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可能很多媽媽都會拍著胸口說:不怕,燙傷這種小事,我們可懂了,小編不用教啦。
NO!燙傷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處理不慎,輕則會給寶寶留疤,重則可是帶來一輩子的傷害,所以還是建議各位媽媽們,仔細讀一下專家的解讀吧,不要被自己的“常識”帶偏了,走錯了誤區都不知道哦!
只有高溫才會燙傷寶寶嗎?
當然不是,低溫也會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于體溫(37℃)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低溫燙傷最易發生在冬季,這是因為冬季氣溫低,人體皮膚的敏感度下降。
冬天為了取暖,大家很喜歡使用一些發熱的電器,如電暖爐、電熱毯、暖風機、電熱水袋還有暖寶寶等。如果人體皮膚幾十分鐘乃至幾小時不間斷地接觸,就會逐漸烤熟你的皮膚乃至皮下組織,造成面積很小但是深度極深的燙傷。
高危人群:嬰兒、兒童、老人、病人!
嬰兒、兒童、老人、病人等人群,對熱感和痛感的感知度都特別低,也極容易發生低溫燙傷。
預防低溫燙傷,應注意
電暖爐和暖風機不要對著孩子吹,也不要讓孩子靠近,最好距離兩米以上。
使用電熱毯時,先暖被窩,然后關掉電熱毯再睡覺。
電極式熱水袋容易爆炸,建議不要使用。使用熱水袋時,要用毛巾包裹熱水袋,以免直接接觸。
最好不要給孩子使用暖寶寶熱力貼,如要使用時,記得是貼在較厚的純棉衣服上面,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燙傷可以涂醬油嘛?燙傷膏之類的有用嗎?
醬油、醋、牙膏等傳統處理中經常會提及的東西,千萬不要在傷口上亂涂,這會加重傷情,還會讓醫生無從評估和處理。
至于燙傷膏,在護理燙傷的標準做法中,并沒有提及使用。那燙傷膏有沒有用呢?我認為是有點用但非首選,燙傷膏可以使傷口保持濕潤,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傷口在濕潤環境下的愈合速度比在干燥環境下要快。此外,有些燙傷膏里的成分有抗炎消菌的作用,例如蘆薈。
正確的處理方法
燙傷發生時,立刻用流動的清水(如自來水)沖洗5~10分鐘,之后用冷敷的方式直至疼痛明顯緩解。如果燙傷部位不方便用水(如臉部),可用冷水浸泡毛巾然后冷敷。
注意!
不能用冰水或冰塊直接冷敷,這樣做會加重皮膚損傷。
不建議過長時間的流水沖洗或冷水浸泡,這樣會將皮膚泡軟(浸漬),加重損傷。
水皰要不要挑破?
關于這個問題,醫生中有兩種觀點:有的建議挑破,認為不挑破,積液容易導致感染;有的則不建議挑破,認為挑破后會更容易受感染,而積液是能被身體自行吸收的。
而我的觀點是,如果是比較小的水皰可以不挑破,讓身體自行吸收即可,如果是比較大的水皰,最好是去找醫生進行處理。如家長非得自行挑破,請注意在挑破前要消毒干凈傷口(用清水清潔,不推薦用碘劑,因為會阻礙傷口生長)和工具(用碘劑或酒精),挑破后也要注意傷口消毒和防護(外涂抗生素藥膏,如莫匹羅星乳膏、夫西地酸乳膏、多黏菌素軟膏等),以防感染。
傷口不能動、不能接觸水嗎?
如果傷口沒有破損(水皰完整沒破),是可以接觸水的;如果有破損,最好少接觸甚至不接觸,避免傷口出現感染。
如果燙傷累及關節部位,如手指的關節,在傷口愈合的過程中,要注意做些物理的拉伸運動,以防止縮短變形。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