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內八卦 500次
位置: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橫紋約2/3處為半徑,畫一個圓,八卦穴就在這個圓上。稱為運內八卦。
手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質,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輕輕的由乾卦起,以順時針的方向推運至兌卦止,周而復始畫圈,手法力度一定要輕。
揉一窩風 300次
位置:位于手背腕橫紋正中凹陷中。
手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
作用:發散風寒、宣通表里、行氣止痛,對腸鳴、腹痛、關節痹通、傷風感冒等癥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摩腹 1-2分鐘
手法:一般采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癥。
揉臍 1-2分鐘
手法:用大拇指或者像圖中那樣按住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揉。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癥。
足三里 2分鐘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一邊一分鐘)。
作用:足三里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對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因受寒引起并有手腳發涼、腹痛喜暖喜按特點的,可加揉外勞宮、摩中脘、拿肚角。
揉外勞宮 500次
位置:位于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處。(與手掌側的勞宮穴相對)
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輕揉該穴。
作用:溫陽散寒、升陽舉焰,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腸鳴、腹瀉、痢疾、脫肛、遺尿、疝氣等癥。
摩中脘 300次
位置:位于肚臍正中直上4尺。
手法:右手食、中、無名指三指并攏,以中脘為中心按摩。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止脹,主治孩子腹脹、嘔吐、胃痛。
拿肚角 5-10次
位置:肚角即肚臍下2寸兩旁的大筋。
手法:用雙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捏旁邊兩穴,一松一緊提拿。
作用:理氣消滯、止腹痛,多用于防治腹痛、食積、食欲不振等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