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浴怎么訓練?寶寶三浴是什么?寶寶三浴可以提高免疫力嗎?提高寶貝的抵抗力是家長必須要做的事情,那么,抵抗力怎樣提高呢?除了堅持母乳喂養,在家里能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跟大家講解一下“三浴”訓練,這對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大有好處哦!
1、日光浴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不但有殺菌的作用,同時能夠將皮膚內的一種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腸道鈣和磷的吸收,可以預防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同時陽光的照射還能刺激人體新陳代謝活動,增強神經系統的技能,促進皮膚健康。
紅外線有活血及調節體溫的作用。幾個月的嬰兒體溫調節機能還不健全,可以由看護人帶出室外進行短時間地曬太陽,但不宜日光浴。兩三歲以后即可以戶外進行日光浴。
具體做法:選擇一個方向朝南、空氣流通但又沒有風的地方,讓寶寶躺下,注意溫度要在22℃以上,安排在飯后一小時左右為宜。也可讓寶寶躺在床上,裸體,使全身均勻地接受日光照射。可先曬背部,然后是兩側及胸腹部,要注意遮擋孩子的眼鏡避免陽光刺激,避免過熱。
開始時,每側時間為半分鐘,以后逐漸延長,整個日光浴的時間可在25-30分鐘之間。每周停曬一天。當氣溫超過30℃的時候,就要暫停日光浴鍛煉了。還應注意,當小孩出汗過多、皮膚發紅或日光浴鍛煉后出現精神不振、頭昏、食欲減退、脈搏增快等異常表現時,應立即停止日光浴鍛煉。
2、空氣浴
空氣浴是利用空氣的濕度和帶電離子的副作用對嬰幼兒進行鍛煉,利用體表溫度與氣溫的差異來刺激人體本身,以提高嬰兒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這項活動在孩子出生后兩個月便可以進行。
具體做法:先在氣溫不低于20℃的室內進行。先穿好平時的衣服,然后逐漸減少到只剩下短褲。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鍛煉之后,就可以在氣溫比較適宜,沒有風的日子,飯后1-1.5小時后把嬰兒帶到室外去進行鍛煉。事先可用干毛巾輕輕摩擦小兒全身的皮膚。這種鍛煉每天可進行1-2次,開始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兩三分鐘就行了,以后再慢慢地增加到兩三個小時。
冬季戶外活動時僅暴露面、手部,注意身體保暖。應該提醒一點,在有風時進行空氣浴鍛煉要格外小心,如果小兒出現皮膚蒼白、口唇發青、起雞皮疙瘩,就要立即增加衣服。由于空氣浴是比較緩和的鍛煉,除了身體特別虛弱、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的小兒以外,都可以進行這項鍛煉。
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戶外活動。嬰兒出生后應盡早戶外活動,到人少、空氣新鮮的地方,年長兒除惡劣氣候外,鼓勵多在戶外玩耍。只要有條件,家長應盡量把幼兒帶到寬敞的庭院、公園等兒童室外的游戲場等地方去進行各種活動。
在公園里空氣清新,活動場地大,家長和孩子可以散步、玩大型玩具、游戲、跑跳、騎自行車、坐蹺蹺板、玩攀登架等。在冬季里可以讓孩子玩雪球、堆雪人、雪滑冰等。這些戶外活動應該是經常的,使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動,既得到鍛煉又陶冶性格。
3、水浴
由于水的傳熱能力比空氣強,溫水浴可提高皮膚適應冷熱變化的能力,故不僅可保持皮膚清潔,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食欲,有利于睡眠和生長發育。冬季應注意室溫、水溫,作好溫水浴前的準備工作,減少體表熱能散發。
水浴鍛煉方法很多,采用較多的是擦浴、淋浴和游泳這三種方式。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水浴方式。
a、擦浴,適宜于七、八個月以上的小兒,水溫32—33C,待嬰兒適應后,水溫可逐漸降至26C。先用毛巾浸入溫水,擰至半干,然后在嬰兒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畢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膚微紅。每周3-4次。
b、淋浴,適合于三周歲以上的兒童。游泳(包括湖水浴、海水浴)則適合于年齡大一點的兒童,而且要有大人陪伴,以免發生意外.進行低體溫的水浴能刺激神經、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適用于3歲以上兒童,效果比擦浴更好。每日一次,每次沖淋身體20—40秒鐘,水溫35~36C,浴后用干毛巾擦至全身皮膚微紅。待兒童適應后,可逐漸將水溫降至26~28C。
c、嬰幼兒游泳,也是施行水浴的方法之一。游泳是孩子的本能,胎兒在母體內就生活在羊水中,所以游泳的動作是在母體內就發展著。一般來說,孩子是喜歡游泳的,可以說具有學游泳的天賦,而實踐也證實了這一點。
只要家長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讓孩子進行“三浴”訓練,就能夠逐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也不會那么容易就生病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