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的時間點是: 早晨6點:母乳(或牛奶)上午9點:蒸雞蛋羹中午12點:母乳(或牛奶)下午3點:水果泥,果汁下午5點:粥(加碎菜、魚泥或肝泥、肉末)晚上8點:母乳(或牛奶)晚上11點:母乳(或牛奶) 下面是漫畫版,趕緊伸手往下翻~
2~3歲小兒,主食100~200克,豆制品15~25克,肉、蛋50~75克,蔬菜100~150克,牛奶250~500克,水果適量。 按上面的量食用,就可以得到較充足的熱量和營養。但僅有豐富的食物是不夠的,要合理安排吃飯的時間和進餐的次數,才能保證攝取足夠的營養。一般小兒進食次數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年齡越小的孩子進餐次數應越多,2~3歲小兒每天大約吃4~5頓飯。同時幼兒一天中各頓飲食要有個合理的比例安排。 早飯要讓孩子吃得好,一般以面包、糕點、雞蛋、牛奶、稀飯等配以小菜,營養要占全天總熱量的25%左右。 &nb
麻花、糖果、果凍、堅果,媽媽在給寶寶吃這些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這些食物很容易噎到寶寶的。 1、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來就容易噎住喉嚨,不適合3歲內的幼兒食用,如果真的要給幼兒食用,建議先切成丁狀。 2、果凍 幼兒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家長可不能輕忽大意!建議家長給孩子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后再給幼兒食用。 3、魷魚絲 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包括魷魚絲、牛肉干都不適合給幼兒吃。 4、花生醬 黏稠度過高,不適合幼兒吞食。 5、長面 太長的面條幼兒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調時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6、多刺的魚 建議家長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否則容易噎到并會刺傷幼兒食道與口腔。 7、堅果類 體積太小,有
喂飯無疑是父母的到最大難題,它像是一場持久的“拉鋸戰”、“威逼利誘”的心理戰、還像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為了能讓孩子好好吃頓飯,父母無不煞費苦心,各種“手段”無一不用其極。 回想當年,我們的父母喂我們吃飯的時候常說的一句話是:“以前我們是沒吃,你們有得吃卻不要吃。”但當時兒童食品種類比較單一,牛奶、奶糕、大米、肉類等食品有些還得憑票有限購買,牛奶吃完了就得換奶糕,口味不符,不吃也勉強算個理由。可現在的孩子遇到的問題是,只要他想吃,就給他買,奶粉是進口的、大米、肉類等應有盡有,可是孩子仍死活不要吃或者吃飯的時候挑挑撿撿。 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
要想使孩子身體健壯、大腦發育良好,就必須攝取比較全面的營養,各種各樣的營養對于3歲幼兒來說都極為重要,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更是缺一不可。 1. 脂肪 脂肪是人體所必須的重要能源,有些人認為油脂類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腹瀉而不敢多給孩子吃,其實并非如此。脂肪不僅可以潤腸通便,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 如果脂肪吃得太少,導致熱能不足,就只能依靠糖類來補充,這樣由于吃甜食過多,從而引起食欲不振、偏食、蟲牙等不良后果。因此,孩于不僅要吃黃油等,而且要多吃些植物油。 2.蛋白質 對于造就一個結實的身體,蛋白質是極為重要的,肌肉、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通常3歲的孩子每天必須有約45克的蛋白質進人體內。按平均每千克體重計算,3歲小兒每千克需要2.8—3.8克,而成人每千克需要1-1.5克,也就是說3歲
長牙是寶寶在嬰兒期的大事之一,看著寶寶口里逐漸長出白色的小乳牙,爸爸媽媽很開心,因為這意味著寶寶開始有了咀嚼食物的“工具”,慢慢地可以自己用牙齒“消化”食物了。不過,許多爸爸媽媽對于護理寶寶的牙齒總是會掉以輕心,以為寶寶只有幾顆牙,沒必要像大人那樣每天早晚刷牙,清潔口腔。其實,寶寶的口腔和牙齒每天也在不斷接觸不同的食物,也會有許多雜質存留于口腔之中,如果不留心,可能導致孩子在幼兒期牙齒發黑脫落。因此,爸爸媽媽更要小心護理寶寶的小乳牙。 有數據顯示,從出生到5歲前,寶寶致齲率高達70%,而含著奶瓶睡覺等習慣都容易誘發寶寶的“奶瓶齲”。在醫學上,寶寶齲齒又稱奶瓶齲,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只不過很少引起父母的注意。據了解,“奶瓶齲”的發生與父母是否懂得保護、清潔寶貝的牙齒息息相關。 要預防“奶瓶齲”,首先要避免寶寶長時間
媽媽群里很多人問,可不可以給孩子輔食里加點油?這個問題當然還需要分具體情況來看啦!接下來看看下文具體了解一下。 1歲內的寶寶,奶就是提供脂肪最好的來源,只要保證寶寶每日攝入6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再搭配上其他輔食,是不需要額外吃油的。如果寶寶輔食主要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則需要額外添加5~10g油脂。 2~3歲的寶寶每日推薦添加15~20g油,4~5歲的寶寶推薦每日添加20~25g油。 給寶寶用什么油比較好呢? 推薦以富含必需氨基酸(α-亞麻酸和亞油酸)的植物油為首選,如 亞麻籽油:較昂貴,有特殊氣味,適合涼拌但不適合煎炒。 核桃油:口感較清淡,沒有特殊氣味,是寶寶用油的一個不錯選擇。 除此以外,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也能滿足寶寶對脂肪的需求。 但是,盡
隨著寶寶消化吸收的能力日漸提高,可試喂合適的嬰兒輔助食 品,由少到多,從一種增加到多種,從細到粗,從稀到稠。 轉奶期應首先給嬰兒喂米糊,可以用小茶匙來喂哺食物。米在谷 類中較少引起過敏反應,媽媽可以從每日一 到兩茶匙開始,如果沒有 嘔吐、腹瀉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可逐漸增量到每餐小半碗左右。 在嬰兒習慣吃米糊一星期后才可添加其他食物,譬如可嘗試喂果 泥和菜泥等,待寶寶習慣一種食物后再試喂 另一種。 如果寶寶連續兩天拒絕同種食物,就不應勉強他進食,可待日后 再作嘗試。輔食應避免一些難以消化及容 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應選用 新鮮的材料及簡單的調味烹調,在一歲以前千萬不要用鹽和味素作調 味。
由于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發育已相當完善,乳牙也基本長齊,此時,粗糧也應正式進入寶寶的餐譜,因粗糧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不同種類的氨基酸、鐵、鈣、鎂、磷等,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寶寶生活中易受到鉛中毒的威脅,如汽車尾氣、報紙、油漆、水源、灰塵等。而膳食中如果營養不均衡,缺乏鐵、鋅、維生素C、蛋白質等,都會造成鉛吸收的增加,減少鉛從體內的排出。因此合理均衡的膳食,如攝入足夠的鐵、鋅、維生素C、蛋白質等,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都能抵抗鉛對機體的威脅。
干辣椒 注意:顏色不能選太亮麗的。 識別方法:硫磺熏過的干辣椒亮麗好看,沒有斑點,正常的干辣椒顏色是有點暗的;用手摸,手如果變黃,是硫磺加工過的;仔細聞聞,硫磺加工過的多有硫磺氣味。 海帶 注意:顏色特別綠的不能買。 識別方法:海帶肥肥的,顏色特別綠,還很光亮,很可能是用化學品加工過的;一般海帶的顏色是褐綠色,或是深褐綠色。 蘑菇 注意:雪白透亮的蘑菇多中看不中吃。 識別方法:有的蘑菇雪白透亮,粒土未沾,價格還便宜,很可能用漂白粉泡過,中看不中吃。好的蘑菇是生長在草灰里的,難免會沾上草灰。而且正常蘑菇摸上去有點黏糊糊的,漂白過的蘑菇摸上去只是光滑,不會有膩膩的手感。 水發食品 注意:一握就碎的別買。 識別方法:有些商販常利用甲醛或雙氧水來加工水發食品,常見的有水發蹄筋、水發海參、水發酸魚等。鑒別時,一是
一句話看全文:嬰幼兒成品輔食中不允許添加防腐劑,真空和殺菌的食品工藝處理保證了即使不添加防腐劑也可以保存很久。 1、玻璃罐、密封袋,到底哪種更好? 如果媽媽關心的是成品輔食的安全性,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大品牌輔食,都是安全可靠的。區別在于: 罐裝輔食采用的是高溫滅菌,保質期較長; 袋裝輔食以蔬果泥為主,采用的是低溫巴氏殺菌,可以較好地保護蔬果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素,保質期相對較短,一般在12個月左右。 2、那保質期那么長到底有沒有防腐劑? 歐盟嬰兒食品標準中明確規定,成品輔食中不允許添加防腐劑。 3、沒有防腐劑為啥可以放那么久? 食物腐敗變味主要是因為細菌作用導致的。如果沒有氧氣和細菌,食物保存的時間可以很
在嬰兒階段,母乳當然是寶寶最佳的食物。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4~6個月開始,母乳或配方奶不再能滿足寶寶營養上的全部需求了,這時候輔食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衛生部都建議在6個月添加輔食。 一般最早不能早于4個月,最晚不能晚于8個月,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寶寶的健康哦! 很多新手媽媽在添加輔食的時候都喜歡選擇營養豐富的高級食材,進口蔬菜、美味水果、深海魚、野生大蝦......但是,輔食添加太隨意、食材亂搭配、添加不科學也許會害了寶寶! 千萬不要讓那些本是充滿愛意的行為,變成傷害寶寶的禍首。 想要寶寶更聰明、長更高,寶寶的“第一口飯”:輔食,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到寶寶的營養吸收,還與寶寶今后的過敏反應、食物咀嚼、味覺發育、語言發育、飲食偏好等方面息息相關,可遠不是填飽肚子那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研究員馬冠生說,孩子的智力通常取決于大腦神經突觸的多少和交聯復雜程度,神經突觸主要由DHA、乙酰膽堿、蛋白質、卵磷脂等構成,所以要多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如魚(尤其是深海魚)、雞蛋、堅果、大豆等。有了物質基礎后,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刺激神經突觸的生長。 均衡的營養也是同樣必不可少的,可以支持身體,使孩子精力充沛,從而刺激大腦使孩子聰明。均衡的營養包括很多,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有家長易忽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是腦組織發育代謝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主持腦細胞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主要物質,在記憶、語言、思維、運動、神經傳導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缺乏鐵元素可嚴重降低血紅蛋白的生理活性,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及氧的供應;鋅則能增強人體酶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維生素C能使細胞
你知道生四季豆吃后會中毒嗎?你知道沒燒開的豆漿會引起腹瀉嗎?專家提醒,除了不良商家添加的蘇丹紅和瘦肉精,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食品安全細節,也可以給我們和家人的健康加分。針對生活中常見的食品毒性問題,專家給出了健康指導。 生四季豆有毒 除了干煸四季豆,不少珠海人還喜歡將四季豆拿來涼拌或者小炒。殊不知,生四季豆中含有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徹底,豆類的毒素成分未被破壞,食用后會引起中毒。 ●健康對策把全部四季豆煮熟燜透。 未燒開的豆漿不能喝 小型豆漿機現在很普遍,不少家庭都自制豆漿,認為既衛生又健康。不過提醒您,加熱生豆漿時會產生大量泡沫,會讓人誤以為豆漿已經煮好,其實還欠火候。食用了未煮熟的豆漿,不僅難以消化,還會誘發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健康對策 將豆漿徹底煮開再喝。家庭自制豆漿或煮黃豆時,應在1
寶寶6月可以吃土豆泥嗎?很多寶媽不太清楚,自家寶寶滿6個月了能不能吃土豆泥,該如何給6月寶寶添加健康營養輔食? 答案:可以。 土豆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和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可滿足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其所含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可為寶寶提供充沛的體能。 不過,生土豆、發芽或變綠的土豆、不新鮮的土豆等含有對人體神經系統有害的龍葵素等毒素,切忌食用。 建議在寶寶滿6月齡后適時添加。 此外,孕婦、哺乳期媽媽也都可以適量吃一些土豆。 對孕婦來說,土豆具有營養補益、促進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功效,還有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但發芽或發綠的土豆中所含的生物堿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準媽媽切忌食用。 對哺乳期媽媽來說,土豆富含膳食纖維和鉀等營養素,能增加產后媽媽的食欲,調節身體的酸堿平衡,有利于產后媽媽的
有的寶寶四個月就開始吃輔食,而且有的6個月才開始吃,對于寶寶的輔食添加,到底什么時候加輔食好呢?對于這個問題,本篇給予詳細的解答。 輔食添加的時間一直以來有不同的說法,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因此添加輔食的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輔食添加并不是越早越好。 另外,添加輔食后,媽媽要仔細觀察寶寶吃輔食的種種信號。 中國衛生部2007年印發的《嬰幼兒喂養策略》也明確指出: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但同時專家也指出孩子什么時候加輔食,在具體開始添加輔食時,往往視寶寶的情況掌握在4-6個月之間。 過去的觀點認為嬰兒滿4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因4個月大的嬰兒已能分泌一定量淀粉酶,可以消化吸收淀粉。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的新的嬰兒喂養報告,提倡在前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六個月以后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食物,母乳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疑問,加輔食后應該如何安排喂奶時間呢?是兩次輔食間喂奶還是喂了輔食后接著喂奶呢?今天就來幫寶媽理理思路。 PDF原則的喂養建議 如果寶媽一直按照PDF原則喂養寶寶,并且到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那么此后1個月內的作息建議是這樣的:每天喂三次輔食,同時喂三次奶,奶和輔食之間不留間隔(喂完奶20分鐘內就喂輔食),寶寶三次吃奶和輔食的時間與全家吃飯的時間基本一致,有的寶寶可能需要睡前1小時加一次奶。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先喂母乳,再喂輔食,以保證母乳的攝入量,否則很容易在短期內離乳。如果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很差,可以先喂一邊母乳,接著喂輔食,之后再喂另一側母乳,然后再嘗試喂輔食。 人工喂養的寶寶 喂配方奶的寶寶則要先喂輔食,然后再喂配方奶。 混合喂養的寶寶 母乳和配
甜味中的機密 佑佑從小就愛吃甜食,喝水要喝甜果汁,吃零食要吃有甜味的餅干或是點心。可是佑佑媽媽總是擔心,都說糖對牙齒不好,那糖還能吃嗎?再說,有些糖是化學合成的,對身體有沒有影響呢?媽媽真想知道甜味中到底有哪些秘密? 現在就讓各種甜味來源——亮相,說清來龍去脈,讓媽媽們看個明白,選個放心,在和甜味美食打交道時也更有主見。 你在超市中能買到的糖 ● 白糖:白糖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糖,它的甜味純正,廣泛用于各種甜食和飲料。 白糖雖然安全無毒,但過多食用會增加糖尿病、肥胖癥、心血管疾病、B族維生素缺乏和鈣缺乏的風險。果醬、飲料、蛋糕、巧克力含有大量糖,此外,烹調當中也經常加糖。 按推薦數量,白糖最好不超過膳食總能量的10%,也就是說,媽媽每天攝入白糖不宜超過50克,而寶寶不宜超過30克。 ●
給寶寶添加輔食不是一件容易事。這里面有著很多問題。比如寶寶輔食到底一頓吃多少合適?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階段的進食量、奶量、輔食的性狀等都會有所變化,這里為大家整理出各階段寶寶的進食需求,以供家長參考—— 7~9個月的寶寶 在這個剛開始添加輔食的階段,主要是讓嬰兒適應新的食物并逐漸增加進食量。輔食添加初期,建議單次喂食時,先喂輔食后喂奶,一次吃飽。 初期,家長最好選擇寶寶健健康康而且情緒也比較好的時候開始添加。 頻次:,母乳或配方粉4~6次/天;輔食喂養2~3次/天。 推薦量:每天大約600ml的奶量;優先添加富含鐵的食物,過渡到9月齡時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50g肉禽魚,以及適量的嬰兒米粉、谷物;蔬菜、水果以嘗試為主。 輔食質地:從剛開始的泥糊狀,逐漸過渡到9月齡時帶有小顆粒
很多媽媽發現,給孩子添輔食以后,有一陣子孩子可能睡不好覺了,大便也有改變。不管媽媽給孩子添米粉,還是蛋黃、菜泥、肉泥,都是如此。 一添加輔食,新問題又多了,讓媽媽們很擔心。 1、剛添輔食時,孩子為什么睡不好覺呢? 這是因為,即便沒有任何過敏情形,孩子的腸胃以前習慣吃奶,現在也要努力適應新的食物啊! 這種新的食物的性狀、營養配比跟奶有很大的不同,而孩子的腸子定向蠕動功能、消化吸收功能乃至菌群系統,都有一段適應調整期,非常正常。 2、孩子頻繁夜醒,夜里要加輔食嗎? 其實,我們人類,在晚上是不需要食物的。孩子頻繁夜醒,實際上是小動物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是希望能時時刻刻尋覓到大人的保護和安慰,這對維持生存是有積極意義的。 因此,他在夜間吸吮媽媽乳房是以安撫為主,而營養則是次要的。 母乳本身很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