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時,你是否遇到過這些問題呢?“婆婆說剛擠出的初乳臟,不能給寶寶喝,眼睜睜地看著初乳被倒掉了,娃第一口喝的是奶粉。現在,我的奶水少得可憐,反倒怪我沒奶水給她孫子喝!好心累......”喂寶寶時,前奶后奶的區別你知道了嗎?
“前奶顏色太清淡了,寶寶吃不飽,寶寶6個月后,奶水沒營養了,不該繼續喂奶......”
那么,究竟各個時期的母乳質量如何,什么時期的奶水才是最好的?婆媳育兒觀點的沖突也不小,到底該聽誰的?
初乳、成熟乳之間的區別。
初乳:是指產后頭幾天內的乳汁,質稠而帶黃色,其所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抗體、微量元素、鈣磷、白細胞等免疫物質都比較多,比其他時間的母乳抗病能力更強。
剛開始的時候,初乳很少,但新生兒胃容量也很小:
第一天:櫻桃大小(5~7ml)
第三天:核桃大小(22~27ml)
第七天:杏子大小(45~60ml)
滿月:雞蛋大小(80~150ml)
過渡乳:產后7-14天,初乳和成熟乳之間的母乳叫過渡乳,但此階段母乳蛋白質含量逐步減少,但糖類、脂肪含量增加。
成熟乳:成熟乳是產后第14天至第9個月分泌的乳汁,此時母乳各種成分比較固定,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糖的比例為1∶3∶6。
晚乳:10個月之后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種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減少。這也正是寶寶斷奶的好時機。一般,4~6個月后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
母乳成分除了會隨時間變化,在嬰兒的吮吸過程中,成分也有差異,分為前奶和后奶。
前乳與后乳究竟哪個更好。
先吸出來的奶叫“前奶”,看上去稀薄,富含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主要為寶寶提供蛋白質、乳糖和解渴。純母乳寶寶,在出生后4個月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水。
前奶以后比較濃稠的是“后奶”。
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因為含有較多的脂肪,外觀就會比前奶白。脂肪提供的能量占乳汁總能量的50%以上,可以保證寶寶獲得足夠的能量,更好地生長發育。
哺乳時不可將開始的乳汁擠掉,也不可喂一會兒這一側又換另一側,應讓嬰兒盡量吃空一側再換。“高乳糖”的前奶和“高脂肪”的后奶都吃到,寶寶才能獲得全面的營養。
喂奶,一定要知道的4件事。
1. 親喂,奶越吃才越多
親喂就是寶媽直接哺乳,在寶寶吮吸的過程中是能夠幫助母乳分泌的。寶媽最好是親自給寶寶喂奶:喂奶次數越多,媽媽的奶水也會變多。雙側乳房輪流喂,可以防止大小奶。
2. 寶媽要多喝水
母乳成分大部分是水,新媽媽喝水少,乳汁分泌量也會減少。推薦飲水量:哺乳媽媽,需要在1500毫升的基礎上,額外多喝600毫升,每天單獨飲水2100毫升。
3. 保證睡眠,能瞇就多瞇會兒
睡眠不足會影響母乳分泌!照顧寶寶疲憊是難免的,所以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寶媽也可以休息下。保證充足的睡眠。
4. 哺乳期,吃的多很正常
在母乳喂養時,為了維持媽媽的產乳量和身體健康,每天要額外攝入300到500卡路里熱量的食物。因此,在哺乳期的時候新媽媽應該要多吃一點有營養的食物。
最后,婆媳之間要互相體諒,無論老人們和我們的育兒觀念上的沖突有多大,愛寶寶的心是一樣的。婆媳之間要互相體諒,出現問題,能協商解決是最好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