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常見于霉變的干果、堅果和谷物等食品中。特別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淀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曲霉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下,一旦霉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在濕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曲霉毒素的機率最高。
1、發霉的大米、花生。食物發霉了,是不能吃的,以常見的大米、花生來說,一旦發霉,最好選擇丟棄,大米、花生發霉了,往往是從內到外出現霉菌的,以一包花生來說,如果都壞了,直接丟棄,小心里面的黃曲霉孢子飛散出來,引起污染那就糟糕了。
2、變質的瓜子。瓜子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如果你所吃的瓜子有苦味,說明已經變質了,就不能再吃了??辔?,往往就是黃曲霉毒素,如果吃進了嘴里,最好吐出來,并且進行漱口。
3、有霉斑的玉米。眼下玉米成熟,恰逢梅雨季節,很多人在保管玉米的時候,很容易保管不當,導致玉米出現了霉變,上面有很多霉斑,這些霉斑的出現,往往就是黃曲霉素了。通常黃曲霉毒素容易出現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中,所以對于玉米、麥子一定要注意保存。
黃曲霉素含量在30-50μg/kg為低毒,50-100μg/kg為中毒,100-1000μg/kg為高毒,1000μg/kg以上為極毒。其毒性為氰化鉀的10倍,為砒霜的68倍。 黃曲霉素含量在1mg/kg就可誘發癌癥。而1mg/kg黃曲霉素含量只相當于1噸糧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的毒性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人,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黃曲霉素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可誘發骨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1、預防黃曲霉毒素最好、最現實的辦法是盡量不要在自家里儲存過多的干果和谷類等食物。
2、如確實需要儲存干果和谷類等食物,要注意通風、干燥,防止霉變。
3、淘米時用手搓洗三四遍,可有助于去除大部分的黃曲霉毒素。
4、購買堅果、花生等盡量選擇小包裝,打開時嗅一下味道,一旦有變味情況立即整袋扔掉,以免抖開后霉菌孢子飛散出來。
5、黃曲霉毒素耐熱性非常強,在280~300℃之間才能分解,一般烹調甚至油炸都難以完全破壞它,所以建議將有霉味的食物堅決丟棄。若不小心吃到了霉變食物,要全部吐掉并漱口。
6、多吃各式青菜、水果等能有效降低黃曲霉毒素對人體的毒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