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以后在哺乳期,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那么你知道如何挑選文胸嗎?哺乳文胸什么款式最方便?新媽文胸怎么選擇? 哺乳期是關鍵期,這個時間段乳房不僅需要給給寶寶喂養乳汁,還需要保持以往的美觀,所以乳房的日常護理與保養是非常關鍵的。新媽媽在寶寶出生后的一周左右,乳房會變大變得腫脹,以往用的文胸基本都不能使用了。因此,新媽媽要選擇合適的哺乳型文胸。 1.哺乳文胸什么款式最方便? 1、全開口式 這類文胸不僅適合于孕期,在哺乳期使用也很方便。哺乳時,將活動肩帶解下即可,經濟方便。 2、開孔式 這類哺乳文胸的特點是罩杯掀開時,只露出乳頭、乳暈極其周圍,遮蔽性較高。 3、前扣式 前扣式文胸的特點是扣鉤在前面,方便用一只手解開文胸,滿足了哺乳媽媽的需要以及后扣不方便的媽媽的需要。不過這類
嗆奶、堵奶、開奶、乳頭扁平或凹陷導致的含乳難、寶寶不肯親喂,半躺式都值得嘗試一下,半躺式就是這么全能。但很多媽媽說半躺式太難,那下面就讓我們教你。 如何舒舒服服地半躺式。 第一步:媽媽先躺好 先找一個合適的位置,比如可以舒適地往后倚靠的床、沙發或者椅子; 然后媽媽坐上去,并往后倚靠; 媽媽不必靠得太高,高度以“寶寶不會從媽媽身上滑下去,媽媽又能輕松看清寶寶吃奶”為宜; 支撐好媽媽的腰、背、脖頸和手臂。可以利用家里的靠墊、枕頭或被褥等,把媽媽的身體部位支持好,讓媽媽感覺渾身都不需要使勁兒。 第二步:寶寶趴上來 提高室溫,盡量減少寶寶的衣量,媽媽露出乳房;
媽媽要多吃才能奶水多又有營養,母乳媽媽經常聽到的話:“你一定要多吃,不多吃怎么可能奶水多,不多吃你的奶水怎么可能會有營養?” 辟謠: 乳汁的產生跟媽媽的飲食沒有太大的關系,循證醫學發現并沒有明確的能夠發奶或者回奶的食物。 而乳汁產生的原理告訴我們,要乳汁產生的多就要讓乳汁排出的多,也就是多讓寶寶吸,或者多用吸奶器吸、手擠奶等方式讓乳汁移出。為什么產后多吸就會讓乳汁多? 而母乳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跟母親的飲食沒有關系,比如:蛋白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鈣、磷、鎂、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 跟媽媽飲食有關系的營養元素包括: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硒和碘等。影響母乳量和質量的因素是什么? 但這些營養元素在乳汁中的含量變化并不會特別大。 這是因為媽媽飲食只是泌乳細胞獲取營養和能量的一個來源,如果飲食中不足,泌乳細
生完孩子后,寶媽們需要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但是很多寶媽擔心,自己的母乳會不會不夠。那么怎么判斷寶媽奶水足不足?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處在哺乳期的寶媽總會懷疑自己的奶水到底夠不夠寶寶吃,寶寶有沒有吃飽,那么要如何判斷奶水是否充足呢? 一、每次喂奶都要很長時間 解釋:之所以要喂很長時間其實并不是說媽媽的乳汁不夠,而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就喜歡叼著乳頭,含著乳頭睡覺,或者吃著吃著不自然的進入睡眠狀態之中,然后醒過來又叼著乳頭繼續吸,嚴格說來這是寶寶飲食的壞習慣,寶媽們可要及時的糾正過來,否則以后養成習慣就不好了。 二、吸奶后不到半個小時又餓了 解釋: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特別是到了1個半月到3個月左右的寶寶,他們正處于快速生長期,因此很容易就餓了,所以只要多點耐心,縮短喂奶的間隔時間就可以了。 三、別的寶媽奶水
孕期開始,其實乳房就在為哺育做準備,產后的乳房就像是準備就緒的水庫,而打開這個水庫閥門的鑰匙就是寶寶的吮吸,寶寶是每位媽咪標配的“開奶師”。 寶寶才是最佳“催乳師” 寶寶的吮吸是催奶的最好方法。吮吸的過程能夠促進媽媽分泌催乳素,而催乳素又能促進乳汁的合成和分泌。 產后半小時內就讓寶寶和媽媽肌膚接觸,當寶寶依偎在媽媽身邊時會有吮吸自己嘴唇的動作——吮吸反射,這個時候就讓寶寶吮吸乳頭,不要靠聽有無吞咽聲來判斷乳汁量是否足夠多,因為初乳量真的很少,雙側加起來能有3~5毫升就非常棒了。 哪怕真的沒有乳汁出來,也不要覺得寶寶在“白干活”累到了,因為寶寶吮吸時會刺激新媽媽垂體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調節促進乳汁產生,他們是在為自己制造口糧呢。 因為產程中用藥、產程長且艱難、產后出血等造成媽媽或(和)寶寶疲憊虛弱;或產后需要母嬰隔
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怎么給寶寶喂奶,也不知道給寶寶喂奶要注意什么?下面小編總結了給寶寶喂奶最容易傷害寶寶的4大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對寶寶來說是世界上最有營養的食物,所以不管有多難,媽媽們都會堅持給寶寶喂母乳。可是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新手媽媽來說,總是將喂奶的做法弄錯了。 誤區一:讓寶寶銜乳睡覺 媽媽們都知道半夜要起來喂奶是有多累,那么就媽媽為了方便,然后在睡覺的時候把寶寶抱在自己身邊,然后讓寶寶含著自己的乳頭睡覺,那么當寶寶累了的時候就會自己吃奶。 正解:媽媽睡著后,乳房有可能壓到寶寶口鼻,造成窒息。還有就是寶寶吃奶時出現吐奶,或者媽媽溢乳時,那么你的乳汁就會流入寶寶的口中,所以媽媽們不要為了自己方便再這樣做了。 誤區二:哺乳前消毒乳頭 有潔癖的媽媽總會擔心寶寶會染上細菌,就連在自己給寶寶喂奶的時
有媽媽剛孩子出生沒幾天,奶水很少,就很著急,特別焦慮,問怎么辦? 其實,媽媽們,剛出生的時候奶水少很正常的,反而是心情焦慮對身體和下奶都不利呢。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這樣的情況很多見,不要太擔心,一個方面,寶寶的胃容量在這個時候是很小的,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才一個彈珠大小,10天差不多,一個兵乓球大,到1-3個月才有橘子樣大小,所以,不要怕不夠,其實都是夠的。 再退一步說,其實前幾天寶寶即使是沒有奶喝,他自身也有儲備。我就有一個同事,出生就沒有奶水,每天寶寶只能空吸,吸了兩三天,才有奶,照樣后來有奶了,后面就充足了。 所以,千萬對自己要有信心! 另外,幾個增加奶水的方法來分享下 1、多吸 早開奶很重要,一般建議出生15分鐘到2小時以內就可以讓寶寶早開奶了,在這個時間段,讓寶寶早吸允就容易
月經來時,媽媽和寶寶會有哪些感受和表現?奶會不會變少,或者沒營養了呢? 以下情況都可能出現: 1、媽媽:奶量無變化;奶量減少;奶量明顯增多。 2、寶寶:沒有任何變化;對乳汁味道改變發出抗議;對于明顯改變的奶速不滿而出現沮喪。 但事實上,月經期乳汁的品質仍和平時一樣,不會給寶寶帶來健康上的問題。 媽媽根據身體的變化和乳量的變化,可以適當調整飲食,補充必需的睡眠,短短幾天很快會過去,泌乳會再次恢復日常水平。 要避免焦慮情緒對乳汁分泌的影響。因為媽媽泌乳,很大一部分因素會受精神方面影響,因為這將從一定程度上決定影響泌乳素的分析。 如果你來月經了,并沒啥好擔心的。照常哺乳就是,也不要輕易聽信別人的建議。
很多女性產后都要脹奶的現象,那么什么是脹奶呢?脹奶有什么影響呢?產后應該怎么預防脹奶呢?產后遇上脹奶該怎么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脹奶,相信母乳喂養的媽媽們并不陌生,它讓人又喜又憂:喜的是奶水夠寶寶吃;憂的是脹奶真的很難受,害怕乳汁淤積,乳腺炎又來了。那么脹奶,到底是好是壞? “ 什么是脹奶? ” 漲奶一般分為兩種情況:正常是乳房脹,但寶寶吃完奶后乳房就軟了,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不需要特別處理;不正常的脹奶是乳房脹痛、灼熱,局部變紅變硬,或者媽媽有低燒出現。 脹奶,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媽媽整個哺乳期都沒有脹過奶,有的媽媽卻一直被脹奶困擾。 “脹奶會帶來哪些影響? ” 脹得鼓鼓的乳房,會讓乳頭變得扁平,寶寶吸吮起來有困難,從而很容易導致乳頭疼痛或破裂; 腫脹的乳房如果奶水沒有及時排出,會因為需求量的減少而導致
剛要開始哺乳的時候我媽告訴我,妹啊,第一次喂奶都要擠掉一些奶,老人說這些奶不好等等。當然為了孩子的健康啥都不懂的我聽話的擠掉了一些。需要擠掉嗎?答案是NO.產后頭2-3天會產出珍貴的初乳,初乳是一種粘稠、淡黃色的物質,像壓縮的餅干一樣,里面含有保證嬰兒健康所需的所有抗體。對寶寶來講是非常好的東西。 母乳有前乳和后乳。前乳止渴(6個月前的寶寶不用喝水的原因),5-10分鐘會分泌出富含高蛋白的液體,含乳糖,這對骨頭和大腦的發育都很有好處。后乳是營養乳,15-18分鐘后分泌出富含脂肪的乳脂狀奶水,高熱量,粘稠,能夠幫助寶寶增加體重。所以一般喂奶期間就是要一邊乳房至少10-15分鐘。 喂奶期間要學會兩件事 1呵護乳頭 乳頭放入寶寶嘴里:用虎口握住乳暈上方,乳頭輕輕逗弄寶寶的下唇,直到他張開嘴巴,把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或全部含入嘴里。
母親的乳汁是是上天賜予孩子最好的營養品,安全無副作用,是任何的代乳品無法相比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況下,奶水都是能喂寶寶的,不光會讓寶媽勞累,還會讓寶寶吃不好、引發疾病!母乳路上,也有「禁忌」: 我們來看看哪一些情況下是不能哺乳的? 別給寶寶喂“氣奶” 媽媽生氣之后的“氣奶”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美國生理學家做過相關實驗,人在生氣時體內可產生毒素,此種毒素可使水變成紫色,且有沉淀。 Tips:媽媽一定要學會調整情緒,保持良好心態,暫時不要做一些可令情緒大起大落的事情。一旦生氣或剛生完氣不要馬上哺乳,以免寶寶吸入帶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輕者生瘡,重者生病。 別給寶寶喂“藥奶” 哺乳期的媽媽生病是經常都能遇到的情況,雖說生病吃藥天經地義,但新媽媽正肩負著喂哺下一代的使命,務必謹慎從事。一方面,不少藥物可滲入奶水中,如安定等
產后堵奶、漲奶能揉嗎?出現乳腺炎是因為揉的原因嗎?產后漲奶是母嬰護理工作中常遇到的問題,要知道,漲奶的時候乳腺導管、乳腺小葉都是滿的,接下來看看堵奶、漲奶該怎么辦? 有醫生說,B超下面看寶媽們發炎的乳腺,如果是沒揉過的,乳腺結構邊界都很清晰;至于被硬生生揉成乳腺炎的,則乳腺組織受損嚴重,一片模糊慘不忍睹。 既然不能使勁去揉,那么堵奶、漲奶該怎么辦呢? 1.保持親喂 寶寶是最好的催乳師,并且力度是吸奶器和徒手擠奶無法媲美的。不過,不要在寶寶不餓的時候逼著寶寶吸,萬一把奶陣吸出來沒胃口了你就慘了。 注意保持正確的銜乳姿勢。寶寶小的時候記得按需哺乳,如果臨時有一頓寶寶不在身邊,或者寶寶不愿意吸,那么及時用吸奶器吸出來排空乳房。 患乳腺炎之后,乳汁中會產生大量免疫物質,保護寶寶。醫生開藥也會開
積乳了怎么辦? 告訴你正確打開方式!估計絕大部分的媽媽都知道是咋回事,哺喂過程中,沒有經歷過積乳的人可能真的是極少數。 關于乳房硬塊問題,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一項非常棘手并且多發的疾病。關于積乳、硬塊、乳腺炎、乳癰、吹乳(外吹、內吹)、蒸乳等相關的解決配方又非常多,五花八門。甚至每一本中醫書籍里面多多少少都會講到,可見其常見。 我們今天說的積乳是指:哺乳期的媽媽們,因為內因或者外部原因導致乳房局部紅腫壓痛,有明顯的疼痛點,并且隨著時間不斷漲大而變化為紅腫熱痛,甚至會潰破成癰。西醫或者說現代醫學稱之為乳腺炎。中醫稱之為乳癰。 關于積乳,中西說法差異比較大。按照西醫的說法是,該疾病是由于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導致的局部病變等,根據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急性化膿性乳腺炎、乳暈旁瘺管、漿細胞性乳腺炎等。中醫的說法則是因為外力碰撞擠壓或者是因為寶媽
很多寶媽都是采用的母乳喂養,那么關于母乳儲存的問題需要了解一些什么呢?母乳能保鮮多長時間? 母乳喂養的途中,現吃現取并不那么方便,有些時候,你不得不將多余的口糧儲存起來。而儲存操作的每一步,決定著它能保鮮多久。國外的“母乳銀行”你聽說過嗎?如果按照他們儲存母乳的方法來操作,可以保鮮得更持久。 媽媽們開始嘗試儲存母乳的理由 1. 乳房漲得很難受,寶寶又不到吃的時候,只能先擠出來存著緩解一下。 2. 孕媽泌乳反射非常強烈,有時看到寶寶就不自覺地外溢,只好存起來。 3 .孕媽奶水比較充沛,流速很快,寶寶吃容易嗆到,所以后來我就擠出來喂。 4. 工作需要,孕媽準備回去上班了,但仍想繼續母乳喂養,所以決定把母乳擠出來儲存起來。 準備工作 1.不管是徒手擠奶還是使用吸乳器,擠奶前務必將手
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媽來說,有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給寶寶斷奶了,有些寶媽給寶寶斷奶2年還能擠出母乳!這是怎么回事呢?斷奶2年還能擠出母乳怎么辦呢?寶媽應該怎么科學斷奶呢?一起來看看吧! 前幾天一個媽媽在微信群里好意地提醒大家:已經斷奶的要記得去排殘乳哦,我斷奶半年多了,前幾天去一個產后保健中心,人家還給我擠出來很多殘乳! 當時呵護君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又是一個被忽悠花錢的。想想應該有很多媽媽會上當,今天特意給大家科普一下: 你的朋友圈里有沒有這樣的: 如果有,如果你將信將疑,或者有點動心,聽我再給你講個故事: 誤信乳腺技師,停止哺乳2年,還能擠出母乳! 小陳很喜歡去美容院做美容,據小陳說,她還會在美容院做乳腺保健,排殘乳。小陳已經斷乳2年了,可是每次到美容院做乳腺保健的時候,技師還是能從身上擠出殘乳來。
女性產后哺乳乳房變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乳房刺痛感覺,那么哺乳期乳房刺痛怎么辦呢?乳房刺痛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哺乳期,有許多媽媽都會出現乳房刺痛的情況, 那么哺乳期乳房刺痛又是怎么回事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乳汁瘀積 哺乳期間,常會出現漲奶的情況,所以哺乳時,應盡量將乳汁排空。 如果每次哺乳,嬰兒不能完全將乳汁吸完,那么就應用吸奶器將其吸凈,避免乳汁瘀積,導致乳房刺痛。否則易引起細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精神受刺激 哺乳期間應當要處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能夠避免因各種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緒的影響,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暢,從而導致乳房刺痛。 所以,平時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有良好的生活規律,睡眠要充足。 喂奶的位置一樣
很多媽媽聽說哺乳期不會來例假,但卻發現,輪到自己的時候怎么那么早就來了呢? 母乳喂養交流群里有的媽媽兩個多月就來例假了,有的媽媽五個多月就來例假了,那哺乳期會不會來例假?會不會懷孕?來例假會影響哺乳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哺乳閉經避孕法(簡稱LAM)。 什么是哺乳閉經避孕法? 1988年,意大利一次學術會議上,科學家綜合了13項臨床和內分泌學的前瞻性研究資料后認為:產后6個月內,如果是純母乳喂養(或近乎純母乳喂養),并且月經尚未恢復,那么意外妊娠的可能性在2%以下。 由此,“哺乳閉經避孕法”就在一些國際組織倡導下形成了。 “純母乳喂養”,是指0-6個月內除母乳外不給嬰兒喂其他液體(包括水)和食物。 所以,“哺乳閉經避孕法”有三個先決條件:產后六個月內,沒來例假,純母乳喂
母乳喂養是媽媽和寶寶緊密連接的自然紐帶,母乳喂養也是母嬰雙贏。可各位媽媽知道女性的泌乳機制是什么嗎? 母乳喂養七連環 第一環:準媽長出發達的乳房和乳腺組織▼ 第二環:準媽大腦會分泌泌乳素▼ 當準媽分娩后黃體素會退散,泌乳素將全力產乳▼ 第三環:準媽乳暈變深,散發乳汁香味▼ 第四環:新生寶寶具備初步的視覺和嗅覺▼ 第五環:寶寶出生時通過“原始反射”,就能找到乳頭▼ 第六環:準媽對寶寶的吮吸或啼哭很敏感▼ 第七環:乳汁中的“抑乳蛋白”FIL,可來判斷寶寶對奶水的需求▼ 正是這7條環環相扣的步驟,串起了一條完整的母乳喂養鏈條,連接了寶寶和媽媽。 母乳喂養益處
秋天寶寶吃著母乳還愛拉肚子,該怎么辦?母乳性腹瀉指的是由于母乳喂養而引起的腹瀉,尤其是秋天,處于母乳喂養期間的寶寶,更容易出現母乳性腹瀉。 什么是母乳性腹瀉? 母乳性腹瀉具有明顯的特點,這種腹瀉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樣,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綠,有泡沫和奶瓣,有時甚至還帶有條狀的透明粘液。腹瀉時沒有發熱,沒有明顯的痛苦與哭鬧,大便化驗沒有感染方面的異常,腹瀉程度一般沒有其他癥狀,嬰兒精神活潑,食欲良好,如果長時間腹瀉則有可能導致寶寶生長停滯、發育不良等嚴重后果,需要及時治療。 寶寶母乳性腹瀉怎么辦? 引起寶寶腹瀉有不同的原因,因此媽媽應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辦法進行處理。 1.生理性腹瀉 一般比較輕的生理性腹瀉無需治療,媽媽可以繼續哺乳。這樣寶寶機體會逐漸適應母乳中的
很多寶媽生完孩子以后會出現漲奶的情況,那么你知道產后乳房脹痛的類型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 很多新媽媽在產后2-5天出現乳房脹痛,甚至疼痛難忍。這到底怎么回事? 答:產后乳房大量泌乳,同時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亦擴張,這時如果乳腺管淤塞不通,導致乳汁充盈淤積成塊,嬰兒吸不出奶,則會形成乳汁淤積,引起乳房脹痛。 乳房脹痛的幾種類型 1、身體強壯型: 這類型的媽媽體質好,第二天就會有奶,再稍微吃點湯水,第三天就容易脹的厲害。 解決方法: 如果媽媽的奶頭大小剛好的,只要堅持讓寶寶吸就會吸通,但如果乳頭凹陷或平乳頭的,就要找專業催乳師幫忙了。不要拖得時間過長,否則將給媽媽帶來更大痛苦。 提醒: 這類型的媽媽大多數奶水夠吃,甚至奶水會多,那以后要注意乳汁拘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