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不會傳染。
白癜風是由于局部皮膚黑色素代謝紊亂而引起的脫色性改變,與自身免疫或黑色素代謝失調等有關,即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體系的功用減退或損失而導致的病變,它不具備病原體,所以,白癜風不具有傳染性。
注意:白癜風雖然不具有傳染性,但卻具有一定的遺傳性,有白癜風家族史的后代,一定要注意避免各種誘發白癜風的因素,比如精神緊張、外傷以及暴曬等等。
1、出現白斑
白癜風多無自覺癥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白斑的出現。初期白斑多為局部塊狀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定形,也有起病時為點狀減色斑境界多顯然;有的邊緣繞以色素帶。少數的人白斑中混有毛囊性點狀色素,后期可添加、擴展,并彼此交融成島嶼狀白斑。
2、白斑的數目
白癜風白斑的數目是不一定的,可局限于身體某部或分布在某一神經節段(或皮節),一般不會自行消失,大多數會隨著病癥逐漸增多擴大,相鄰的白斑可相互融合而連成不規則的大片,泛發全身,如地圖狀;有時正常皮膚殘留在白斑之中,以致被誤視為色素沉著。
3、白斑顏色
白癜風的白斑的顏色也是所有不同的,不一樣的白斑其肌膚質地也各有各的特色。有的白斑處肌膚有不一樣程度的鱗屑附著,如單純糠疹、花斑癬等;有的白斑處肌膚有萎縮,如潰瘍后色素脫失、盤狀紅斑狼瘡等;有的白斑處肌膚枯燥、無汗、沒有毛發,如麻風白斑;另外,不一樣白斑的邊際也有各自的特色。
1、藥物治療
白癜風患者應在檢查清楚后,在確定具體和合適的治療方法,不要盲目用藥,以免引起白斑擴散。常見的白癜風藥物如下:
(1)補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如甲氧沙林口服后照射紫外線。
(2)大劑量維生素 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P長期服用。
(3)有用含銅的藥物等治療 如0.5%硫酸銅溶液口服。
(4)免疫調節劑 左旋咪唑口服,凍干卡介苗(BCG)肌注、口服牛胎盤等。
(5)皮膚刺激劑局部涂擦 使皮膚發生炎癥反應,促使色素增生,常用者有30%補骨脂酊、氮芥酒精,苯酚(純石炭酸),25%~50%三氯醋酸,斑蝥酊等。此法只適用于小片皮損,涂后皮損處可出現大皰。
(6)皮質類固醇激素 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如丙酸倍氯美松軟膏、鹵米松霜劑、去炎松尿素軟膏等局部封包治療。
2、手術治療
皮損穩定無進展的白癜風患者可以采用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治療方法如下:
自體表皮移植:該種方法限用于小面積的白斑,通常只移植5-10個皮瓣。常采用負壓抽吸法在供區和受區分別形成水皰,以供區皰頂作為移植片,置于受區水皰底部,并加以包扎。常以200~300mmHg真空負壓抽吸2~3小時,如吸皰時提高皮損處溫度到42℃,則可縮短水皰形成的時間。
皮膚磨削術:該種方法多用于配合其他療法,特別是進行期白癜風,術前、后要合并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更為理想。在局麻下用高速旋轉的金鋼砂輪磨削皮損,去除表皮,可見創面有針頭大小的出血點,以油紗覆蓋,紗布包扎。
自身表皮黑色素細胞移植:用刀片在供皮區(常在臀部)取薄層刃皮片(取皮后以出現點狀出血為度),將其在體外消化,制成自體非培養的表皮細胞懸液。以此細胞懸液置于經發皰或磨削處理后的白斑,然后與自體表皮移植法同樣包扎。
3、脫色療法
白癜風脫色療法是用脫色劑外涂久治不愈的白斑邊緣著色過深的皮膚,使之變淡,近于正常皮膚的顏色,適用于皮損面積大,超過體表面積一半以上者。
常用的脫色劑有3~20%氫醒單苯醚霜、3~10%雙氧水等。
這種治療方法的時間比較長,一邊需要外用10個月或更長時間,部分用藥時間要長達幾年。
4、物理療法
采用窄波紫外線、長波紫外線或308nm準分子激光治療。臨床表明,治好后的一些患者會復發,復發率為20%-30%。
導致復發的因素有:外傷或手術;生孩子喂養;各種傳染病;長期情緒不穩、精神壓抑;大量酗酒、吃魚蝦、羊肉等發物;治療后沒有進行鞏固治療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