕期是280天,10個妊娠月,每個妊娠月28天。計算公式是:末次月經的月份+9或-3,即為預產期的月份數,天數+7,即為預產期日期。
舉例:比如說你最后一次來月經的第一天是2014年2月1號,那么月份為2+9,日期為1+7,而預產期就是2014年11月8號。或者你的末次月經是2014年4月15號,那么月份是4-3,日期是15+7,預產期就是2015年1月22號。
注意:此方法適用于月經周期規律的女性,否則推算結果很可能不準確。
如果孕婦記不清自己末次月經的日期,或者自己的月經周期偏長、偏短或混亂。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計算預產期,會比較準確:
胎動:初產婦胎動約于第18孕周到20周出現,經產婦因為有了經驗,比初產婦提前2周,即在16周末到18周末已能感覺胎動。故計算公式為:初產婦預產期=胎動出現日期+20周;經產婦預產期=胎動出現日期+22周;通過以上方法,孕婦可以自行推算獲知寶寶出生的日期,另外如果孕婦既記不清末次月經時間,又無早孕反應,且還未感知胎動時,可由醫生通過B超及子宮底高度協助推測預產期。
受精日:若知道受精日,從這天開始經過38周(266天)即為預產期。使用基礎體溫者知道排卵日,則可計算出受精日。這比從最后一次月經開始日計算預產期的方法更精確。
體溫曲線:如果你有記錄基礎體溫的習慣,可將基礎體溫曲線的低溫段的最后一天作為排卵日,從排卵日向后推算264-468天,或是加38周。
孕吐:孕吐反應一般是出現在懷孕6周末,也就是末次月經后42天,由此可向后推算至280天即為預產期。故預產期計算公式為:預產期=早孕反應出現日期+34周。
B超:你在做B超檢查的時候,會測量胎頭雙頂徑、頭臀長度和股骨長度,根據這些參數就可計算出胎齡,并推算出預產期(此方法大多作為醫生B超檢查診斷應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