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產假結束后,不少回到職場的新媽媽會出現奶少甚至短期內回奶的情況,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職場“奶牛媽媽”泌乳,又有什么辦法可以將奶追回來嗎? 職場媽媽常見奶少原因 1.職場家庭難兼顧 剛回到職場的新媽媽壓力很大,工作、家庭、寶寶……事情難兼顧,過度勞累,情緒和狀態都不佳,很多職場奶牛媽媽很難堅持繼續哺乳。 2.上班擠奶/吸奶不及時 職場媽媽常常因為忙碌的工作而忘記擠奶/吸奶,可能覺得乳房也沒有什么不舒服,也有很多職場媽媽想著多攢些奶,回家親喂寶寶。白天對乳房刺激越少,母乳也會分泌得越來越少,直至沒有。 3.不喂夜奶 媽媽白天要工作,晚上如果夜奶,家人擔心會休息不好。于是很多寶寶在媽媽回到職場后,就和媽媽分開睡,由其他家人照顧。乳房白天晚上都得不到寶寶的吸吮刺激,乳量會自動慢慢減少直至沒有
生完孩子后,在給寶寶喂奶的過程中,很多寶媽發現自己的胸一大一小。那么產后哺乳想要避免大小胸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在吮吸第一個乳房時,一般比較餓,吮吸的時候也特別起勁。寶寶的大力吮吸,可以刺激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 如何讓兩側乳房的奶量「均衡發展」,交替喂! 怎么哺乳才不會出現“大小胸”? 其實,先喂哪一側母乳都可以,前提是要遵循一個順序!這個順序就是— 交替喂! 對于只吃一側奶便能吃飽的寶寶來說,這次喂奶是先左后右,那么下次喂奶則采取先右后左的順序來哺乳。 對于兩邊奶都要吃的寶寶,下次喂奶時要從吃奶結束的那一側奶開始喂。寶媽可以采取在手腕上戴皮筋的方式,來提示自己該喂寶寶哪一側的母乳。 如果不想采用上述哺乳方式,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法:假如寶寶只吃空了一側乳房,那么每次喂奶后寶媽需要
很多不愿意給寶寶喂奶的寶媽都覺得給寶寶喂奶會導致胸部下垂,那么這是真的嗎?胸部下垂跟什么因素有關? 縮胸、胸下垂、胸部一大一小,這胸部的變化,如人生一樣跌!宕!起!伏!即便是胸大的寶媽,也難逃胸下垂的“命運”。有人說,哺乳媽媽的胸都會因為喂奶而變形。今天,小編就幫各位寶媽揪出這個“元胸兇”,還四海八荒一個清白! 母乳喂養真的會導致胸部下垂嗎? 有專家表示,母乳喂養不一定就會發生乳房下垂,而不喂奶也有可能發生乳房下垂,兩者沒有必然聯系。實際上乳房下垂與多種因素有關: 01受產后體內激素影響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于孕期激素影響,會變得較以前豐滿許多。乳房甚至會二次發育,增大2個左右罩杯的情況還是有的。 讓人傷心的是,這種胸部增大的現象只是暫時的。孕期和哺乳期結束后,體內激素又逐漸恢復為孕前水平,因此媽媽
有些產后母乳喂養的女性為什么總是奶水不足,奶水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胸小的女性奶水會少嗎?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據說母乳對寶寶身體影響頗大,以至于越來越多媽媽們堅持母乳喂養。但是,奶水夠不夠這又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奶水到底與什么有關呢?胸小的人奶水一定會少嗎? 乳房小≠奶少!!! 人的體型很大程度與遺傳、營養和體育鍛煉有關。乳房發育的程度也是如此。乳房的大小是指乳房內的脂肪多少,與將來奶水多少無關,有的人乳房雖大,但主要結構是脂肪和結締組織,乳腺細胞不多,奶水也不一定多。相反,有的人孕前乳房不大,懷孕時,受到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乳房就會迅速增大,而且增大的大多是乳腺組織,奶汁充足。所以現在乳房若發育的小,不必擔心,不會影響將來乳汁的分泌。 怎么知道母乳不足? 1、寶寶每次吃奶后總是含著
產后乳房護理需要注意哪些細節?產后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忽視,產后乳房護理一定要注意,接下來看看下文吧。 以為只是輕微乳腺炎,沒想到卻成了乳漏。原計劃要將寶寶母乳喂養到2歲,然而,寶寶不到兩個月,卻不得不斷乳。剛生完二胎一周的王女士發現右側乳房起了個小腫塊,可一心想要堅持母乳喂養的她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大約一周后的某天中午,一碗羊肉燴面下肚后,王女士的乳房開始漲疼起來。“開始是隱隱地疼,第二天是腫脹地疼,孩子吃不到奶,用吸奶器也不行。” 三天后,脹痛難耐的王女士驚恐地發現,自己的乳房竟變成了一個“紫茄子”! 因為拖延治療,王女士不得不放棄母乳喂養。醫生表示主要是因為母乳喂養不當積乳引起的,沒能及時,形成乳漏,最后才選擇斷奶治療。 專家提醒: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一、每天都喂,為什么還會積
產后奶水不足,追奶又無從下手?我們常說沒有真正缺奶的寶媽,真正缺的只是方法,只不過產后焦慮的寶媽,哪有那么多心思和耐心去措施呢? 而今天我們要推薦的三大招,包括熱敷、按摩、食療,可以說是非常適合產后少奶的媽媽們了,所以希望你們好好看完,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第一招:熱敷 首先我們建議泌乳不順的媽媽,每次喂奶前,先熱敷,之后再用疏乳棒或是圓頭的木齒梳由腋下及乳房周圍慢慢梳向乳頭處,可以預防乳腺堵塞,幫助已經堵住的乳腺疏通。 這個過程,可能會有點不舒服,那是因為乳腺已堵塞產生疼痛。所謂“不通則痛,痛則不痛”。乳腺堵塞通暢是在深處,很難通過單純的按摩改善,最好請專業的產后恢復中心來做疏通。 第二招:三大泌乳穴位按摩 媽媽們在家,多按摩膺窗穴、乳根穴,膻中穴三大穴,來幫助乳房周圍氣
產后母乳喂養的寶媽最怕就是遇到自己堵奶了,這樣自己受罪,寶寶也受罪吃不飽,那么你知道一般堵奶的原因有哪些嗎?解決堵奶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嗎?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印象里,似乎只有奶水多的媽媽,才容易堵奶。但其實,堵奶的原因并不止于此。 了解這6個容易堵奶的原因,做好預防: 1、長時間沒有喂奶。 2、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 3、經常吃油膩的食物。 4、胸部常常受到擠壓,比如過緊的文胸。 5、不注意保持內衣的干燥清潔,濕潤的乳汁很容易讓細菌滋生。 6、常常生氣或者情緒有大的波動。 以上這些堵奶的原因,都很具體,媽媽們可以據此來預防堵奶。我們目前了解到,下面2個方法很多媽媽都在用,但還是要提醒媽媽們,這可能會讓你堵的越來越嚴重。 第1個錯誤方法:熱敷
產后哺乳期需要注意什么細節?產后沖奶瓶喂拍嗝怎么辦?究竟如何沖泡奶粉才正確?奶瓶喂寶寶喝奶時,又要具備什么觀念?如何替寶寶拍嗝?寶寶都不打嗝,難道必須一直拍下去? 01 沖泡奶粉 必須注意,不可以用微波爐消毒奶瓶或加溫奶瓶。建議使用奶瓶消毒鍋與溫奶器。 沖奶前,應先洗干凈雙手。沖奶方法必須參考瓶身上的指示。 喂寶寶喝奶以前,必須先試溫,以免燙傷寶寶。建議用70度的水沖泡奶粉,可以殺死可能引起嚴重疾病的病原體。 但是寶寶喝奶前,記得要滴一滴奶在大人的手腕內側,測試溫度是否合宜。注意一瓶泡好的奶不可放超過2小時,沒喝完不能下一餐再喝。 02 喂奶 喂奶時,應抱起寶寶并接近直立的姿勢,為了避免吸吮時吞入太多空氣,應將奶瓶傾斜使奶嘴充滿奶水,但也要避免流速過快。 03 拍嗝
母乳喂養時,你是否遇到過這些問題呢?“婆婆說剛擠出的初乳臟,不能給寶寶喝,眼睜睜地看著初乳被倒掉了,娃第一口喝的是奶粉。現在,我的奶水少得可憐,反倒怪我沒奶水給她孫子喝!好心累......”喂寶寶時,前奶后奶的區別你知道了嗎? “前奶顏色太清淡了,寶寶吃不飽,寶寶6個月后,奶水沒營養了,不該繼續喂奶......” 那么,究竟各個時期的母乳質量如何,什么時期的奶水才是最好的?婆媳育兒觀點的沖突也不小,到底該聽誰的? 初乳、成熟乳之間的區別。 初乳:是指產后頭幾天內的乳汁,質稠而帶黃色,其所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抗體、微量元素、鈣磷、白細胞等免疫物質都比較多,比其他時間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強。 剛開始的時候,初乳很少,但新生兒胃容量也很小: 第一天:櫻桃大小(5~7ml)
寶寶不吃乳頭怎么辦?母乳喂養最怕乳頭錯覺,也就是寶寶不吃媽媽的乳頭,很可能致使母乳喂養失敗,你想想看,你漲的不行,寶寶又不吃,有奶下不來,這多難受。 哪些原因會產生乳頭錯覺? 由于早產、剖腹產等,媽媽沒能及時開奶,寶寶提前接受奶瓶,產生了奶頭錯覺,也有媽媽覺得自己奶少,于是添加奶粉,導致寶寶不喜歡吃奶。 1、哺乳時含接姿勢不當 哺乳時姿勢不當,含接乳頭不完全易造成乳頭皸裂和疼痛,給產婦心理造成恐懼,不能按需哺乳,嬰兒則容易拒奶。 2、母嬰分離 母親患妊娠合并癥,如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癇、子癇、產后大流血、妊娠合并心臟病等救治時暫未行母乳喂養;乳頭扁平內陷,母乳喂養難度大;新生兒阿氏評分<7分或早產及窒息兒入新生兒科監護期間禁食或鼻飼,當恢復母乳喂養時就產生了乳頭錯覺。 3、特殊原因
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的到來,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會感到幸福。 但許多媽媽因為身體原因導致無法純母乳喂養,結果卻被不由分說地打上「不愛小孩」、「偷懶」的標簽。 除了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許多新手媽媽,還承受了她們本不該有的喂養壓力。 毫無疑問,母乳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越來越多的媽媽知道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優勢,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但也不可否認,很多媽媽因為個體差異、生活環境、寶寶特殊情況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無法純母乳喂養。 每一位排除困難,努力實現母乳喂養的媽媽都是偉大和值得尊敬的。 但沒有堅持純母乳喂養的媽媽,并不意味著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沒有付出,其中也必定有著她們的苦衷。 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母愛不應以喂養方式作為評價標準。 適合自己和寶寶的喂養方式 才是最好的
現在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以后采用母乳喂養,那么當自己月經來了還能不能喂奶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狀況吧! 月經是女性的標志,雖然來的時候有點討厭,但不來又會著急。就拿哺乳期來說吧,懷孕時不會有月經,可是“卸貨”后,月經為什么還沒來呢?來了月經以后又會擔心,還可以喂奶嗎? 我們都知道生完孩子后,女性的子宮是需要一定時間來恢復的。醫學上認為正常情況下,產婦在生完孩子后的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卵巢就會排卵了,所以月經恢復時間在6–8周之內。分娩三個月后月經基本上會慢慢恢復。不過由于個人體質,身體恢復情況以及喂養方式不同,產后月經來的時間也不同。 由于母乳喂養時體內產生的催乳素會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排卵,同時也會推遲產后月經到來的時間。所以如果進行母乳喂養的話,產后只有少數女性會在三個月左右來月經,大多數媽媽可能要延遲到孩子斷奶后,甚至一年后才會來
很多寶媽在哺乳期都會發生乳房脹痛,那痛起來可是很折磨人的,一般來說,哺乳期乳房脹痛多是由于哺乳不正確導致的,如果脹痛是可以進行按摩和熱敷的,哺乳完寶寶后,可以使用溫熱毛巾熱敷一下乳房,減少乳房帶來的刺痛感。 自己可以做下按摩。按摩乳房,乳房清潔完畢后,可以自己用雙手拖住乳房,從下往上按摩,當有乳汁分泌時,可以使用容器接住,這樣可以緩解乳房帶來的脹痛感。如果寶寶吃不完,又漲的厲害,就把奶擠出來。如果還不緩減就去醫院檢查不要發生乳腺炎了。 哺乳期的乳房腫脹還是要多注意的,因為哺乳期的媽媽非常容易患急性乳腺炎,一旦患病,不但媽媽們疼痛難忍,嚴重時還要停止進行母乳喂養,所以在乳房脹痛的時候就要盡快采取措施才行。 一定不要讓乳汁淤積在乳房中,可以多喂寶寶幾次,或者將多余的奶水排空儲藏。其次要進行一定的輔助治療。因為藥物治療會有副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信息的普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母乳喂養對于寶寶的好處。對于寶寶來說,母乳是適合最營養的食物,堅持吃母乳,可以提高寶寶免疫力,讓寶寶少生病,還能讓寶寶發育得更好。 可是雖然母乳喂養有這么多的好處,卻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適合母乳喂養的。這4種情況不適合母乳喂養,若你中了,給寶寶喝奶粉對健康更好。 處于細菌病毒感染期的寶媽 如果寶媽感染了病毒,比如有肝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只是剛好在產后感冒了,這些情況下都不適合母乳喂養。寶媽體內的細菌病毒還有吃的藥,都可以進入到母乳當中,如果寶寶吃了這樣的母乳,對于身體是有很大的傷害的。無論是藥物損傷身體還是病毒傳染給寶寶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這個時候,還是給寶寶吃奶粉更好。 做不到忌口的寶媽 女人從懷孕開始就需要忌口,而哺乳期忌口,甚至是要比孕期還要嚴格。因為新生寶寶是非常
產后乳房護理是很多新媽媽會去關注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產后乳房急救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產后新媽媽乳房的變化 產后2~3天,新媽媽的乳房在催乳素的刺激下,乳腺導管和乳腺腺泡會進一步發育,雙側乳房會充血而開始發脹、膨大,有脹痛感及觸痛。 分娩后,由于內分泌激素發生變化,垂體可分泌垂體催乳素,當嬰兒吸吮乳頭時,可經神經纖維將這種刺激傳入中樞神經系統,使垂體催乳素分泌增加,從而使乳汁分泌增多,同時也可刺激垂體后葉釋放催產素,使乳腺腺泡周圍肌上皮細胞收縮將乳汁排出。 若擠捏乳頭,會有少量淡黃色、黏稠的初乳泌出。 初產婦乳房脹痛明顯。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讓寶寶吮吸,要“讓孩子長在乳房上”,才有利于乳房分泌乳量的逐漸增多。一般經過2周左右,媽媽的乳量就能滿足嬰兒的需要了。 有的產婦可能不會有太明顯的乳房發脹
喂母乳已經夠辛苦了,如果退奶后胸部又變形,肯定讓多數媽媽很崩潰。如何退奶不縮胸,更不會有硬塊殘留,這6招漸進式退奶守則一定要遵守! 告別母乳生活,漸進式退奶最好 有些媽媽會因為胸部腫脹不適而考慮退奶,但又覺得自然離乳、漸進式退奶太慢也太麻煩,因此想吃藥、打針來迅速達到退奶效果,這兩種快速退奶方式容易產生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頭暈、鼻塞、便秘、心悸、失眠,還可能讓胸部縮到比原來還要小! 正確的退奶觀念應該要自然而然的漸進式退奶,主要以調整(減少)吸吮的頻率,搭配食物性荷爾蒙輔助乳管加速萎縮,才能讓回奶漂亮地功成身退! 退奶的乳房變化 退奶即是乳管產生萎縮的過程,同時殘存在乳管的乳汁,需要被身體慢慢自行吸。原先在乳房中脂肪細胞會因為退乳的過程,開始再度肥厚起來,去填空乳腺管萎縮后的空間,而乳房的大小會隨著脂肪的填充,
生完孩子后,很多寶媽都會為了寶寶的奶水發愁。那么問題來了,解決產后奶水的關鍵有哪些?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我剛生完孩子,奶水不夠,又不敢加奶粉,害怕奶水會越來越少,那時候真是各種焦慮,生怕影響寶寶的發育。”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生完孩子母乳不夠,怕孩子餓著,只能添加奶粉,導致奶水越來越少...... 總的來看,產后奶水不足比較常見,面對剛出生的寶寶,媽媽雖然心理上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身體上還有些滯后。其實這時媽媽只要稍微多一點耐心,下奶完全不是事,當然,這其中還有些方法需要知道。要知道,影響母乳分泌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哺乳的頻率和乳汁排空的程度。 解決產后奶水的4個關鍵步驟 一、早開奶、勤吮吸 影響乳汁分泌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哺乳的頻率和乳汁排空的程度。寶寶出生以后,要經常讓寶寶吮吸奶頭
母乳喂養的寶媽給寶寶斷奶的時候,大多數都會出現漲奶情況,那么該如何應對這種尷尬的事呢?有什么好的方法嗎?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寶媽們就要開始給寶寶斷奶,原本給寶寶斷奶就是件比較頭疼的事情,但這其中還有一件讓寶媽們更加頭疼的事情,那就是漲奶! 多數寶媽在孩子的斷奶期里都有出現過漲奶,那什么是漲奶呢?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母乳在乳房中不能被吸出,一直滯留在乳房中。 這主要是因為乳腺仍然在發揮作用,這時乳腺管內母乳不能被及時吸走就出現了淤積,寶媽們自然會感受到脹痛。 當然,還有一部分寶媽就算孩子還沒進入斷奶期,她們也會有漲奶情況,這一情況多發生在乳腺較為旺盛的寶媽身上,因為乳腺分泌出的乳汁量較多,寶寶們不能一次性吮吸完,導致剩余乳汁淤積,于是便出現了滯留、腫脹。 如果已經出現了漲奶,寶媽們應當如何解決
有媽媽問,前奶和后奶有什么差別?我每次一邊奶喝了一部分,然后換另一邊奶,這樣喝對嗎?為什么我給寶寶喝一變奶,然后再喝另外一邊呢,寶寶餓了一個小時多點就餓了。 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一、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其實和前奶后奶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前奶是在哺乳過程中前面部分的奶,那這個奶的話呢,主要里面的營養是什么呢?主要是蛋白質還有乳糖這樣的一些營養物質 那后奶呢,里面主要是脂肪,才有飽腹感的,才能扛餓,而前奶它的主要是蛋白質和乳糖這些,那么這些營養的話是沒有一些飽腹感的。 那么后半段呢,它是脂肪比較多,顏色會比較白,能量來源還是需要脂肪供應的,而且在嬰幼兒期,脂肪比例是相對需求量是高的。 所以在寶寶的整個發育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既需要前奶和需要后奶,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媽媽。喂了一邊,然后過一會兒又換
母乳,嬰兒成長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和抗體,保證嬰兒的正常、健康發育,特別是多種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嬰兒抵抗疾病的能力。無論對嬰兒還是母親,母乳喂養都十分有益。 但是,乙肝是傳染性疾病,而且母嬰垂直傳播仍是我國目前HBV的主要傳播途徑,乙肝媽媽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嗎? 什么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小三陽、大三陽 1、乙肝病毒攜帶者 意味著人體的血液中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但病毒主要隱藏在肝細胞中,沒有繁殖,基本上不具有傳染性。 如果媽媽無消瘦、面色蠟黃等臨床癥狀,化驗肝功能正常,可不必治療,但需定期復查。 2.小三陽 是HBsAg陽性、HBeAb陽性和HBcAb陽性者,這標志著乙肝病毒的復制已經由活躍轉為靜止,血液中病毒含量明顯減少,傳染性弱,提示病情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