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原來是這幾個方面做錯了,好多家長正在犯的錯誤。我都沒那么好耐心追著喂飯,愛吃不吃,倒是他奶奶每天追著喂飯,哈哈我到底是不是親媽。
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應該是每位家長最頭疼的問題,我家熊孩子也是,一到飯點就特別“忙”,一下要玩挖機了,一下要看電視了,一下又要上廁所了,狀況極多。這不,昨天晚飯,我兒子剛坐上飯桌吃了兩口飯,就吵鬧著要去看他的小金魚,怎么和他說都不行,軟磨硬泡,口水說干他也聽不進去,我是屬于很沒有耐心的,不吃拉倒,我就隨他去了,就想著等他餓了自己總會吃的,可是家里老人不這么想,就怕餓到自己寶貝孫子。
奶奶連忙一碗飯一端跟在屁股后面能喂一口是一口。后來一小碗飯硬是喂了一個多小時才算勉強喂完,心累。
在排除自身疾病的情況下,寶寶不好好吃飯多半是家長帶出來的不良的習慣所致。通常家人長輩寵孩子,對孩子可謂是百依百順,會讓孩子覺得在這個家你們大家都得慣著我,所以吃飯的時候也不好好吃。我兒子在一周歲學吃飯的時候,他奶奶老喜歡一只手抱,一只手端飯,然后整個村轉悠,邊玩邊吃。
這樣子注意力一會兒被這個吸引,一會兒被那個吸引,嘴里含著的飯都忘記嚼了,一含就是好久,這樣對牙齒也不好。然后家里吃的東西又多,各種零食各種牛奶,每次逛超市都要買一堆吃的,零食吃飽了飯又吃不下,喂飯難喂,然后過了飯點肚子餓了又要吃零食,就這么惡性循環,不給他吃還鬧,不過他的這種鬧在我面前是沒用的,只有在爺爺奶奶面前有效果,屢試不爽。
所以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非常重要,大人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寶寶開始學吃飯開始,就要讓寶寶自己坐在寶寶專用的餐桌上,不能讓寶寶到處走,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現在是用餐時間,不能干別的事。
2.一餐飯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二十分鐘左右最佳,寶寶不好好配合吃飯的話,那么好,時間到了,大家都吃飽了,飯菜全部收掉,再想吃飯的話只能等下次用餐時間,要讓寶寶從小意識到一日三餐的概念,中間不能給寶寶吃任何除了水以外的東西,偶爾吃一點水果沒關系。
3.家里最好不要有零食,就算有,也一定不要放在寶寶能看到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這樣寶寶吃慣了零食就容易厭食挑食,變得不愛吃飯,家長們喂飯就更難喂了。
4.平時給寶寶的飯菜切忌不要有重口味的食物,比如特別辣,或者特別鮮的,這些都容易讓寶寶變得厭食挑食。
如果這四點都做到的家庭,寶寶還是不能好好吃飯,那就考慮寶寶是不是缺鋅或者積食了。
缺鋅的癥狀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精神欠佳,容易出汗,嚴重的還會影響寶寶的體格和智力發育,通常夏天缺鋅的寶寶比較多,所以夏天補鋅的效果也是最好。食物里面補鋅的有牡蠣,蘋果,花生,芝麻,魚,瘦肉,核桃等。
積食的癥狀是舌苔白,嘴和臉發紅,口氣大,大便臭,如果有以上兩點癥狀,就很可能是積食了,那么面對積食的寶寶,寶媽們應該幫寶寶強健脾胃和多幫助寶寶運動以給寶寶消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