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鐵的話會有哪些癥狀呢?對身體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寶寶缺鐵會影響智力發(fā)育?三道食譜搞定缺鐵寶寶!
怎樣才能確定寶寶缺鐵?寶寶缺鐵到底應該怎么補?今天請來了我們的老朋友@ 復旦大學營養(yǎng)學碩士李靚莉,給大家講講缺鐵寶寶的那些事兒。
鐵對寶寶多重要?
1鐵對寶寶的生理作用?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體內(nèi)氧的運送和組織呼吸過程。
鐵與紅細胞的形成和成熟有關,人體內(nèi)2/3的鐵存在紅細胞中。
2缺鐵會造成什么后果?
大家通常將缺鐵和貧血相互關聯(lián)在一起。其實鐵缺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鐵減少期;
●第二階段是紅細胞生成缺鐵期。這兩個階段的鐵缺乏其實尚未出現(xiàn)貧血;
●第三階段缺鐵性貧血期才是貧血,是一種嚴重的鐵缺乏后果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鐵缺乏時,肝儲存的鐵會最先下降,隨之次優(yōu)先使用鐵的組織如骨骼肌和小腸中的鐵也會下降。
當鐵缺乏程度更為嚴重時,心肌鐵的儲存也會減少,接著是腦鐵下降,最后才是紅細胞中的鐵減少。
簡而言之,在寶寶發(fā)生缺鐵性貧血之前,寶寶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鐵缺乏的前兩個階段,已經(jīng)受到了很多影響,包括大腦神經(jīng)發(fā)育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媽的千萬不要以為缺鐵只是導致貧血而已,在被診斷出缺鐵性貧血之前,鐵缺乏就會對寶寶的認知、學習能力、行為智力發(fā)育等產(chǎn)生影響,并且這種損害可能持續(xù)到兒童期,是一種不可逆的發(fā)展過程。
一旦確診缺鐵性貧血,一定要通過鐵劑及時補充糾正貧血狀態(tài)。
并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繼續(xù)服用3-6個月,增加體內(nèi)鐵儲備。
3缺鐵的診斷標準?
血紅蛋白(Hb)是診斷缺鐵性貧血最常用的指標,根據(jù)WHO最新貧血診斷標準(海平面地區(qū))6個月-6歲兒童,Hb<110g/L即診斷為貧血。
通過手指血檢測的血紅蛋白只能作為篩查,如需進一步診斷一定要取靜脈血復查。
此外,血清鐵蛋白的檢測可以反映體內(nèi)鐵的儲備情況。
另外,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微量元素檢測】得到的血清鐵不是用來判斷缺鐵性貧血的依據(jù),不具有參考價值。
常見的補鐵食物來源?
血紅素鐵是人體吸收鐵的最佳來源,主要存在于肉和禽的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當身體處于鐵缺乏時,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可高達40%。
適合寶寶的最佳補鐵食物有:高鐵米粉、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血制品、動物肝臟等。
植物性食物和乳制品里存在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容易受到膳食中其他因素的干擾影響,雖然吸收利用率不高,但這類食物中國人群中攝入量通常較大,也是鐵的重要來源。
常見的食物有:黃豆、菠菜、紫菜、黑芝麻、櫻桃、扁豆、木耳、蘑菇、香菇、蝦米、銀耳、小米等。
此外一些營養(yǎng)素可以促進鐵的吸收,最為常見的就是維生素 C,大量存在于深色蔬菜菠菜、生菜、豆芽、油菜等,鮮棗、獼猴桃、檸檬、草莓、橘子等。
給寶寶補鐵這樣吃!
除了簡單粗暴的鐵強化米粉外,紅肉和動物肝臟是最佳的食物來源補鐵小能手。
但是不少小寶寶對紅肉和動物肝臟有點排斥,好不容易喂進去又給你吐出來,著實讓不少媽媽煩惱。
其實,紅肉纖維較粗,如處理不當?shù)拇_會讓寶寶難以咀嚼吞咽。豬肝有著天然的腥味,有些寶寶天生就不喜歡這種味道,而在給寶寶制作輔食時常見去腥用的料酒又無法使用,因此選擇和豬肝搭配的食材來淡化豬肝的味道尤其重要。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3道補鐵輔食的做法吧。
1菠菜豬肝粥
原料:菠菜20g、豬肝10g、粳米25g。
步驟:
● 1.將豬肝提前浸泡約15分鐘,然后切薄片后再沖洗表面血水;
● 2.菠菜洗凈后焯水,然后撈出切成小段備用;
● 3.煮好粥后將焯過水的菠菜段放入滾1分鐘,再將豬肝薄片放入滾1分鐘即可食用。
【點評】
豬肝是血紅素鐵的最佳來源之一,其中鐵含量比紅肉高出許多。但是食用時要注意不能過量,豬肝過量食用會導致維生素A攝入過多。
菠菜是傳統(tǒng)的補鐵食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較低,且食用菠菜時一定要記得先將菠菜焯水,去除影響鐵吸收的草酸。
菠菜是蔬菜里味道較為濃郁的食材,和豬肝一起煮粥可以掩蓋一些豬肝的腥味,更容易讓寶寶接受哦。
2肉末菌菇豆腐湯
原料:白蘑菇10g、鮮香菇5g、肉末10g、內(nèi)酯豆腐20g、食用油1g。
步驟:
● 1.將白蘑菇和鮮香菇洗凈后切丁備用;
● 2.豬肉攪成肉糜后加少量生姜水攪拌均勻備用;
● 3.不粘鍋內(nèi)加入適量食用油,將豬肉糜下鍋煸炒片刻,再將蘑菇丁和香菇丁下鍋煸炒斷生。將豆腐加入后炒碎,加足量沒過食材的水,小火燜煮10分鐘;
● 4.出鍋前加適量的水淀粉,邊加邊攪拌讓湯汁濃稠,盛出即可。
【點評】
菌菇類是呈味氨基酸非常豐富的食材,自帶鮮味;豬肉糜也能起到提鮮的作用。因此,即使不加鹽,這道湯羹也是滿滿鮮味。
此外,菌菇含有一定的非血紅素鐵,豬肉糜能提供豐富的血紅素鐵,兩者一起食用,補鐵效果加倍!
對于一些小寶寶無法很好的咀嚼吞咽豬肉的,豬肉糜便是很好的替代選擇哦。但是購買豬肉糜時要選擇精瘦肉較多的肉糜哦,切勿買來全是肥膘的肉糜,過多的脂肪攝入會讓寶寶胃腸道不適哦。當然最佳做法就是買來豬瘦肉,回家自己絞。
3牛肉蘆筍螺旋意面
原料:小螺旋意面、蘆筍嫩頭、牛里脊。
步驟:
● 1.提前浸泡螺旋意面;
● 2.用高壓鍋煮牛里脊,煮好的牛里脊切成小顆粒或細長條;
● 3.水開后加入幾滴橄欖油,然后放入蘆筍嫩頭,煮熟后切小丁備用;
● 4.意面煮熟后加入牛腩絲和蘆筍丁開吃。
【點評】
意面可以選擇小的螺旋意面,1歲以下寶寶每頓生的螺旋意面大概能吃10g最多了。意面提前浸泡2小時左右,煮好后更軟爛適合嬰幼兒。
此外一定要買蘆筍嫩頭,或取蘆筍的嫩尖。煮蘆筍的水中加入橄欖油可以使得煮好的蘆筍顏色鮮綠。蘆筍營養(yǎng)成分優(yōu)于普通常見蔬菜,且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寶寶正常排便。其富含維生素C,和富含鐵的牛肉一起食用提高了利用率。
牛里脊是牛肉中相對來說最嫩且脂肪含量較少的部位,對于咀嚼能力較差的小寶寶,牛里脊是最值得推薦的牛肉部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