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說話后,這兩種情況會讓寶媽很頭疼,了解原因心里才有數(shù)。同時對這個世界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會想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
小張說寶寶一直不開口說話的時候,自己十分擔心,生怕是不是身體有什么問題。等會說話后,沒想到需要避開的坑還有這么多。
確實,寶寶在不會說話時,只有一個擔憂,就是寶寶什么時候才會說話。等到寶寶會說話后,沒想到擔憂卻越來越多。尤其是當寶寶出現(xiàn)這兩種情況時,沒有幾個家長不頭疼。
說話不流暢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說話時出現(xiàn)停頓、重復、句子不連貫時,不禁會產(chǎn)生一種憂慮,“寶寶不會是個小結(jié)巴吧”。這在剛剛學會說話的寶寶身上是很正常的表現(xiàn),畢竟不能要寶寶開口就是口若懸河吧。
在這種時候,爸爸和媽媽首先不能著急,因為你越急,當這種情緒傳染給寶寶后,他越著急就越說不清楚。要接受寶寶會有不流暢的時候,然后耐心傾聽,可以引導寶寶跟隨學習你說話,告訴寶寶不用著急,話慢慢說也能讓人聽明白。
說臟話
學外語時最先學會的是臟話,沒想到這句話放在寶寶學說話上面也一樣。有些小寶寶別看別的話說不清楚,臟話可是一個比一個說得流利。并且會說臟話的寶寶可絕不是少數(shù)。
如果發(fā)現(xiàn)家里的寶寶開始說臟話,首先家長要進行自省,看是不是自己身上的壞習慣讓寶寶學去了。家長們要先做到不說臟話。
然后對于寶寶說臟話的行為反應不要太過激烈,有些寶寶會有叛逆心理,越是禁止的偏要去做,反而可能會是激怒家長的方法。而且小孩子哪里懂臟話是什么意思,或許就是想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所以這個時候一定不要給他們過多視線。
等到他發(fā)現(xiàn)周圍沒有人在說臟話,自己說臟話也沒人在意,就會覺得這個舉動沒有意思,漸漸也就不說了。
你家寶寶是幾歲開口說話的呢?在學說話的過程中有遇到什么難題嗎?快來評論里和眾位媽媽討論一下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