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只是儀式,食材搭配、制作方法才是輔食真正的考場!
張羅著給寶寶加輔食,不太輕松啊。
四處搜集寶寶能吃的東西,冰箱上貼滿花花綠綠的輔食制作方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別提多頭疼了!
寶寶很饞我們吃飯,可他才4個月,加輔食早了點兒?
各個年齡段,輔食都該怎么吃?
肉類多大能吃?
1 添加輔食,既要看月齡,也要看信號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
①健康、足月出生的寶寶:滿6個月引入輔食最佳。
②一些發(fā)育較快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輔食,但不能早于4個月。
③引入輔食,最遲不能晚于8個月。
④早產(chǎn)兒應(yīng)使用矯正年齡(月)=出生后實際月份-(40-出生時實際孕周)/4。
其它小信號
月齡不是唯一標準,寶爸媽還應(yīng)觀察這些:
①寶寶是否已經(jīng)對大人吃飯產(chǎn)生興趣,比如:大人吃飯時,寶寶眼神固定緊盯著,并且還會吞咽、流口水等;
②寶寶近期體重增長偏緩,也是一個添加輔食的標志。
2 寶寶一點點長大,輔食這么進階不同月齡的寶寶,飲食構(gòu)成不同,整體上趨于復(fù)雜,照這樣一步步來調(diào)整:
4~6個月
此階段,寶寶是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輔食更多在于試探、產(chǎn)生興趣,所以對進食量不要求。
輔食的種類、數(shù)量要少,性狀要細軟。
7個月~1歲
此時,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加輔食后,不必主動減少奶量。
輔食構(gòu)成中,首先考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包括嬰兒營養(yǎng)米粉、稠粥、稠爛面條等,在此基礎(chǔ)上添加蔬菜、肉泥和(或)雞蛋黃。
輔食的種類、數(shù)量逐漸增多,性狀由細變粗。
1~1.5歲
輔食與奶制品的比例可達1:1,食物結(jié)構(gòu)配比同上。只要食品選擇得當,進食正常,就不須依賴營養(yǎng)品或營養(yǎng)補充劑。
PS:寶寶1歲以后,才能吃酸奶。
1.5歲以后
寶寶攝入的食物種類與成人食物相似,但味道相對清淡,性狀相對軟和細。直到3歲,才能真正與大人一同分享食物。
3 輔食添加的原則,并不難原則概述: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混合。
不斷嘗試,擴大寶寶的食譜
添加方式:給寶寶嘗試新食物時,可在1天之內(nèi)喂食2次,連喂3天。
在這3天內(nèi)留心觀察:
①如寶寶接受良好,那么這種食物進食一周后,就可以另添加新食物了。
②一旦寶寶出現(xiàn)異常反應(yīng),要暫時停喂,3~7天后再添加這種食物,如果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應(yīng)考慮寶寶對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3個月,以免對寶寶造成損傷,如過敏。
對了,寶寶吃完新輔食,出現(xiàn)不適癥狀怎么辦呢?大人要觀察是否可以緩解,同時向醫(yī)生、有經(jīng)驗的父母請教,尋求解決辦法。
總結(jié):在2~3個月的時間內(nèi),用上述方法不斷嘗試,就能獲得最適合自家寶寶的食譜了。
4 具體到行動,幾點建議輔食要“粗細搭配”
寶寶逐漸適應(yīng)了各種食物后,就要注意食物的粗細搭配了。這里不單指粗糧+細糧合理搭配,還包括對食物加工形態(tài)的選擇。
添加葷食在米粉、果蔬泥之后
葷食代表的是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理論上,滿6個月的寶寶就可添加,但有幾個問題要考慮:
①寶寶對米粉或其它簡單輔食,是否已經(jīng)接受?
②葷類食物的加工性狀是否為泥狀?
③寶寶接受葷食后,是否有過敏等表現(xiàn)?
④建議盡量遵循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fù)雜的規(guī)律,逐漸添加。
盡量不吃罐裝食品
不少小寶寶的泥糊狀輔食,都有現(xiàn)成的罐裝售賣品。不過,任何罐裝食品,都不如自己在家現(xiàn)做的新鮮。
盡管不少產(chǎn)品都標榜自己不含防腐劑或添加劑,但確實很難考究,怎么說都比不上媽媽親手做出的輔食吃得放心。
不同食材,不同處理
①根莖狀的蔬菜,如紅薯、土豆等:先蒸熟,后去皮,再制成泥糊狀。
②綠葉菜:應(yīng)整棵在沸水里焯,取出后再剁碎成菜泥。注意:不能先剁碎再焯水,這樣會使維生素大量流失。
③水果:取適量水果,去皮(可以先蒸熟),放入碗里搗碎,或用料理機打碎。用少量溫水調(diào)成泥糊狀,也可不加水直接喂,具體看寶寶的接受能力。
吃果泥,盡量選不太甜、不太酸、口味適中的水果。如果是蘋果、香蕉這類常見水果,用小勺刮泥,直接喂給寶寶,也是極好的。
噓!有一種屎很好吃寶寶4歲多時,第一次給他嘗試吃榴蓮。
舀了一小勺給他,這貨拿過勺子就往嘴里放,吃完意猶未盡地說:“媽媽,這個屎真好吃啊!”言外之意,好像你還吃過別的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