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味誘人的春筍頻頻出現在市民餐桌,但因春筍引發的過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的兒童也隨之上升。醫生提醒家長,新鮮竹筍少兒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由于竹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為草酸鈣,過量食用對小兒的尿道系統和腎臟不利。特別是處于發育期的兒童,骨骼發育尚未成熟,而筍中含有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鋅的吸收。兒童如果吃筍過多,會使他們缺鈣、缺鋅,造成生長發育緩慢。 另外,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王霞芳醫生告訴記者,竹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大量進食后,較難消化,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嚴重的還會引起腸胃不適。現正值春天,孩子吃筍過多,容易誘發兒童出疹。市皮膚病醫院專家認為,春季本來就容易過敏,對容易產生攝入性過敏的兒童來說,食用春筍易引發蕁麻疹。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對于新媽媽來說可能會無從下手,甚至還有點緊張?什么時候開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之前注意啥,不愛吃又該怎么辦?這些問題,讓寶貝家姨的金牌月嫂來替你解答。 一、什么時候添加輔食? 1、添加輔食,4個月or6個月? 小嬰兒唾液腺分泌相對的少,4個月才開始逐漸增加,5-6個月分泌量增多。唾液具有消化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同時唾液還有消化酶,主要是淀粉酶分泌增加,能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作用。根據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在4個月前是不能早添加輔食的。 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為滿足其不斷發展的營養需要,母乳喂養寶寶可在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奶粉喂養的寶寶可以在4個月后開始嘗試輔食,以增加營養獲得。 當然,每個孩子發育是有差異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完
自然界的食物種類多種多樣,但成年人喜歡的食物并不適合年幼的寶寶,不同階段的寶寶所添加的食物各有講究,父母遵照寶寶營養所需添加食材! 4~6個月的寶寶:注意鐵,鈣,B族維生素的供給 專家建議從6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媽媽們在具體掌握時不必太過教條,目前一般認為寶寶在4個半月至6個月之間添加輔食時都是可以的,這個階段的寶寶比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主要是鐵。另外隨著奶量的減少,鈣也是值得關注的營養素,寶寶添加輔食可以選擇鐵強化米粉,其他食材如:土豆,黃瓜,紅薯,南瓜等也可以逐漸添加,如果寶寶個子長得快或者奶量偏少,也可以考慮添加鈣補充劑! 6~7個月的寶寶:補充粥和肉類 這個階段可以在六個月輔食食材的基礎上添加肉泥,肝泥 ,莖葉類蔬菜,并在迷糊之外逐漸添加粥和面條。 6-7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的食材還有西藍花,蘋果,香蕉等,如果寶寶對
怎么理智應對應對不愛吃輔食的寶寶?生活中寶寶不愛吃輔食、不愛吃飯,真是媽媽們最煩心的事。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寶寶不愛吃輔食這世紀大難題。 初添輔食,寶寶不接受? 寶寶剛加輔食的時候,ta還處于探索階段,我們不要隨意給寶寶打上挑食的標簽。來看看以下幾點注意點: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那不是挺舌反應。 不要等到寶寶特別餓的時候喂輔食,因為那時候寶寶通常會不耐煩或大哭(內心奔潰??我的neinei呢?),這不是嘗試輔食的好時機。 一開始寶寶吃的輔食量會比較少,畢竟人家胃就那么大??不要給寶寶施加壓力。 注意食物的形狀,一開始輔食形狀加工過粗,寶寶有可能會拒絕,嘗試變得細膩些。 寶寶在接受新食物時,都有一個
從寶寶吃第一勺輔食開始,到逐漸變成像成人一樣吃飯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們總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在孕嬰童大講堂的課堂上就有寶媽提出這樣的疑問:寶寶到了吃輔食的年齡,他不吃輔食怎么辦? 輔食對寶寶是全新的體驗 我們知道,寶寶添加輔食不能早于出生后4個月和不能晚于出生后6個月,在這段時間內寶寶還要滿足3個必備條件,1、頭可以很好的豎立起來,2、嘴可以很好的吸進食物,3、挺食反射消失。那么,如果滿足了這些條件寶寶還是不吃輔食又是怎么回事呢? 對于嬰幼兒來說,添加輔食不僅從它的形式,食物的性狀,食物的味道以及食物的種類等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成年人對新生事物尚且需要學習,更不要說從來沒有這種體驗的寶寶了,所以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學習的,寶寶也不
我其實本身就是個吃貨,對美食充滿著興趣,有了瓜瓜以后,在他輔食這塊,當然是要我自己來做的。不要小瞧我們博士的生活能力啊,早已經不是高學歷就是書呆子的那個年代了哈,而且,我也是有一定顏值的哈(么么么)。 今天先來幫大家好好捋一捋寶寶輔食怎么添加、添什么! 一、添加輔食到底什么時間合適? 媽媽們都一直糾結輔食添加時間,全球現在都沒有個統一說法,但目前比較公認的適宜時間是六個月左右。當然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可能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如果你的寶寶同時出現以下信號,就說明能夠添加輔食了。 1.能夠保持坐姿了,能夠較好地控制頭頸部,在有支持的情況下可以坐穩; 2.開始對食物感興趣了,開始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們吃飯; 3.有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有抓起食物送進嘴里的意識了; 4.當我們用勺子喂食,他不再用舌頭頂出
3歲前的嬰幼兒對營養的需求是與其生理特點相關聯的。嬰兒剛一出生,就完全脫離了依賴母體吸取營養的寄生生活,轉變為獨立生活。這時孩子的身體十分孱弱,其一哭一動、呼吸、消化、血液循環、排泄以及睡眠等都需要從食物中吸取各種營養素,從中獲得延續,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熱量。所以說,營養是嬰兒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經醫學研究表明,小兒每公斤體重營養素的需要量要比成人高。成人每公斤體重需要45千卡的熱量,而1歲兒童每公斤體重需要100千卡,為成人的兩倍多。成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2克蛋白質,3歲前嬰幼兒卻需要3.5克左右,近成人的3倍,從營養素的質量來看,兒童最需要優質蛋白質,依靠它來促進生長發育,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所以說,嬰幼兒需要的營養素必須質高量足。 3歲前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尚處于發育階段,消化的能力較弱,加之乳牙要在兩歲多才長滿20顆。咀嚼能力很差,所以他
莧菜:去熱通便補鈣 吸收大自然的靈氣,野生野長,既沒化肥的催生,又沒農藥的污染,營養價值還很高,這樣的野菜,對于如今的人們,誰不愿享有?如果是能夠讓幼小的孩子吃上這野菜的美味,既補充營養,又去熱通便,那是許多家長求之不得的。 莧菜就有這樣的功能。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李乾構教授說,莧菜含維生素C、粗纖維、蛋白質、脂肪、糖類、鐵、鈣、磷,它能解毒清熱、清利濕熱、通利二便的作用。 莧菜中豐富的鐵、鈣含量,為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莧菜不含草酸,莧菜中的鈣、鐵進入人體以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所以常吃莧菜能促進小兒的生長發育。 推薦食譜: 莧菜粥:用粳米把粥煮至粥將爛熟時,加入莧菜、精鹽、油,再略煮即成。 莧菜炒蝦仁:莧菜干炒,放蝦仁,具有補虛助長的功效,最適合兒童食用。 莧菜餃子:將莧菜切成碎末,清炒
歡迎來到bee爸廚房,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食譜是:芋頭毛豆漿,非常適合1歲以上寶寶秋季食用,本食譜不僅可以給寶寶補充卵磷脂,改善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還可以增強寶寶免疫功能,提高寶寶機體的抵抗力,為寶寶秋季預防感冒等疾病,提前做好準備。 芋頭豆漿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毛豆具有增強食欲、健脾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可以改善寶寶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另外,毛豆中的鐵,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以作為兒童補充鐵的食物。 芋頭口感細軟,是一種很好的堿性食物。芋頭中,含有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后,能產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芋頭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毛豆和芋頭搭配,不僅可以給寶寶補充卵磷脂,改善寶寶大腦的記憶力和智力水平,還可以增強寶寶免疫功能,提高寶寶自身的抵抗力。 需
◆高霖 人們都知道餿飯不能吃,但未餿的剩飯,有時吃了也會引起食物中毒。 自然界廣泛分布著一種蠟樣芽胞桿菌,容易污染各種食品,尤其是在米飯一類含淀粉較多的食品中更容易生長繁殖。據調查,夏秋季隔夜米飯中該菌的檢出率可達20%~30%。 值得注意的是,剩米飯上污染和繁殖了蠟樣芽胞桿菌后,米飯僅有稍微發粘,感官性狀上無多大改變,人們往往不易察覺。倘若被污染的米飯在食前未經充分加熱,就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潛伏期多數為1~6小時,短的只有30分鐘左右,表現為胃部不適、惡心、嘔吐、頭暈乏力,少數人有腹痛、腹瀉。 因此,每餐米飯應吃多少做多少,避免剩飯過夜。從冰箱內取出的隔餐剩飯,食前亦須充分加熱后方能食用。
有了孩子之后,新手爸媽時刻關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成長的每一件事都特別注意。尤其對于添加輔食這件事,不僅是孩子的大事,對爸媽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后臺收到好多新手媽媽的留言,什么時候是孩子添加輔食的好時機。 添加輔食雖然是孩子成長的一小步,但是也是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開始,爸爸媽媽們也一定要重視。 什么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2001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3),美國兒科學會(2005),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2005),美國家庭醫師學會(2007),加拿大兒科醫學學會(2005),歐洲兒科腸胃學會(2009),中國衛生部(2012)等權威機構建議滿六個月左右再添加輔食。 六個月左右是絕大多數寶寶適宜添加輔食的時間,并不是說,寶寶在5個月的最后一天不能添加,第二天馬上就能吃輔食了,每個寶寶的發育都不是完全同步的,每個
大多數的嬰兒可以在4~6個月左右逐漸喂養輔食。有些寶寶可能會對這種新的進食方式所吸引,很快就能夠接受。相比之后,另一些寶寶則會在一段時間內除了配方奶粉拒絕任何食物,變得愛鬧變扭,出現“罷食”現象,這讓不少媽媽特別擔憂。 寶寶拒絕輔食 媽媽很焦慮 有些寶寶可能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這種新的進食方式,對輔食抱著強烈的抗拒心理。輕則轉開小腦袋躲避著媽媽遞過來的小勺子,重則使出“殺手锏”大哭大鬧,媽媽也無計可施,除了著急也不知道要怎么辦。 5步讓寶寶不再拒絕輔食 添加輔食 適應變化 我們之所以說要在4~6個月準備給寶寶開始進行輔食,主要是為了適應寶寶此時的變化,原因有三: 1、發育的變化 在3~6個月期間,嬰兒的大腦對吞咽的控制能力更加成熟,而且口咽肌肉能更協調地配合。現在他們準備用嘴巴探索世界,他們這樣做是處于一
雖然有些寶寶在4-6個月就開始喂輔食了,但無論從生理角度,還是認知角度,在6-9個月開始喂寶寶輔食會更好。 因為在6個月前,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其營養成分能夠滿足寶寶的基本需求。 有些父母和老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總是想讓他們更早的吃輔食,其實這只會給寶寶和醫生帶來壓力,因為飲食問題并不是越早越好。 那么,第一次喂寶寶輔食應該注意什么呢? 1.如何選擇勺子 為嬰兒特制的勺子的深淺是合適的,而且前端是軟的,還能根據溫度變化而變換顏色,比較適合寶寶吃輔食。 或許有些老人認為,過去沒有這樣的勺子一樣養大孩子,但并不證明這是科學的。 因為過去常常把嬰兒當成縮小版的成人,所以許多物品并未按孩子發育不同階段的需求來設計,雖然同樣能將孩子養大,但在養育質量上是有差距的。
1歲半到2歲的寶寶,食物也逐漸以混合食物為主,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保證均衡營養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 可給寶寶少吃多餐,1歲半以后在三餐的基礎上,可在下午給寶寶加一餐的點心。但點心要適量不能過多,與晚餐的時間不要太近,以免影響食欲,點心的量要少而精,要有計劃地進行,避免高熱高糖的食物。也要注意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否則長此以往會造成寶寶營養失衡。 可以多給寶寶吃些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胡蘿卜、油菜、柿子椒等,不能以水果代替蔬菜,一般1歲半至2歲的寶寶,每天蔬菜和水果的攝取應在150~250克。
礦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和游離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飲用過多礦泉水,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機能,還會影響膽汁的形成和分泌,從而導致人體內的酸堿失調。 由于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過量飲用會使這些礦物質鹽刺激腎臟和膀胱,增加腎臟和膀胱的負擔。所以患有慢性腎炎、高血壓、心臟病及伴有浮腫的病人不宜飲用礦泉水,更不能將礦泉水當作治病的藥水服用。 適量的鈣攝入可以促進人的骨架、牙齒發育,增加細胞的通透性等,但是如果過量補充則會引起高鈣血癥,使人出現軟弱無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痛苦癥狀,而且過量的鈣可能導致腎結石,所以結石患者要少喝礦泉水; 鋅元素補充過多,不但會影響到身體其他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而且還可能引起身體組織的損傷; 鐵元素攝入過量可能會引發肝硬化和糖尿病,急
對于添加輔食的小寶寶,媽媽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寶寶不接受輔食,對于這種現象,媽媽們應該首先弄清楚原因,以便盡早找出應對的辦法,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寶寶不接受輔食的20個原因。 寶寶不愛吃輔食,可能有以下原因: 1. 母乳充足,吃不下輔食; 2. 依戀母乳; 3. 厭食牛乳剛剛結束,一時很喜歡吃牛乳; 4. 喂完奶不長時間就喂輔食,寶寶根本沒有食欲; 寶寶不接受輔食的20個原因 5. 輔食太沒有滋味了; 6. 不喜歡吃購買的現成輔食; 7. 不喜歡使用喂輔食的餐具( 母乳喂養兒不喜歡吸吮人工乳頭,不喜歡用小勺往嘴里送飯); 8. 喂輔食時燙過寶寶或嗆過寶寶等(嬰兒已經有記性了); 9. 用喂過苦藥的奶瓶、小勺、小杯、小碗喂寶寶輔食(這事寶寶記得清楚著呢,他不想上當); 10. 喂奶時抱著寶寶,喂輔食時卻讓寶寶坐在小
眾所周知,一般在寶寶4-6個月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小寶寶自己想要加輔食,他/她會對你發出相應的信號哦,下面小編就為您盤點應給寶寶天添加輔食的7個信號。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不少媽媽都會疑惑一個問題,什么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最為合適呢?如果太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又擔心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會消化不了從而影響健康。如果太晚添,又會擔心寶寶所需的營養會跟不上。其實,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決定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來說,當寶寶想要且能夠吃輔食時,會有以下的7大信號! 信號一:抓到東西往嘴送 在寶寶半歲大左右,就會出現常常在抓到任何東西后都會往嘴里送的行為。小文媽也有同感,她說那個時候的小文,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害她擔心得把家里危險的東西和藥物都藏好,或者放在小文拿不到的高處。而且還要時常看著,防止他亂吃東西。 所以寶寶出現抓到東西就往嘴里送的情
輔食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媽媽自制的輔食,一種就是市面上賣的成品輔食,對于這兩輔食,都有人選擇,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們的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盡可能的選擇自己制作輔食,因為這樣可以遠離隱形鹽的傷害,請看下文詳細講述。 嬰幼兒食品的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家長們的廣泛關注。在購買每一種食品之前,家長都會關注配料表,對每一種添加劑都銘記于心。但是,關于嬰兒食品中的鈉超標,家長們估計了解的不多。 由于小兒的腎臟功能發育不全,常吃高鈉食品會導致孩子口渴、肌肉酸疼、面部潮紅,嚴重的會導致血壓異常,這可能增加他們成年后患高血壓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很多兒童零食,包括膨化食品、牛肉干、豬肉干、海苔、果泥、果蔬汁、茶飲料等食物中,其鈉含量都比較高,在購買產品前,一定要注意它的營養成分表,比如,一款牛奶味餅干,吃起來并無咸味,但是在營養成分表中顯示,每100
眾所周知,孩子四個月以后,純的母乳和牛奶已無法滿足嬰兒所需的營養,因此,一定要進行輔食添加,為了讓寶寶健康的吃上輔食,在此,親親寶貝小編整理出輔食添加的要點,希望媽媽們能將這些要點謹記在心。 香蕉泥是開始添加的首選輔食,并且嬰兒喜歡吃。然后可添加絞肉機絞出的嫩肉餡,最后再加雞蛋。再加柑橘類水果、花生、小麥、玉米。每次添加一種新的食物,一周后再換另一種從未嘗過的食物。 這樣,你就可以觀察嬰兒是否有過敏反應,如:皮疹、蕁麻疹、喘鳴、腹瀉等。如果有家族性過敏史,要格外謹慎,過敏性食物包括牛奶、雞蛋,尤其是蛋清。 專家建議:合理營養就是指膳食平衡,食物種類多,并盡可能接近其自然狀態 不要去買罐裝的商品類嬰兒食品,你可以在家自己為嬰兒做。比如:用一個混合機,食品處理器或食品磨等。如果你給嬰兒買來食品后,請仔細閱讀標簽,避免食用其中加入甜味劑的食物。電視上經常可看到添加鐵元素的嬰兒固體
嬰兒長到4至10個月,乳牙萌發,總想咬硬的東西,這時,一些家長會買來牙膠或“磨牙棒”之類的輔助工具,幫孩子鍛煉咀嚼能力。 然而,在溫州務工的徐某夫婦,怎么也沒想到,自己6個月大的兒子,吃了某品牌的“磨牙棒”餅干后,還沒幾分鐘,就被噎住了,最終孩子因搶救無效死亡。 徐某夫婦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喪子之痛,隨后一紙訴狀,將該品牌“磨牙棒”的生產商、經銷商和嬰幼兒用品店一起告上法庭,索賠65.7萬元。 6個月大的男嬰吃“磨牙棒”餅干窒息身亡? 去年12月,徐某的妻子,在湖北老家生下了兒子小豪(化名),今年2月接到溫州生活。 6月21日,徐某夫婦到市區某嬰幼兒用品店買奶粉,營業員推薦了一種嬰幼兒“磨牙棒”餅干,我們就買了一盒。 6月23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