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分析:
對于實熱癥或陰虛內熱癥就不適合經常上捏脊,否則會越捏內火越重,就很可能會出現便秘加重,口舌生瘡,盜汗加劇,晚上睡覺煩躁甚至發燒。
上捏脊大補陽氣會助熱,熱就會促使身體機能加速運化,因此要根據孩子體質一般3~9遍就可以,多捏無益。有的家長就覺得捏得越多越好,每日給孩子捏上十幾二十遍,而且早上捏完晚上還繼續捏,長期堅持的話反而造成嚴重傷害。
2、貼心建議:
孩子要捏脊的話,就要先分析清楚寶寶本身是什么樣的體質,對于素體陽虛的孩子而言,陽氣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會增強,胃口也會變好。
1、好處分析:
捏脊是在人后背的膀胱經和督脈上操作的,上捏脊是從長強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脈主一身之陽氣,幾個主要穴位都是升陽的穴位。上捏脊能調動一身陽氣,陽氣升,可溫腎健脾,令脾腎得以運化,屬補法。所以更適合虛寒證為主的積食、便秘、腹瀉、感冒等癥狀。
下捏脊順序跟上捏脊相反,逆瀉督脈,有清熱瀉火通便之效,屬于瀉法,平時多用于實熱證,比如發燒或便秘的治療,極少用于平時保健。實際運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單用推背代替。
2、貼心建議:
捏脊分為上捏脊(即是從下往上捏)和下捏脊(從上往下)。不過因為日常保健下捏脊用得比較少,所以大多父母就只知道上捏脊。上捏脊和下捏脊是針對不同的病癥使用的,不能蠻目使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