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且在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其他的食物或藥物,以增強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中,最常用的要數川貝冰糖梨。
2、推薦方法:川貝冰糖蒸梨。
做法:取大雪梨1個,切下梨蓋,去掉內核倒入3克川貝粉和適量冰糖再覆上梨蓋,放到碗里隔水蒸10分鐘,關火待梨溫熱時把蒸出來的湯喝下,并把梨吃掉,每日1次,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提醒:川貝冰糖梨不適合風寒咳嗽者食用。
1、原因:
秋季是藕大量上市的季節,對于這個應季蔬菜,它具有非常好的潤肺功效。在藕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它具有清熱疏郁的功效。而且藕中所含有的這些營養物質還能提高免疫力,同時更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2、推薦方法:糯米藕。
做法: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藕清洗干凈刮去皮,在藕的一端切開;將浸泡好的糯米塞入藕孔中。不用塞的太緊,但要用筷子適當捅下,做到沒有空洞;用牙簽固定藕身和蓋,然后入高壓鍋,加入5—6倍的清水,再加入紅糖(上色)與冰糖糖,冰糖要敲碎了放進去,然后盡量用筷子攪拌到冰糖和紅糖都基本融化了,可以慢慢加熱。這樣更有利于融化;待糖完全融化后,蓋上蓋子,大火燒開后轉中火壓40—50分鐘即可。
提醒:糯米藕,可以潤肺止咳、安神去燥。
1、原因:
豆腐有清熱潤燥作用。《醫林纂要》云:“豆腐清熱,止咳,消痰。”凡咳嗽屬于風熱或肺熱者尤宜。亦可選用豆腐皮1張,冰糖適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對肺熱咳嗽也有治療效果。
2、推薦方法:川貝燉豆腐。
做法:川貝母打碎或研粗末,與冰糖一起放豆腐之上,放上燉盅內,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燉1小時,飲湯吃豆腐及川貝末。
提醒:豆腐性味甘微寒,功能補益脾胃,又能清熱潤燥,配伍川貝,可增強其清肺潤燥之力。
1、原因:
冬瓜味甘、性涼,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解毒排膿之功效;含維生素C較多,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滇南本草》中說:“冬瓜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凡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者,均宜選用冬瓜煨湯食用。
2、推薦方法:火腿冬瓜湯。
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鐘后加入火腿片,2分鐘后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提醒: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
1、原因:
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潤肺、滋陰、養胃、益氣的作用,無論肺氣虛或肺陰虛者皆宜,實為補肺佳品。如《本草再新》就有銀耳潤肺滋陰的記載。《飲片新參》亦云:白木耳清補肺陰,滋液,治勞咳。《增訂偽藥條辨》中還說:白木耳治肺熱肺燥,干咳痰嗽,衄血,咯血,痰中帶血。所以,對肺陰虛者更為適宜。
2、推薦方法:銀耳粥。
做法:先將銀耳泡發,去根切碎,待煮米粥開鍋后加入,煮二十分鐘左右,處于半融化的粘膩狀態最好。更可與雪梨同燉成銀耳雪梨湯。
提醒:本方能夠滋陰潤肺,對于秋燥引起的肺部問題有很好的滋潤作用。
1、原因:
無論是南杏仁還是北杏仁都有潤肺止咳的功效,但性味功效略有不同。甜杏仁性味甘、辛,苦杏仁性味苦、溫,有小毒。南杏仁對干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癥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北杏仁具有潤肺、平喘的功效,對于因傷風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氣喘等癥狀療效顯著。
2、推薦方法:冰糖杏仁糊。
做法:南杏仁15克,北杏仁3克,清水泡軟后去皮;大米50克,清水浸泡,與南北杏仁一起磨漿,加適量冰糖清水煮成糊狀或糖水服用。
提醒:本方有潤肺祛痰,止咳平喘,下氣潤腸作用。適用于肺燥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干咳,老人腸燥便秘等癥。
1、原因:
中醫認為,荸薺性寒涼,味甘,入肺、胃經,有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濕祛痰的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燥咽干、肺熱咳嗽、痰濃黃稠等癥,與蓮藕榨汁共飲效果更佳。
2、推薦方法:荸薺粥。
做法:荸薺、大米各100克,白糖適量。將荸薺擇凈,去皮,切塊備用。先取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荸薺、白糖,煮至粥熟即成。
提醒:本方可清熱養陰,生津止渴,消積化痰,適用于熱病傷陰、津傷口渴、陰虛肺熱、咳嗽痰多、食積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
1、原因:
秋天吃蘿卜可以化痰止咳。祖國醫學認為,蘿卜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于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癥。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2、推薦方法:蒸梨絲拌蘿卜。
做法:白蘿卜250克,梨100克,生姜少許,麻油、精鹽、味少許及調料,拌勻涼食。功效清熱化痰,生津潤燥。
提醒:本方甘淡,藥性平和,對從燥咳嗽是較好的輔助治療之劑。
相關百科
相關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