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單一
只有食物多樣,才能滿足平衡膳食模式的需要,保證攝入充足營養。而充足營養是保持充沛體力、維持免疫的關鍵。
2、節食,讓體重下降
特殊時期,更要保持營養充足,別讓體重下降。
疫情防控期間,應在平日基礎上增加蛋白質及蔬果攝入量,而主食也是一天能量的主要來源,適量攝入才能保證充足的體力,可以優化主食結構,烹飪時搭配1/3左右的雜糧谷薯。
3、不吃“發物”
很多人認為“魚、肉、蛋、雞、鴨、鵝“等都是發物,會讓腫瘤生長,因此不敢吃。
實際上,上述肉、蛋都是優良蛋白質的來源。研究發現:多攝入蛋白質會明顯提高腫瘤病人的體質,延長生存時間。疫情期間,老年人、腫瘤患者以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應適當攝入肉、蛋、魚、蝦及奶類,它們是維持體力和免疫不可缺少的營養。
4、認為喝湯有營養
湯中其實并沒有什么營養,先吃肉,再喝湯,才是正解。
5、天天煎炒烹炸
中式烹調多為紅燒、油炸、油煎等手法。油炸爆炒不僅嚴重會使天然食材中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還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居家烹飪應講求烹調方式的多樣性,減少油炸爆炒,推薦蒸、煮或涼拌;蔬菜蒸煮會更加健康營養;畜禽肉采用清燉的烹調方法可減少脂肪攝入;魚可以清蒸或煮湯,鎖住鮮味和營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